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世界有足够市场空间承载中德共同发展

发布时间:2017-05-28浏览次数:184

在中国总理李克强访德前夕,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接受《欧洲时报》书面采访,谈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对中欧关系和世界稳定的积极意义。


欧洲时报: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您怎么评价建交45年来的中德双边关系?此次李克强总理的德国之行,有哪些主要任务和看点?

史明德: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45年来,世界、德国和中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束冷战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国际形势面临深刻变局。德国从一个分裂的国度,成为统一、综合实力最强的欧洲大国。45年前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如今已发展成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45年来,中德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虽然有过起伏和低谷,但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促进了中欧关系的发展、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名副其实、互利双赢的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此次李克强总理访德同默克尔总理举行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有以下几个背景:一是建交45周年。正如我刚才所说,中德关系有过起伏和低谷,但总体上是好的,在中欧关系中发挥着引领和稳定锚的作用;二是欧洲面临复杂形势。一方面,法国大选结果对欧洲有利,另一方面英国脱欧、难民危机等不断挑战欧洲一体化及欧盟治理能力。作为欧洲主要国家,德国的作用和影响力凸显;三是世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全球大国关系面临调整,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各国面临开放和孤立、合作与对峙、多边或单边之间的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克强总理第三次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是中国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对中欧及中德关系具有重大意义。访问期间,李总理将会见施泰因迈尔总统,同默克尔总理举行会晤、晚宴、共见记者、经济界午宴,出席中德创新合作发展论坛。两国领导人将回顾并总结中德关系发展历程,就履行《中国加入世贸协定议定书》第15条、中欧投保协定谈判、“一带一路”及第三方合作、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等重大议题深入交换看法,当然也会深入谈及当前国际形势和地区热点问题。作为全球性贸易大国,作为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中德将以访问为契机,对外发出推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信号。

欧洲时报:近十几年,中德政治互信和关系定位有实质性进展。您怎么评价这一进展?您如何评价高层互访在推进两国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德如何推动两国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新进展?

史明德:中德高层交往确实十分密切,这一特点并非始于今日,而是一贯如此。领导人互访从几年一次到一年数次,每次访问都为中德关系带来实质性的推动。德国是近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往访最多的欧洲国家。2014年和今年,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都在较短时间内相继访问德国,这在中德关系史上极为少见。默克尔总理任内已十次访华,成为访华次数最多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两国领导人热线通话和书信往来密切。领导人间良好的工作和个人关系以及难能可贵的友谊和互信,已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保障。

进入新世纪后,中德关系定位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三级跳”。2004年双方宣布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2010年两国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双方将两国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国与国关系的定位在国际政治中具有重要意义。表面看仅是措辞不同,实质却是中德关系持续拓展和深化的重要体现。

新的时期,全球及欧亚大陆格局正在深刻演变。今年下半年,中国和德国都将迎来重要国内政治议程,两国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德同为世界实体经济和贸易大国,德国技术与中国市场、德国品质与中国速度高度互补,双方合作处于提速升级的关键期。世界拥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承载中德共同发展。两国不仅要创新两国合作的体制机制,更要突破思想观念的制约,创新合作理念,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打造中德合作“升级版”。

我们愿以两国建交45周年为契机,同德方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为当前不确定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的、敢于担当的新动能,共同走出一条大国之间共同成长、互利共赢之路。

欧洲时报: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规定,2016年12月11日以后,WTO成员在对华开展反倾销调查时要全面停止使用“替代国”的做法。欧盟和德国在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义务方面的进展和态度如何?请您谈谈中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

史明德:欧盟切实履行《议定书》第15条,这是中方主要关切。履行15条是欧盟和德国应尽的国际义务,关系到中欧经贸合作的大局,也关系世贸规则的权威。我们注意到,欧方正商议提出要采用反倾销新方法。无论新方法是什么,都应科学、公正、合理、透明,不能形成新的歧视。在当前国际自由贸易面临保护主义威胁的情况下,中欧双方更应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不久前访华的德国外长加布里尔在北京同王毅外长会谈时就该问题做了积极表态,他表示,各方都应履行第15条义务,同时欧盟有关法律的修订不应针对和歧视任何国家,应当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我们认为,这是德国政府的一种负责任态度。中方希望欧盟尽快全面彻底履行第15条义务,并愿看到德国继续发挥积极影响。

欧洲时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在北京结束。德国积极参与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和德国在欧亚大陆的两端,今天又通过新的丝绸之路联结起来。而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对接也一直备受外界期待,中德两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将会迎来哪些契合点?

史明德:中德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加强合作面临历史性机遇。德国是亚投行最大域外出资国,也是中欧货运班列在欧洲最重要的终点。2016年中欧班列运行1702列,中德之间占1034列。“一带一路”沿线,有广大亟待发展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市场潜力。中德可以联手开拓第三方市场。目前这一合作已取得一些积极进展,如中德合作在矿业、灾害预防与救灾减灾领域,为阿富汗培训人才,及开展针对第三方的铁路工程咨询、设备维护等服务,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关于“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双方已建立中德智能制造及工业4.0副部长级合作机制,致力于搭建政府支持、企业为主、产学联动全方位合作平台。双方在共同制定“工业4.0”领域的标准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并建成一些合作试点项目,如(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中德智能制造(江苏)研究所、江苏(太仓)中德合作基地等。这一合作对接是实现中德两国制造业合作由买卖关系向战略合作重要举措。

我一直认为,中德两国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大国紧密合作,必将对世界工业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推动性作用。“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是一项新事业,无先例可循,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在合作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和疑虑,这需要双方政府从长远出发,改变传统合作观念,共同寻找合作的契合点。


资料来源:欧洲时报,2017年5月26日

http://www.oushinet.com/wap/ouzhong/ouzhongnews/20170526/263378.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nsukey=xvXw3YEiU3dVPP%2Frsv%2FcRWudD%2F%2Fjt6koiVMyMF5v%2FXL1kUL641rOIHrIzJ7vHipxt2Iy7GPhBmSsk2Ii87Cq%2B611LIIYLXaGjEKbSysk7DpiGjN6qaNhiIyNHUjA6z2K8tRbW3h6O%2B65l6qashpnoQrArnoa7gHX3%2Bc%2B5WX6iO4%2FirKoNdBOwUgIUxaOyU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