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介绍
洞观·营造
本专栏每期选取一个典型代表价值的文化景观、遗产建筑、历史名胜等营造艺术类主题。从历史、地理、经济技术、社会体制等多方位来阐述,以游记、散文、评论等形式来表达,以期加深中德建筑、城市规划、园林等领域的跨文化理解和认知。
作者按
1919年,一个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引领者“包豪斯”,从德国应运而生。在20世纪里,包豪斯设计风格是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引领者。它从德国发端,成熟,传播到全世界,深刻影响了建筑、产品设计、平面设计、视觉艺术等多个设计领域。笔者作为包豪斯大学毕业生以人文历史的专业角度,将通过对其历史渊源,诞生与奠基,人物与流派,教育与文化,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多方面,来解读包豪斯这一极具德国特色的设计思想及其教育与文化内涵。本专栏的“百年风云包豪斯”系列文章分五篇:(一)包豪斯的前历史,(二)经典包豪斯的14年,(三)包豪斯的大师与流派,(四)包豪斯的今天,(五)包豪斯与中国。
包豪斯早期的辉煌与她所拥有众多的艺术和设计大师是分不开的。在那样一个星光灿烂的时代,每个明星艺术家和大师都有着独创性的思想和艺术方法。是包豪斯让这些大师们聚集到一起,思想的碰撞产生了伟大的创造力。在包豪斯早期的十几年里便诞生了影响后世的教学体系和思想方法。而大师们后续的发展,又各成流派,分别诠释着现代主义设计的精神。这一期的栏目,就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当年这些才华非凡的包豪斯大师们。由于包豪斯师生里的明星众多,我们只选取部分最有影响力的包豪斯大师们。
1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格罗皮乌斯1883年出生于柏林。他的父亲是建筑师,母亲是普鲁士政治家之女。他在童年时期受到了同为建筑师的叔父 Martin Gropius以及普鲁士建筑大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Karl Friedrich Schinkel)建筑艺术的熏陶,对他后来的道路影响很大。
1903年,少年格罗皮乌斯开始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建筑学,后又于1906年在夏洛滕堡技术大学学习,但却没有拿到文凭。他自己承认,当时设计专业的绘画要求令他不堪重负。1908年左右,他通过熟人介绍,进入了当时声望卓越的彼得·贝伦斯设计事务所实习。在这里,与他一同做学徒的还有密斯·凡·德罗和柯布西耶。他在贝伦斯工作室也曾经自我认为是“没有绘画能,只能把最简单的在纸面上表达出来”(„Unfähigkeit, auch nur das Einfachste auf Papier zu bringen“)。而相比较于绘画表达,他更加擅长工业设计和模型。在这里当了两年的学徒后,1910年,他以工业产品设计师和建筑师的身份学徒出师,并且借助Karl Ernst Osthaus的推荐加入了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n Werkbund)。1912年,他组织设计了法古斯鞋厂厂房,其中他第一次运用了综合设计的理念,把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立面设计以及厂房机械设计统一考虑,成为当时运用大玻璃幕和钢铁构架的现代建筑代表,该作品也成为了他第一个成名作。1914年,他又在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展览会上设计了一个“工厂模型”的现代厂房建筑。
1-2:1912年建造的法古斯工厂,3-4:科隆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展会上的“工厂模型”
一战期间,格罗皮乌斯作为非作战人员参军服务。在一战尾声的十一月革命中,他积极参加艺术工会(Arbeitsrat für Kunst),并认为艺术是社会革命的一种手段。在一战结束后,格罗皮乌斯取得政府的支持,在魏玛组建了新型艺术设计院校“国立魏玛包豪斯学院”(Staatliches Bauhaus in Weimar)。他在包豪斯期间最著名的作品是德绍的包豪斯校舍。这座现代主义建筑的“里程碑”,第一次完全实现了功能分区:包括教室、礼堂、饭堂、工作坊、宿舍等功能模块,并且所有的空间都能在建筑内部穿插相通,构成格罗皮乌斯所谓的“建筑师生活形态的空间”。德绍包豪斯的校舍呈现为普普通通的四方形,尽情体现着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本身质感的优美和力度,这也奠定了20世纪现代建筑的直线条和明朗的钢铁与玻璃的经典艺术氛围。并且,他还设计了自己的校长办公室,设计了接待区与办公区的分割,也配备了沙发和座椅甚至暖气片等现代设施。他作为建筑师的主要成就是:以工业化为导向的建筑设计,以大玻璃幕墙、功能分区、新造型审美等开拓了现代建筑初期的很多基础。而作为包豪斯的校长和发起人,他更是把当时各个门类的大师和工匠聚集一起,共同开创了包豪斯的精神基础。
