2017年是法兰克福孔子学院建院十周年,藉此庆典之际法兰克福孔院成功举办了“全球孔子学院日”,系列活动吸引了周边社区各界人士参加。
© 法兰克福孔子学院--德华京剧苑的精彩表演
一曲由德华京剧苑带来的 《茉莉花》 拉开活动序幕。德方院长王璟翎博士致辞,从汉语教学、文化活动、汉语桥比赛等各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孔子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国法兰克福领馆的修春民领事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并致辞。他从孔子学院参加的法兰克福博物馆节、美因茨狂欢节等多元文化节说起,充分肯定了孔子学院的积极贡献。
© 法兰克福孔子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国法兰克福领馆修春民领事致辞
除了德华京剧苑的京剧选段和传统乐段之外,孔院还设立了“文化坊”,开展创意画脸、趣味剪纸、写毛笔字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家长及儿童参加。最后到场的观众还欣赏了由法兰克福孔院“福”剧团的大学生们表演的根据热门电视剧《奋斗》改编的同名话剧。话剧团员全情投入,纯正的发音、出色的演技让观众沉浸其中,以贴近现实的方式传递了当代中国都市生活的真实面貌。
© 法兰克福孔子学院--“福”剧团话剧表演《奋斗》
同样创建于2007年的汉堡大学孔子学院于9月20日迎来十周年庆典。在汉堡豫园茶室,各界嘉宾和来自复旦大学、汉堡大学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庆祝孔院十周年并举办了孔院日活动。抚今追昔,过去十年的文化交流历程历历在目。为此举办的孔院十周年文化活动海报展、Hans-Wilm Schütte所著的《汉堡豫园》新书发布会也一并亮相,汉堡大学学生则带来独具韵味的中国茶艺展示。
© 汉堡大学孔子学院
9月24日是德国的大选日。同一天黑森林环绕下的弗莱堡市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孔子学院日。在市中心大教堂边的古商贸馆里,围绕“中国日常”这一主题,弗莱堡大学孔子学院在汉语体验课之外还举办了“中医入门”、“太极:柔韧的生命力”、“气功和茶艺”、“中国文化入门”等系列工作坊,并重点推出了“亲历中国——讲述我的中国故事”茶聊活动。
© 弗莱堡大学孔子学院--茶聊“亲历中国——讲述我的中国故事”
“茶聊”邀请了去年和今年两届大中学生汉语桥的优秀选手及热情投入孔院活动的学生参加,其中有去年大学生德语赛区一等奖获得者维若云,中学生世界冠军庞凯玲,今年大学生获奖者李琳、罗乐朗,有汉学系博士和热心为孔院服务的“新晋”医学生以及14岁通过汉语水平4级考试的小天才等。大家根据自己的中国体验,讲述了一个自己所看见所理解的生动中国,和听众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茶聊之后,若云用中德文自弹自唱了“爱是一切”,乐朗演奏了著名的钢琴曲“黄河“,把古商贸馆的节庆气氛推向了高潮!
© 弗莱堡大学孔子学院--2016大学生汉语桥一等奖维若云用中德文自弹自唱“爱是一切”
© 弗莱堡大学孔子学院--2017大学生汉语桥获奖者罗乐朗演奏著名的钢琴曲“黄河”
“知识即光明”(Wissenschaffts-Licht)—— 一年一度的校园灯彩节于9月29日在古城特里尔再度举办。这个不眠之夜因为有了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的参与而格外绚丽夺目。
© 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日”活动现场
© 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独具特色的孔字宫灯
“孔子学院之夜”由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与汉学系通力协作,系列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互动活动展现其间:“中国知识知多少”竞答、书法体验、汉字灯笼、当代中国面面观,还有深受孩子们喜欢的“石头汉字”。“当代中国面面观”通过图片引发中国当今最潮的话题,从无人机、共享单车到手机支付,展示了一个活力十足的生动中国。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是舞龙工作坊和功夫工作坊。当一条红色巨龙在人头攒动的主广场穿梭时,吸引了无数的目光。此次活动从下午延续到深夜24点,逾千市民在孔子学院展位前驻足交谈、参与体验。特里尔大学校长耶克尔、特里尔市市长莱博都先后到访并带来亲切问候。
© 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孩子们在孔院展台边玩边学
© 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火龙飞舞
“气韵生动:博物馆里的中国日”是本年度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在下萨克森州州立博物馆的又一度惊艳亮相。由于之前与该博物馆在中国文字残片辩识及古丝绸之路学术讲座等项目上的良好合作,“中国日”的计划很快达成共识,博物馆提供所有的公共空间予以支持。
9月30日周六正午博物馆门厅里锣鼓与传统舞狮相会,古筝与扬琴和鸣,一动一静拉开了孔院日的帷幕。汉诺威孔院德方院长Robak教授致开幕词,从汉语教学、文化活动推广及促进学术交流三个方面介绍了孔院的工作领域。之后狼堡武术队的太极表演带领观众拾级而上,抵达布置在博物馆不同楼层的孔院活动区。紧扣此次孔院日“气韵生动”主题,孔院邀请了汉诺威医科大学的郑文博士做有关中医理论及在德实践的报告,并请来自杭州的宋晓堃博士讲中国风水。狼堡武术俱乐部则传授太极拳、气功等中国传统养生运动。
© 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博物馆门厅开场的舞狮表演
© 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功夫表演
© 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中医文化讲座
适逢中秋前夕,孔院在博物馆回廊层并置了“茶席”与“月饼”展台。茶席的主持是在汉诺威专营中国茶屋的王丹女士,孔院的美食达人李戎老师则特意准备了制作冰皮月饼的体验项目。参观者品茗制饼思月,体验中国人传统的中秋佳节之乐。
© 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品茗茶鉴
© 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现场制作月饼
博物馆的中世纪画廊里则是专业音乐人李思佳女士和王荟博士的古筝与扬琴音乐会。孩子们听罢传统民乐,穿着唐装的德国老师又开始图文并茂地为他们讲读中国童话故事。除了上述活动外,孔子日还为参观者准备了“气”专题展览、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模型展以及书法、象棋、汉语体验课等文化语言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孔院志愿者李智为中国日活动亲自绘制了“气韵生动”的创意T恤,孔院老师成为流动的汉字学习道具。
© 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在博物馆的欧洲中世纪厅奏响中国传统民乐
© 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德国老师讲读中国童话故事
© 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模型展
© 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书法活动
© 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孔院的创意T恤成为移动汉字教材
随着中德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德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愈加浓厚。据合作方州立博物馆统计,由于中国日活动的成功举办,博物馆当天的访客量剧增。双赢的局面将进一步促进孔院与知名博物馆及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深度与广度,互为裨益。
资料来源:蔡琳编撰。“孔院日”报道素材(文字及图片)由德国各家孔院提供。
专栏主编
蔡琳,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同济大学建筑学本科,2002-2010年求学于柏林工业大学“规划建筑环境”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及2009年任德国GTZ机构(目前更名为GIZ)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江苏扬州、广西百色)项目专家。研究方向为中德城市更新比较、中德跨文化交际、文化遗产作为资源的中德对比研究。
惟孔德馨文章专栏列表
惟孔德馨 | 德国孔子学院概述
德语区孔子学院2017年度“孔子学院日”掠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