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国家剧院的绊脚石》:揭过卡尔斯鲁厄历史上的黑暗一夜

发布时间:2017-06-26浏览次数:131

1933年3月13日,在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总理仅仅两个月后,汉斯·瓦格博士发表了一封致巴登州卡尔斯鲁厄州立剧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公开信,信中写道:“本人奉帝国专员、文教部部长瓦克尔博士之命向诸位传达以下消息:部长先生希望巴登州州立剧院全体演职人员继续协力维持剧院在各方面、各领域内的正常运转。”此时,这家位于城堡广场上的老剧院里显然已人心惶惶。在剧院同事中一向颇有人缘的国家功勋演员赫尔曼·布兰德(Hermann Brand)已于数周前不辞而别—— 所谓“暂时停职”。因其犹太人身份?—— 背地里似乎有不少与此有关的议论,因为瓦格在信中还写道:“近日出现的各种谣言不过是空穴来风,州立剧院并未做出任何整改决定。”

短短两天后,另一封致剧院全体员工的公开信接踵而至,而信末的签名已不再是瓦格,因为信上写道:“巴登州州立剧院经理汉斯·瓦格博士即日起暂停行使职务。签署人:瓦克尔博士。”当地媒体也在同一时间获知了这一消息。纳粹机关刊物《元首报》发表文章,对解雇剧院经理的举措大加盛赞,称其是向“犹太阴魂”以及瓦格任职期间剧院所实行的“巨额薪资制”率先发起的一次冲锋。而报道内容不仅于此。州立剧院全体员工同时得知,即日起剧院将一律解除之前同他们签署的劳动协议,或不再续签。解雇风波涉及的剧院员工为清一色犹太人,其中包括资深美术指导陶尔斯腾·赫希特(Torsten Hecht)、轻歌剧女高音莉莉·杨科(Lily Jank)、钢琴伴奏库尔特·施特恩(Curt Stern)、提词员埃玛·格兰德特(Emma Grandeit)等等。

如今,在卡尔斯鲁厄很少有人还记得他们的名字。昔日备受追捧的当红艺术家早已被人淡忘。但近年来在多家机构的联合倡议下,卡尔斯鲁厄市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先后铺设了由科隆造型艺术家设计的所谓“绊脚石”。这些如普通铺路石般大小,其上镶有铜板的袖珍型纪念碑以所谓“绊脚石”的形式被嵌入地面,意在提醒路人“永远铭记历史上对犹太人、茨冈人、政治犯、同性恋者、耶和华见证人以及‘安乐死’计划受害者的驱逐和屠杀”,该项目的官方网站上这样写道。自2015年1月起,已铺设的绊脚石数目不断增加,目前全欧洲共计有5万块分布在1300个不同地点的绊脚石。它们通常被安置在纳粹受害者生前的最后一处私人寓所门口。只有卡尔斯鲁厄一地为歌唱家莉莉·杨科和演员保罗·戈麦克铺设的绊脚石是个例外。2014年11月10日,这两块绊脚石被安放在巴登州国家剧院票务中心入口处。两位艺术家有着相同的命运:他们都是在纳粹统治时期基于“种族”原因而遭到解雇、迫害和流放,以至丧生。

散落在欧洲各地的“绊脚石” ©wikipedia.org

2015年是卡尔斯鲁厄建城三百周年,这座城市在庆祝其伟大诞辰的同时亦不忘缅怀历史。卡尔斯鲁厄——一个有着“法律之城”和“科学之城”美誉且气候宜人的地方;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里也曾是第一个正式清除了犹太人的地区首府,而州立剧院以闪电般速度完成的上述所谓“改造”不过是该地区纳粹夺权和“扫荡犹太阴魂”运动的一个缩影。

导演汉斯-维尔纳·克罗辛格希望通过自己执导的文献剧《国家剧院的绊脚石》提醒人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不要忘记卡尔斯鲁厄文化史上曾经有过的黑暗一页。当年州立剧院究竟有哪些工作人员遭到解雇?被解雇后他们又遭遇了什么?当时笼罩在戏剧界、卡尔斯鲁厄乃至整个德国艺术界的是怎样一种氛围?为了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剧组开始了长达数月的调研工作,故而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戏剧作品亦融汇了当年的人事档案、新闻报道、海报传单、私人信件及明信片等资料片段。

(以上文字节选自《国家剧院的绊脚石》剧目介绍手册。)


柏林戏剧节在中国
七月巨献
《国家剧院的绊脚石》

©Felix Grünschloß

《国家剧院的绊脚石》素材取自德国巴登州卡尔斯鲁厄国家剧院的员工档案,导演汉斯-维尔纳·克罗辛格和戏剧构作雷吉娜·杜拉以纪录剧场的方式重现了反犹太人歧视和解雇左翼自由主义戏剧家的过程。通过戏剧所塑造的不同的人物形象,观众能够体会到在那段德国最为黑暗的历史时期,无数遭到纳粹迫害的牺牲者的命运。