1-2:德绍包豪斯校舍,3-5大师住宅
在逃亡美国后,格罗皮乌斯主要从事现代主义设计的教学工作,建立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格罗皮乌斯在美国有许多建筑设计作品:比如他在马萨诸塞州林肯城的住宅,英国剑桥镇的Impington Village College校舍,以及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大都会保险公司大厦等。二战后,他也参与了西德地区很多的城市建设,这其中有柏林Tiergarten地区的“带形住宅”(Zeilenbau ),以及柏林南区的“格罗皮乌斯之城”(Neuköllner Ortsteil Gropiusstadt)。1969年,格罗皮乌斯逝世于美国波士顿。
1:柏林Tiergarten地区的“带形住宅”(Zeilenbau ),2:马萨诸塞州林肯城的格罗皮乌斯住宅,3:英国剑桥镇的ImpingtonVillage College校舍,4:柏林南区的“格罗皮乌斯之城”, 5:纽约曼哈顿的大都会保险公司大厦。
2
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
1886年,密斯出生于德国小镇亚琛,他童年时代的名字还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路德维希·密斯。他少年时期在家乡的一个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展现出来了非凡的艺术天赋,特别是对于石材和结构的体会很有天赋。青年时代先是在父亲的雕塑店帮工,后来来到柏林加入了著名设计师Bruno Paul的工作室。从1908年到1912年,密斯又在当时的设计泰斗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工作室工作了4年。这四年,深刻影响了以后密斯的现代设计观念。
左: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工作室的学徒(左一为密斯,右一位格罗皮乌斯),中:中年密斯, 右:老年密斯。
青年时的密斯已经是一个慎重、沉默的思考者。在发现自己具有一些设计的天分之后,为了实现自己从商人之子向建筑精英的转变,密斯决定略去了名字中的Maria和Michael,加上了van der Rohe(凡·德·罗,意为“源自Rohe氏”),Rohe是密斯母亲婚前的姓氏。这让这个名字有了一些贵族的感觉,为了避免冒犯真正的德国贵族,密斯采用的是荷兰语拼法van而非德语拼法von。改名之后,尽管尚未取得正式的大学文凭,他已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业,为德国的上流阶级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当时他非常敬佩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特别是后者所惯用的宽广比例、立方体容量般的设计手法,还有散布的、折衷的经典空间配置,让密斯感到这是一个建筑世纪的转折点。
1:密斯凡德罗椅, 2: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3:柏林新艺术馆,4: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建筑系馆,5: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密斯完全地放弃了传统建筑风格手法,改采用了柯布西耶与格罗皮乌斯大力推动的新建筑观念。当时社会除了倡导节约的风气外,理论家也大为批评过去古典复兴样式建筑是欧洲贵族们浪费华巧的生活方式。密斯的建筑风格也去掉了在传统建筑上常见到严谨的装饰花纹以及局部的修饰,改为以功能为主,带有强烈理性风格的现代建筑手法。1919年密斯大胆地推出了一个全玻璃帷幕大楼的建筑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目,随后他设计出许多精简风格的建筑,并在1929年设计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时,达到事业高峰。此馆的设计后来在原址被重现,1930年密斯在捷克布尔诺的作品图根哈特别墅也被视为此高峰期的经典建筑。
