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和气质情感,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保护和宣传非遗,也就能够有效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和平发展。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值此庆祝之际,本公众号特推出“非遗——交流互鉴的瑰宝”系列。
非遗——交流互鉴的瑰宝
民间文学篇(四) 德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上一篇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德国的讲述童话故事、德语国家的诗歌大满贯和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讲述传说的多种方式。这次我们一起来了解德国另外两个国家级民间文学项目:德国的手语和盲文。
一:德国手语
德国手语,主要是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的视听障碍者所使用的一种将视觉与手势相结合的语言,用于彼此之间以及与健听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目前在德国,至少有20万人使用德国手语,其中约有8万人为失聪人士。此外,人工耳蜗植入者和失聪者的子女也会使用手语来进行表达。通过这种方式,失聪人士可以和倾听者进行正常的交流,从而平等地参与各层面的社会生活。[1]
德国手语是在德国聋人社区中发展起来的。早在18世纪,德国就开展了对聋哑儿童教育的研究。1788年,第一所州立聋哑儿童学校在莱比锡成立。[2]但在早期的教育领域,德国手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被人诟病的。它主要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秘密发展,没有跨区域传播,与其他同龄人或成年人也没有交流。[3]1880年甚至通过一项决议,禁止聋哑人学校使用手语,聋哑人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上也遇到挫折。直至2002年,德国手语才在德国得到《残疾人机会均等法》的承认,被认可为一种完全独立、等值的语言。[4]
由于德国手语较晚才得到承认,所以存在多种手语的地方方言和社会方言。和德国的口语一样,这些方言之间也存在差异,所用词汇并不统一,特别是成语。[5]和其他语言一样,德国手语在私下和公共场合都得到使用,包括教育机构。它还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6]
目前,德国手语已拥有一套成熟的语言系统,可借助不同方式来传情达意,包括手势、口型、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该系统有完整的语法结构和常规符号,可以表达很多抽象的意思。不过,德国手语的语法规则与传统的德语语法并不相同,更为强调话语的同时性和空间性。[7]德国聋人协会的威尔·费利克斯·赞特这样解释道:“借助手语你可以同时展示很多东西,所以手语比德语更快,更为压缩。另外,德国手语基本上是一种三维语言,可以充分利用身体前方的整个空间。”比如人们可以直接指出在场者,而无需报出名字。[8]又比如,左手平托于腹前,右手微拢后从口部向下靠向左手,可表达“我现在很失望”。[9]
德国聋哑人协会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聋哑残障人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特别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10]比如2017年在土耳其萨姆松举行的第23届夏季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德国17岁女射击员梅兰妮·斯塔第一次参加听奥会,便获得了银牌!随着时代的发展,德国不仅手语学习者人数不断增加,手语自身也在发展变化。根据莱布尼茨德语研究所的数据,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就出现了两千多个新词。此外,各国还会就新概念的表达相互交流切磋,然后由失聪研究人员设计出特定的专业手语表达方式。[11]
德国手语,意为“明天我到城里去买一台电视机。”
施佳楠绘
二:盲文在德国的使用和传承
盲文又称点字,是专供盲人和视力障碍者摸读和书写的文字符号。对于盲人来说,盲文是世界上唯一能接触到的文字。在盲文的帮助下,他们可以阅读和书写,与他人交流,接受教育,获取信息,用手指来感受世界。这种充满活力的文化形式不断适应着新的时代发展需求和技术条件,在学校、康复机构、相关社团和协会中流传。
盲文是1824年由16岁的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叶发明的。这些字符由通过点字板、点字机、点字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的不同组合的凸点组成。基础结构的六个点根据是否凸起而形成64种变化,即64种符形。每个符号(单位称“方”)都有左右两列,每列各三个点,左边自上而下为1、2、3点,右边自上而下为4、5、6点。[12]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创造者,1895年人们用其姓氏布莱叶(Braille)作为盲文的国际通用名称。1887年,布莱叶盲文被国际公认为正式盲文。布莱叶的盲文字符系统中不仅包含字母,还有各种音乐符号、数学符号、化学符号、国际象棋符号以及编织图案的代码。[13]除了拉丁语之外,各国在20世纪还发展出以其它字母及非字母字体(如汉语)为原型的盲文速记字符。其中,德语盲人速记字符是在1904年专门为德语使用者设计的。1972年,德语盲文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从此在世界上位居领先地位。
德国的盲童从四年级开始学习速记,他们所使用的书籍和教材也都由速记字符印刷而成。[14]盲人学生可以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学校会为专设考场并安排专人帮助答题,从而让其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与此同时,盲人还可以使用“屏幕阅读器软件”进行学习和工作。这是一种可以将电脑和手机屏幕上的内容通过文本转语音技术TTS(Text To Speech)朗读出来的软件,德语速记字符也可显示出来。这些字符加快了盲人的阅读和写作速度,非常有助于他们融入工作,尤其在办公室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还有盲人专用电脑,可在键盘输入后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自动翻译而成的盲文,供盲人触摸识别。[15]
目前,德国大约有50万个盲人和视力残疾者。但因有许多无障碍的设计,盲人群体的生活总体而言非常便利。比如,拥有数量众多且设计合理的盲道;马路旁设有提示信号器,火车站和公共汽车站等处均设有导盲系统,自动售票处也有盲文以及和票价、时间相关的语音提示。又比如,图书馆里的书刊、政府法律文件都有大字号、盲文和音像等几个版本;电梯按键上有盲文符号;药品包装上印有盲文,甚至配备了音频版药品说明书。此外,许多德国餐厅还会专门提供盲人菜单;每个城市建有盲人餐厅,餐厅里一片漆黑,食物按“时钟”摆放,以方便盲人拿取。[16]
手语和盲文是视听残障人士使用的特殊语言文字,是他们接受教育、参加工作、融入社会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世界各国的手语和盲文都是在本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也有较大区别。目前,德国将手语和盲文的使用和传承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设专门的学习课程从儿童抓起,并将其深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赋予了手语和盲文极高的生命力。同样,我国也高度重视健全汉语的手语和盲文体系,曾于2018年发布《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和《国家通用盲文方案》,为二者指定了规范并加以推广。将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确立手语和盲文的语言地位,使其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同时要提高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选择,帮助他们追寻目标,实现人生理想,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作者介绍
陶卓,
日耳曼语言文学博士,同济大学德语系教师。
王楠,
同济大学德语系翻译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https://www.unesco.de/kultur-und-natur/immaterielles-kulturerbe/immaterielles-kulturerbe-deutschland/gebaerdensprache
[2] 同上
[3] https://www.gehoerlosen-bund.de/faq/deutsche%20geb%C3%A4rdensprache%20(dgs)
[4] 同注1
[5] https://www.deu7tschland.de/zh-hans/topic/shenghuo/deyudeyushouyu
[6] 同注1
[7] 同上
[8] 同注5
[9] https://www.spreadthesign.com/zh.hans.cn/search/?cls=1
[10] 同注1
[11] 同注5
[12] https://www.cnblogs.com/gwind/p/8009861.html
[13] https://www.unesco.de/kultur-und-natur/immaterielles-kulturerbe/immaterielles-kulturerbe-deutschland/brailleschrift
[14] 同上
[15] https://www.lifetimes.cn/article/9CaKrnJF58B
[16]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