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长路:让德国学生来中国为什么这么难

发布时间:2019-06-28浏览次数:162

“通向中国的漫漫长路”,这是今年4月底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的一份报告的标题。它的副标题是:德中学生与青少年交流的挑战与潜力。这份研究报告立足德国,考察了德国中小学校与中国学校的伙伴关系以及德国中小学生和青少年到中国交流的状况,并通过对相关行为者和实践者的访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最后提出了行动建议。


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去年发布的“中国能力”报告《掌握中国知识,运用中国能力:在德国拓展中国能力的出发点》中就曾经指出,中德青少年交流并不顺畅,德国学生学习中文和到中国来交流的热情不高,长期交流人数寥寥,自2011年以来,PASCH校际短期交流等项目的报名人数甚至呈现下降趋势。今年的这份“漫漫长路”报告更是用一张图形象地体现出,德中青少年交流的状况的确不容乐观:

图里选取了一些国家,统计了2017/2018学年去往那里进行长期交流的德国学生人数。这里的长期交流指的是为期半年到一年的交流。中国在这一年中仅吸引到38名中小学生,这个数字与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中德之间的密切关系实在不相匹配。要知道,每年到美国去长期交流的学生人数在6000左右。事实上,德国孩子不是没有到中国长期交流的机会,而且待遇一般要比去哥斯达黎加之类的地方优厚,但这种机会目前在德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当前德国到中国的学生交流以一到两周的短期为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根据这份报告的统计,目前与中国有交流关系的德国中小学约有250-300所,每年有约3000名德国学生到中国的伙伴学校进行为期7-14天的交流活动。但这种校际交流并不都是稳定和长期的,有的校际交流纯粹靠有想法的个人孤军奋战来推动。还有德国学校表示,经过多年努力和中国学校建立了稳定的伙伴关系,却发现这种关系变成了“代表团互访”,随“代表团”来中国交流的德国同学,真正能与中国伙伴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因为中国学校的学习都抓得太紧了。

交流的费用也是一个问题。虽然其实并不缺少资助青少年交流的项目,但这些资助渠道往往不为人知。很多资助项目不是经常性的,不确定因素大,也影响到交流活动的长期规划。目前在德国,孩子到中国交流学习的费用大多数仍须由家长承担,大约在1300-1800欧元之间。这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不由家长不细细掂量,经济困难的就直接支付不起了。

再看交流项目的组织者,也就是学校和一些青少年工作机构、协会等。报告显示,德国和中国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青少年工作上,体系、结构和思路都极为不同,理念上难以相互理解,工作上难以相互对接,开展合作难度很大。而德国国内的各种行为体之间也没有什么联系,互相之间缺少沟通和合作,基本是各自为政。例如一个学校如果想要从零开始建立与中国的交流,就得拥有独立面对全新挑战的勇气。

除了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直接阻碍德国学生前往中国的,还有家长的态度。德国《每日镜报》网站上有一篇新闻报道介绍了这篇报告的内容,下面有四位读者留言,正好体现了德国人的典型心态:

要在中国和哥斯达黎加之间选择,那还用想吗:哥斯达黎加是友善小邦,自然风光雄伟,也不会到处都是军队。
德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太大了,德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只有“中国制造”和中国餐馆,除此之外,中国在文化上感觉就像月亮那么遥远。
14天的旅行只能算是一次不环保的度假旅行,语言难以沟通,对方不开放,体制不行。而如果想去中国长期交流的话,最好关注一下当地环境,环境差不利健康。
 4岁学中文很省力,14岁再学就难于登天。

在“漫漫长路”报告的访谈中,家长们除了担心语言障碍、生活不方便、不安全,最主要的还是中国卫生条件差,不利孩子健康。虽然都是老一套的陈腐观念,德国老母亲的心还是可以体会的。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

报告向德国的行为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主要包括:

第一,学校尽可能开设中文或与中国相关课程,或开展一些和中国相关的活动,多接触和了解中国。实践证明,一所学校和中国打交道越多,和中国开展交流的顾虑就越少。而如果能把中国相关内容正式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提高学生们的中国能力,也有望推动更多学生前往中国长期交流。

第二,德国的各个行为者之间应该加强联系,结成网络,定期交流经验,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开设中国相关课程的学校之间也可以建立网络,形成合力,有助于提高交流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第三,要建设平台和网络,来汇集和发布各种交流项目和资助信息,方便这些信息的传播和获取,也为青少年交流项目共同面对的一些问题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最具有可塑性的群体,中德之间的青少年交流将决定中德关系的未来。2017年建立的中德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中,青年就是五大领域之一。这份报告体现了德国对青少年交流的重视,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如何积极回应。

最后,这份“漫漫长路”报告虽然专注青少年领域,拿出了最新数据,但所反映的问题其实是早已有之且具有普遍性的,也就是我们说了很久的中德人文交流“不对等”问题:相互认知不对等、交流意愿不对等和组织形式不对等。而我们的人文交流就是要在这种不对等的条件下,经过努力来改善不对等,推动中德两国的民心相通。


作者简介

俞宙明,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1998年获复旦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方向为社会语言学。现主要从事德国教育科研创新政策、中德人文交流、中德关系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