1930年,密斯·凡德罗受格罗皮乌斯的推荐,出任包豪斯学院校长,1933年8月10日,在纳粹的施压下,包豪斯学校被迫关闭。密斯随后迁居美国。1938年,他前往芝加哥,并成为阿芒技术学院(Armour Institute,现伊利诺理工学院的前身之一)建筑院院长,在那里继续他的设计理念,二战后,密斯参与了大量的现代建筑设计实践。其中有著名的纽约西格拉姆大厦以及玻璃结构的新艺术馆等。最终,密斯成为现代主义设计中以钢铁和玻璃等材料为主的“高技术派”的鼻祖。
3
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
约翰·伊顿,1888年出生于一个瑞士乡村教师的家庭。青少年的伊顿在家乡附近的大城市上过艺术学校,并受到过几何形态的构成学(geometrischen Formelementen)的启蒙。1913年到1916年,伊顿来到当时新艺术的聚集地之一,德国的斯图加特,并在那里结识了阿道夫·霍尔茨尔(Adolf Hölzel)、佛朗兹·齐泽克(Franz Cižek)和奥斯卡史莱姆(Oskar Schlemmer) 等一大批先锋派艺术家。期间这些艺术家们组成了团体,开办了一个名为“表现主义艺术家大厅”(Expressionisten-Saal)的展览。伊顿的多幅作品在此展览中脱颖而出,受到了世人的注目。他的作品以细致的几何抽象图案为主,就如他所言:“当几何和节奏形式,比例问题和富有表现力的绘画作品都得到了解决后,那么放松和集中的练习便会带来惊人的成功。这样的自主的创作我认为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自己便是基于细致的图案结构的几何抽象图像工作的。”
1919年至1922年间,伊顿任教于包豪斯,负责“形态课程”,指导学生素材特性、组成与色彩等基础。1920年,他又推荐了早年的艺术家好友保罗·克利(Paul Klee)和乔治·莫奇(Georg Muche)加入包豪斯。同年他出版著作《色彩的艺术》,阐述他对阿道夫·霍尔茨尔色环理论的推衍,提出包含12色的“色环”构想。
从左至右:伊顿十二色相环(Farbkreis)1961年,魏玛包豪斯时期的伊顿,乌尔姆造型学院时期的伊顿。
伊顿本身曾经也是“拜火教”的成员,他崇尚神秘主义的个人表现,主张培养个性化的艺术人才,启发学生本身对于艺术的感悟和领会,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天赋设定发展的方向。包豪斯早期著名的“预科班”(Vorkurs)就是他主导创办的,很多有天赋的学生就是从他的预科班被选拔走上了艺术设计之路。他早期的形象也非常有个性:剃光头,经常穿自己设计的黑色或深蓝色的长衫。这样的神秘主义的个人魅力和教学风格,使得他在早期魏玛的学生中拥有极高的声誉。但在魏玛包豪斯的后期,由于格罗皮乌斯的教学理念与他发生了冲突,伊顿被迫于1923年离开包豪斯。
离开包豪斯后,他先是回到了故乡瑞士,后又到了柏林开办私人的艺术学校。1933年,纳粹上台后,他的艺术学校同样被关闭。伊顿流亡到了荷兰和瑞士等地继续他的艺术教学。直到二战后的1953年,伊顿被聘为乌尔姆造型艺术学院的教员,这时候的伊顿没有了早期的特立独行,也由神秘主义思想的个人表现风格而变得平和起来,发展出更加偏重理性的设计思维。他一贯坚持的几何抽象图像以及色彩抽象分析,在这个时期才变得更加成熟完善。1961年,他在早年提出的“十二色环”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最终的“十二色相环”(Farbkreis)。
4
利奥尼·费宁格(Lyonel Charles Feininger)
费宁格1871年出身于一个德裔音乐家家庭。1887年,少年时代的费宁格随父母回到德国,并先后的汉堡艺术学院和柏林艺术大学学习,1892年他前往巴黎的Académie Colarossi艺术学校短暂学习,之后又回到柏林做一个期刊的插画师。1913年左右,他与“蓝骑士”代表人物康定斯基等人共同开办了柏林画廊“Der Sturm”。随后几年,他的作品在柏林、德累斯顿、慕尼黑等地循环展出,收到了好评与关注。
1919年,他受格罗皮乌斯的邀请,到魏玛主持包豪斯的插画与印刷工作坊。在魏玛期间,他不仅在插画工作坊里有着非常多的创新,也在闲暇之余,常常与身为音乐家的妻子和儿子到附近的郊外骑自行车和郊游。今天魏玛还有“费宁格之路”来纪念他的足迹。此外,他还与保罗·克利(Paul Klee),康定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和加瓦兰斯基(Alexej von Jawlensky)共同组成了“蓝色四人组”( Die Blaue Vier),倡导现代新艺术。在德绍期间,费宁格也作为主要的教授配备了大师住宅。他是少数几个坚持到包豪斯被解散前期的早期教员。1937年,费宁格携家人到了美国,在芝加哥担任艺术设计教授。
