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的十月,25名来自莱比锡地区热爱汉语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的中学生,在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王春雨、Jule以及德国萨克森州政府选派的德方教师Ebert带队下,开始了期盼已久的访华之旅。
德国师生团一行10月2号从东部城市莱比锡出发,经过德国的金融之都法兰克福飞抵上海。在上海期间德国师生参观了豫园、上海博物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并登临东方明珠,俯瞰大上海全景。上海这座城市的中西兼容并蓄、传统与现代多元并存的丰富与活力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国师生团参观上海外滩
告别上海,学员们北上首都北京,在这里东道主孔子学院总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为学员安排了极为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
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是北京官方访问的第一站。王维麟老师作为德语区项目官员热情接待了访问团,介绍了孔子学院的管理结构和全球孔院的发展现状,并用德语介绍了汉办的中国文化展厅里丰富的文化展品。访华团的同学们对此非常感兴趣,纷纷尝试体验,试穿京剧传统服饰,演奏编钟、古琴,用电子毛笔在电子屏幕上书写熟悉的汉字,欣赏精美的手工艺品。
学员们参观孔子学院总部
学员们在孔院总部文化展示区试穿传统戏服
学员敲响编钟
学员试奏古琴
北京的名胜古迹是学员们最为期盼的参观项目,几乎每个营员出发前都会把长城和故宫列为北京游的必看项目。虽然天公不作美,爬长城的这一天细雨霏霏,但学员们兴致不减,奋力攀登,成为长城上的又一群洋好汉。
学员们冒雨游长城
学员们参观北京南锣鼓巷
学员们参观北京后海
莱比锡孔院的中方合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利用大学自身的资源,为营员们精心安排了各种体验课程。除了汉语课外,还安排了书法、太极拳、剪纸等文化课。在北京语言大学访华团成员还学习了传统中国茶艺。课余则安排营员参观人民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国学院等教学机构,让营员了解中国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今年恰逢人大八十周年校庆,访华团成员纷纷在人大校园合影留念,并对人大校庆表示了真诚的祝福。人民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设施以及巨大的藏书量让学员们惊讶,不少人萌生了今后来这里求学的念头。
书法体验课
书法作品展示
太极体验课后学员们和“师傅”合影
剪纸作品展示
茶艺体验课
学员一同欢度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
此外营员还来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同龄的学生一起做早操,参观校园并与附中同学一起上课交流,体验了中国课堂。课后访华团与人大附中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和沟通,并且互赠了礼物。随后访华团成员参观了人大附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和飞机模型、3D打印实验室以及多功能驾驶室。人大附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视让访问团很受启发,表示非常羡慕附中同学所拥有的优良的教学硬件设施。
学员们在人大附中做早操
学员们和人大附中学生操场踢球
学员们和人大附中学生交换礼物
本次秋令营为期两周,萨克森州教育处派出的带队老师和大部分营员学生都是第一次来中国。中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尤其是现代中国的面貌以及中国大学和中学的学习状态和环境,带给他们全新的震撼。师生营员们通过对中国的亲身体验,对当代中国的城市发展、教育机构的运作、同龄人的学习与生活有了直观的了解,与此同时还结交了许多中国同龄小伙伴。营员们纷纷表示会把自己眼中看到的体验到的中国印象带回德国,分享给他们的家人与朋友。
德国中学生访华项目由孔子学院总部主办,在德孔院及其合作中方院校承办,还得到了各省市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从2009年开展至今已经有逾千名德国师生来华参观访问,接触真实的中国,和同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了德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增加他们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和认识,为中外年轻一代构建了一个沟通理解合作的桥梁。
资料来源: 蔡琳编纂,图片和文字由中国人民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和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提供。
专栏主编
蔡琳,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同济大学建筑学本科,2002-2010年求学于柏林工业大学“规划建筑环境”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及2009年任德国GTZ机构(目前更名为GIZ)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江苏扬州、广西百色)项目专家。研究方向为中德城市更新比较、中德跨文化交际、文化遗产作为资源的中德对比研究。
惟孔德馨文章专栏列表
惟孔德馨 | 德国孔子学院概述
德语区孔子学院2017年度“孔子学院日”掠影(上)
德语区孔子学院2017年度“孔子学院日”掠影(中)
德语区孔子学院2017年度“孔子学院日”掠影(下)
惟孔德馨 | 多彩九月,魅力杜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