可以说这部戏是另一层意义上的绊脚石;或者说,它是对第三帝国时期被野蛮的文化政策无情蹂躏的受害者的一次祭奠。克罗辛格和杜拉的创作聚焦于四个主要人物,分别讲述了莉莉·杨科、保罗·戈麦克、艾玛·格兰德特与赫尔曼·布兰德的生平故事。主人公的求职信、劳动协议、公务函件及私人书信与新闻报道、评论、读者来信及帝国戏剧协会发布的纲领性文件穿插交织在一起,真实还原了纳粹时期疾风暴雨、人人自危的政治气候,回顾了骇人听闻的迫害如何一步步愈演愈烈为司空见惯的日常景象;与此同时,回忆、亲历者口述、演员自己的内心活动也贯穿其中。剧中某些段落还引用了经典的戏剧台词和著名歌剧唱段。受迫害的艺术家以其巅峰时期的辉煌形象被召唤出场;纳粹时期被斥为“堕落艺术”且遭封禁的经典旋律亦时而在舞台上回旋。

©Florian Merdes

观众得以超近距离感受演员在冷静呈现和角色代入的不同瞬间张弛有度、游刃有余的细腻表演。在造型艺术家罗伯特·穆南设计的舞台上,全体演员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桌子前,活动桌面上堆满了连篇累牍的文件,而桌子本身亦可作为舞台使用。两侧的大屏幕投影辅以音乐家丹尼尔·多实制作的背景音效,在凌厉直白、咄咄逼人的氛围之外又延展出一层想象和声响空间。

©Felix Grünschloß

除台词外剧中很少穿插甚至完全没有加入任何评论。克罗辛格等主创人员在这部戏中坚持让历史档案自己发声,在揭露官僚体制残酷无情的同时,间或出现的不自觉喜剧效果亦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德媒评论

©Felix Grünschloß

由汉斯-维尔纳·克罗辛格执导的这部剧讲述了巴登州卡尔斯鲁厄国家剧院的犹太员工在纳粹上台后不久即遭解雇的过程。这部戏并不是一场控诉,而是对历史文献的研究。[……]作品自始至终并没有去妄图总结历史或是警示后人——但其眺望当下的目光却不无深邃。可以说,剧中的所有情节似乎都是刚刚发生的——在一个无人预知、也无从预感的末日降临的前夜。由深藏不露的机会主义、阳奉阴违、假扮高潮和明哲保身构成的那种难以言传的怪异混合几乎已成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于我们而言却是再熟悉不过。
——考尔奈利·乌伊丁,德国广播电台新闻网

无论是断然拒绝提词员艾玛·格兰德特(安多尼亚·莫尔饰)发出的求助,还是告知才华横溢的轻歌剧女高音莉莉·杨科(维罗妮卡·巴赫菲舍尔饰)她被即刻解雇——公函体所特有的那种彬彬有礼、公事公办的冷硬腔调无比清晰地展现出,纳粹暴政是通过何等缜密的司法与官僚体制为自己披上了一层合法性外衣。值得注意的是,该作品巧妙而不着痕迹地表达了与当下的相关性。[……]而在类似这样的一些时刻,一种通过善恶分明的道德评判所无法企及,同时也会使戏剧张力大打折扣的歧义性则如吉光片羽般乍然显现。
——安德雷亚斯·尤特讷,《当代戏剧》,2015年8/9号

在纪实性戏剧《国家剧院的绊脚石》中,导演汉斯-维尔纳·克罗辛格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准讲述了卡尔斯鲁厄国家剧院的犹太裔戏剧工作者在1933年纳粹上台后所遭受的歧视和被无端解雇的过程。将讲述这一切时,克罗辛格有意摒弃了所有惯常采用的,可能使这样一部晚间剧场显得轻松安逸或具有某种伪娱乐性质的编排手法。[……]这不是一场令人愉悦的聆听,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受教。或许这两个夜晚(另一场演出是俄罗斯钢琴家格里高利·苏可洛夫在柏林爱乐厅的独奏音乐会)是我过去几年来所经历过的最美妙的瞬间。
——卡洛琳·埃姆科,《南德意志报》,2016年7月30日

活动总览

首演(含导赏和演后谈)
7月7日 19:3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语言:德语,中文字幕
演后谈主持:王歌博士

戏剧演出(含导赏)
7月8日 14:3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语言:德语,中文字幕

戏剧演出(含导赏)
7月8日 19:3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语言:德语,中文字幕

余票有限!
点击链接,抢得最后席位。
www.tartscenter.com

同期活动
根据卡夫卡的文本《法的门前》
创作一个文献剧作品
汉斯-维尔纳· 克罗辛格导演工作坊
7月10日至14日 12:00 – 18:00 歌德学院(中国)
免费活动。报名即将截止!
详情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南大街9号楼(自然博物馆对面)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创意广场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2017柏林戏剧节在中国“由吴氏策划联合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主办。在此项目框架下,6月7日至7月8日,两部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德语戏剧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配合演出,主办方还举办工作坊、演后谈、以及剧目放映和介绍等活动,为广大戏剧迷提供与德国戏剧人深度交流与对话的机会。该项目获得德国外交部和大众(中国)的友情支持。


资料来源: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2017年6月22日

https://mp.weixin.qq.com/s/3E3yAdEm54yQrpY9jkOz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