从左至右:费宁格肖像画,费宁格设计的包豪斯宣言版画,费宁格的油画Der Dom in Halle,1931。
5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康定斯基1866年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从学生时代,康定斯基就显现出不同常人的禀赋。康定斯基具有联觉(知觉混合)的能力,他可以十分清晰地听见色彩。这一效果对他的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甚至把他的绘画命名为“即兴”和“结构”,仿佛它们不是绘画而是音乐作品。他比其他的艺术学生都年长,这也成就了他不仅作为绘画的初学者,同时还作为一个艺术理论家的条件。而后,他创作了自己最初十年的代表作“蓝骑士”(1903)。画中一名骑士身披蓝色斗篷,身跨白马,飞速穿越一片山地牧场。骑士和马匹在草地上落下的阴影是深蓝色的。画的前方有很多散乱的蓝色阴影,可能是没画出来的树影。蓝骑士在绘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没有明确的定论。康定斯基把骑士画成一群色彩的组合,而并不注重细节。“蓝骑士”与现代画家的作品相比没有特别卓著之处,但是它显示了过不了几年后康定斯基所要走的方向。从1906年到1908年康定斯基花了很多时间周游欧洲,最后在慕尼黑附近的小镇落脚。“蓝色的山” (1908年 - 1909年)是这一期间的作品,显示了他走向纯粹抽象的倾向。一座蓝色的山被左右两棵大树裹胁,一黄,一红。三名骑士和其他徒步者组成的行列在画的底边穿越。骑士的脸,衣服和马鞍都涂成单色,骑士和徒步者根本没有细节描写。“蓝色的山”画中的色彩使用法显示了康定斯基进入了一个独立于形态的,只表现色彩本身的艺术境界。
左:康定斯基肖像,中:1903年所绘“蓝骑士”Der Blaue Reiter, 右:1912年的“蓝骑士”杂志封面。
左:《构图8号》Komposition VIII,1923。右:包豪斯装订书籍封面设计,1926
除了绘画,康定斯基还取得了作为美术理论家的发言权。他协助建立了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在1909年成为会长。由于这一团体不能整合像康定斯基那样的彻底革新的艺术手法和传统艺术理念,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它在1911年宣布解散。康定斯基于是着手建立一个新的艺术团体“蓝骑士”,结集了具有相似志向的艺术家,比如弗朗茨·马克。这一团体发行一本年鉴,也命名为“蓝骑士”,并曾举办过两次画展。年鉴和画展原计划多次进行,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终止。而后,康定斯基途经瑞士和瑞典返回俄罗斯。
康定斯基在《蓝骑士年鉴》发表的文章和同年撰写的论文《论艺术的精神》几乎在同一时期问世,对抽象艺术来说既是卫护,又是推进。文中还论证了所有形式的艺术都具有到达某种精神高度的同等能力。他相信在绘画中,色彩可以作为一种自主的东西,游离于物体或者任何其它形态的视觉描述而独成一体。另外,他还有一部名为《点、线、面》的艺术理论著作也是影响后世深远的艺术理论。
6
保罗·克利(Paul Klee)
克利1879年出生于瑞士伯尔尼附近的一个小镇。他的家庭是一个音乐世家,父亲在附近的音乐学校当教师。由于家庭的影响,克利很早就开始了他的音乐艺术之路。他七岁的时候就开始拉小提琴,八岁的时候,他奶奶给他了一盒粉笔,鼓励他画画,令人惊奇的是,他也能画的很好。他小时候想跟父辈一样,成为一个音乐家,但是年轻的时候,他决定了走视觉艺术的道路。1913年左右,他到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艺术。在那里他认识了康定斯基、弗朗茨·马克与其他前卫艺术家,且与康定斯基主导的蓝骑士过往甚密。1914年,克利与好友赴突尼斯旅行期间获得灵感,从此成为了一位绘制彩色画的画家,创作出极为优异的作品,知名的作品包括Fish Magic、 Zitronen和 Viaducts Break Ranks等画作。
从左至右:保罗克利肖像,1905年的铅笔画,1921年Hoffmanns Erzählungen,1914年Motiv aus Hammamet。
1920年,他应格罗皮乌斯邀请到魏玛主持包豪斯的装订工作坊,并讲授构成和色彩。他对色彩的变化有独特的鉴赏力,成熟时期的作品更大量采用多种多样的混合媒材,例如沙子或木屑等,创作出具有特别张力的画作。在包豪斯期间,他也与其他三位大师利奥尼·费宁格,康定斯基和加瓦兰斯基共同组成了“蓝色四人组”( Die Blaue Vier)。
蓝色四人组及其创始人Galka Scheyer(左一),左二起依次为:利奥尼·费宁格,康定斯基 ,保罗·克利,加瓦兰斯基。
7
