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和主题

音乐架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桥梁 德国学生忆中国生活

发布时间:2017-06-20浏览次数:225

中德青少年交流演出合影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阮佳闻):拉多夫采尔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个小镇,因为毗邻德语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博登湖而成为知名的旅游及疗养胜地。近日,这座城市的一群年轻文化使者来到北京、西安和上海,在带来德国古典音乐的同时体验了最原汁原味的中国家庭生活。刚回到德国的他们有哪些感想和体会?
“给我留下好印象的事物太多了,比如互动家庭日就是一段非常棒的经历,我可以真正体验到当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很有意义!还有跟中国学生合奏了一首中国曲目也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风格完全不一样却让人很享受。而要说文化差异的话,我们老是成为镜头的主角可能算一个。无论在长城,还是兵马俑,跟我们拍照的人比跟景点的多,还挺有趣的。但其实我们蛮喜欢这样的,因为难得有机会能受到这么多关注嘛。”21岁的耶雷米亚斯·瑞普勒是德国拉多夫采尔国立青少年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的团长。加入乐团已经五年的他每年都报名参加乐团的短期海外交流项目,这次参加的意愿可以说是尤其强烈:“因为这完全是另一种文化,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也不像原来去过的西班牙、法国等等距离那么近,所以去之前就非常期待。”

德国学生进行交流演出 ©国际在线

德国学生在中国体育课上跳绳 ©国际在线
6月5日至12日,包括瑞普勒在内的音乐学院师生一行65人来到中国,在北京、西安和上海的多所中学进行交流演出,并与中国家庭结对,体验当地生活。在学校里,他们除了切磋演奏技艺、一起排练曲目和进行汇报演出之外,还通过中国剪纸艺术课、坐式排球及羽毛球体验课等感受中国课堂的氛围。而在家庭互动日中,他们有的学习了中餐的烹饪,有的尝试了担任志愿者,还有的经历了中式婚礼。
据音乐学院校长汉斯·海因里希·哈德曼介绍,该校与中国青少年的交流活动始于一年前。2016年,拉多夫采尔首先迎接了来自北京和广州的两支青少年管弦乐团。而今年,他们自己也终于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文化交流之旅。哈德曼说:“到海外交流并不单纯是为了旅游,因为去国外观光的话个人就可以安排。更关键的是,我们带着管弦乐队或是合唱团将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音乐,呈现给对方,并且在此过程中结交别国的青少年。中文非常难学,但在这种情况下,语言的壁垒不复存在,音乐架起了我们彼此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另外,我也观察到,海外交流对孩子今后更长远的发展极其有益。他们的眼界不仅得到了开拓,对有差异的人或是文化也更加包容,这在全球化的当下是对年轻人来说特别重要的一点。”

德国学生剪刻纸张 ©国际在线

德国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国际在线
项目的中方负责人、上海兆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胡欣欣也认为,两国青少年通过音乐建立起友谊的同时,也分享了艺术的魅力、锻炼和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虽然目前组织的交流项目同时也有以足球和语言为主题的,也尝试过一些新领域,但未来还是会将侧重点放在音乐方面。她说:“因为音乐是无国界的,我们大家都玩同一样乐器、我们会同一首曲子。虽然我们可能说话理解上不能达到百分之百,但是首先我们有同样的爱好,我们就愿意去沟通,这是一个前提。(而且)随着两国的发展,第一,音乐学习在青少年当中越来越普及;其次,我们觉得音乐是最欢乐的主题,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和交流的主题。”
胡欣欣告诉记者,类似的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筹办至今已经有六年,平均每年有百余名德国青少年到中国进行音乐演出,并同时体验短暂的住家生活。她说:“如果时间太久的话,他们有可能会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不适应,而两到三天基本上正好可以让他们经历一个从陌生到认识到比较感兴趣的过程。我们希望德国人,特别是德国的年轻人能够通过和中国人的亲密接触从而正确地解读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

德国学生在家庭互动日观摩书法 ©国际在线

德国学生在家庭互动日学习包饺子 ©国际在线

德国学生在家庭互动日体验潜水俱乐部 ©国际在线
对于这一点,此前从来没有去过中国的哈德曼可以说是深有体会:“我们比较惊讶的一点,或者说跟原先预想的非常不一样的是,中国其实是一个跟我们一样开放、自主的国家,中国人过的生活也跟我们差不多,即大家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从事着自己的职业,完全不是我们这边媒体所报道的那样。”
瑞普勒也说,这段去中国进行文化交流的经历弥足珍贵:“我以后肯定会时不时回忆起这段让我受益匪浅而且无比美好的时光。这次只去了中国的三座城市,还有非常多想要参观和体验的东西,和结对的中国家庭相处也非常愉快。所以未来我会再去中国的。”

德国学生在上海合影 ©国际在线


资料来源:国际在线,2017年6月15日

http://news.cri.cn/20170615/5cd9c16f-400a-ac7e-14a9-f83774148b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