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17年度亚历山大 · 冯 · 洪堡教授奖的授予仪式在柏林举行,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部长万卡女士与洪堡基金会主席Helmut Schwarz教授为包括中国清华大学柴继杰教授在内的6位顶尖学者授予了该奖项。
从左至右分别为:科隆大学校长Axel Freimuth教授,联邦教育与科研部部长万卡女士,获奖者柴继杰教授,马克斯 · 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主任Miltos Tsiantis教授,洪堡基金会主席Helmut Schwarz教授
亚历山大 · 冯 · 洪堡教授奖是德国最高资助金额的研究奖项,获奖者将获得五百万欧元的资助,并在德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一段时间的研究。2017年,这一奖项首次授予一位来自中国的学者——清华大学的柴继杰教授。柴继杰教授是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凭借在特定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这一奖项。2017到2022年,他将在科隆大学和马克斯 · 普朗克植物培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柴继杰教授是研究蛋白质以及特定受体结构构成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的工作为对抗植物病以及研发相关药物提供了重要基础。在柴教授的协助以及最现代化的显微技术的辅助下,科隆大学以及马克斯 · 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希望将自己在医学、生物学以及植物学领域的研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柴继杰教授于1966年出生在中国辽宁省的丹东市。他先是在大学学习化学,后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柴继杰改换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后。他于2004年返回北京,并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11年,柴继杰获得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席位,2012年起他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全职教授。2017年4月起,作为洪堡教授奖获得者他开始在科隆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注:本文源自洪堡基金会官网,由DAAD驻京办事处编译。
资料来源: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2017年6月23日
http://mp.weixin.qq.com/s/OvIr5I6gjsQwRNbsFOlB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