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
阿尔伯斯1888年出生于德国鲁尔区的 Bottrop市一个粉刷匠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教会学校毕业后,他曾先后在埃森和柏林以及慕尼黑等地的艺术大学就读。并在1920年最终到了魏玛,就读于初建的包豪斯学院。在伊顿开设的“预科课程”上,阿尔伯斯显示出超凡的玻璃工艺和光影色彩的把握能力。而在1923年伊顿离开后,阿尔伯斯更被破格提升为青年教员与纳吉一起主持“玻璃工作坊”,并一直担任包豪斯教员。1927,阿尔伯斯创作了他的玻璃艺术代表作品:莱比锡博物馆内的玻璃窗。包豪斯于1933年被纳粹关闭后,阿尔伯斯逃亡到了美国,并被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黑山学院的实验人文学院聘为教员。而后,他又陆续在哈佛大学、墨西哥大学、辛辛那提艺术学院等任教。1950年起,阿尔伯斯开始担任耶鲁大学设计系主任,并定居于康乃狄克州的纽黑文。在美国期间,阿尔伯斯创作了他著名的极简主义作品《向正方形致敬》(Homage to the Square)系列和 POEMS AND DRAWINGS等著作,对美国近现代艺术有深远的影响。他晚年也经常回到德国的故乡,具备艺术巡回展览。今天,在他的故乡鲁尔区的Bottrop也有Josef Albers博物馆。
莱比锡博物馆内的玻璃窗,约瑟夫·阿伯斯
8
拉士罗·摩荷里·纳吉(Laszlo Moholy-Nagy)
从左至右:纳吉1930年照片,纳吉1918年自画像,纳吉1922年与包豪斯的平面构成作品。
1895年出生的匈牙利人纳吉青少年时代先学习法律,从1918年开始才在维也纳和柏林等地学习绘画和艺术。在柏林期间,他参加了“蓝骑士”主办的“Der Sturm”,并在金属工艺方面有着特别的天赋,很快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1923年,格罗皮乌斯聘请纳吉到魏玛,接任了伊顿的位置。他成为了金属工作坊的主持,并且同时负责包豪斯的“预科班”课程。一直到1928年,他都是包豪斯的骨干教员,他在教学思路上紧紧跟随格罗皮乌斯,同时也开拓自己的专业,除了金属工艺也在摄影和排版设计上有所建树。1928年,离开包豪斯以后,他在柏林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但是,纳粹上台后,他同样面临了逃亡的命运。1934年,他先是到了荷兰,而后移居英国。1938年,到了美国的芝加哥,并在那里创立新包豪斯(New Bauhaus),即芝加哥设计学院前身。
9
乔治·莫奇(Georg Muche)
从左至右:莫奇青年时代照片,莫奇指导的包豪斯学生设计展上的“Haus am Horn”图纸,莫奇设计的“Stahlhaus Dessau”。
同样1895年出生的德国人莫奇,少年时期曾在慕尼黑等地学习艺术和绘画,曾经参加过当时前卫艺术社团,并在1914年左右参加过“蓝骑士”的活动。1917年,莫奇同克利等人一起在“Der Sturm”画展上展出了自己的作品,并得到了一定的社会认可。1920年,他被格罗皮乌斯请到了魏玛,担任木雕工作坊主持。1921年起,他也同时担任编织工作坊的主持。1923年,在他的指导下举办了包豪斯第一节学生设计展,其中就有第一个现代单元住宅的设计“Haus am Horn”。1925年和1926年,他在建筑系学生Richard Paulick的帮助下设计了“Stahlhaus Dessau”。1927年,他离开包豪斯搬到了柏林,并在那里与伊顿一起开办了一所私立艺术学校。而后也被纳粹的上台而被迫关闭。
总结
如同群星闪耀的包豪斯的大师们,给包豪斯的奠基与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精神力量。而我们纵观他们的生平,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积极参与当时的新艺术运动,对社会文化改良有着很大的热情,同时也大多有着艺术相关门类的家庭背景或是过人的艺术天赋。而又适逢当时德国的社会背景和包豪斯建立的历史机遇,让他们的天才思想在早期的那些年里得以碰撞,诞生了“包豪斯理念”,并且也在他们的后边的人生中不断地将这一理念发扬光大。这样一批担负历史责任、具备高水准专业素养、秉承至始至终的精神的大师们,是当之无愧的包豪斯奠基者。
专栏作者
孔洞一,波恩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生。80后,生于古都洛阳,于北京受园林艺术启蒙,而历工作实践,欲求传统与现代之辩,乃赴德深造; 潜心于现代设计起源地包豪斯六载; 后师宗于历史地理学派,求定观,以察人文之变。依于营造之业,敏于亲身躬行,志于中西合一。广游历,能学文,好交友,善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