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德国孔院小伙伴的夏天

发布时间:2019-08-18浏览次数:135


“2019‘see 爱’北外孔子学院夏令营”
德国师生专访

2019年7月-8月,来自德国慕尼黑孔子学院、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的60余名师生参加了“2019‘see爱’北外孔子学院夏令营”。在为期两周的主题夏令营中,这些师生将学习汉语并参加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系列活动。

外研社德语部派出特约通讯员对参加此次夏令营的学生及教师代表进行了专访,和他们一起围绕学习汉语的原因、心得以及中国学生如何学习德语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德国师生对此次中国之旅的感受,听听他们对汉语、德语学习的心里话!


No.1
采访两位带队老师Caroline和Robert

问题1
您和中文是怎样结缘的?

Caroline:我早在1987年就来到北京学习中文了,来过中国很多很多次,我的先生就是中国人。我对中国的武术(Chinesische Kampfkunst)非常感兴趣,在德国读了汉学硕士,并在中国读了武术理论的博士,对阴阳八卦、太极等等都有研究。在西方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中国武术,不过我感觉它在中国似乎不是很红。

Robert:其实我学习中文有些机缘巧合。我本人是一名中学教师,教法语和西班牙语。我非常愿意尝试一些新东西,中文作为一门语言就是全新的挑战。因为欧洲这些语言多少都有一些相似性,中文则完全不同,尤其是在很多情况下,你在中文中很难找到一个直接对应德语的词。

问题2
您觉得中文有什么特点和难点吗?

Caroline:我们和学生们都认为中文的语法是比较简单的。不过音调是一个难点,因为德语里面没有。我现在对二声和四声依然把握不好,很难听出它们有什么分别。这个和学习语言的年龄是有关的,像我们带的这些高中生,从他们这个年纪开始学就会效果更好。至于成语,虽然听到别人说我能明白,但我自己还是不会用。

Robert:难点当然是文字啦。上课的时候,写一个个汉字就像是画一幅幅小画,我觉得很有意思。欧洲语言的文字都是记音的字母,和学中文书写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

问题3
中国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Caroline:我去过很多地方,北京、上海、西藏、云南、成都、西安,等等。我最喜欢的城市是上海,因为那里的生活很舒适,而且上海是一座非常开放的国际城市。北京我也来过很多次了,最大的印象就是现在的植被绿化做的越来越好,其实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

Robert: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我觉得非常棒。我们觉得北京是座美丽的城市,条条大道横平竖直,我很喜欢这样的布局。我也想试试中国的美食,我用筷子的技术这几天突飞猛进,昨天我们还想去吃北京烤鸭,但是排队的人太多了就没吃成。

问题4
在孔子学院学中文是怎样的感受?

Robert:感觉很不错。为我们上课的都是中国老师,很多老师都来自北京,所以我说话也有北京口音啦。我们有时候是英文授课,因为大部分老师都不会说德语。不过能和中文母语者学习中文体验还是很好的。

问题5
对于中国的德语学习者,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Caroline & Robert:多听、多听、还是多听。听力输入非常重要。


No.2
采访5位德国高中生Jana,Natalie,
Manthana,Emil和Josef

问题1
请问你为什么学习中文呢?在你眼中中文是怎样的一门语言,它有什么特点?

Jana: 中文是一门很美的语言,我对中国的文化也很感兴趣,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它值得更多人的关注。我也很喜欢中国的美食,比如说饺子、包子和北京烤鸭等等。我们离开北京之后的下一站是上海,听说那里的包子很有名,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尝一尝了。我认为中文最难的地方在于它的语音语调,中文的发音与德语有很大的不同,有四个声调,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而且在中文中,每一个音会对应不同的字,也有不同的意思,比如说“hua”既可以是名词“花”,也可以是动词“花钱”。尽管中文很难,但我依然觉得学习中文很有趣。

Emil: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且汉语历史悠久,近年来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德国与中国的经济贸易文化往来愈加频繁,我认为学汉语是一件好事;除此之外,我对中国文化和孔子的哲学也很感兴趣。

Josef:我希望在清华大学学习,所以学习中文。我将于十月份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生物和化学,希望硕士阶段可以来到中国的清华大学学习。

问题2
那你在德国如何学习中文?中文不同于德语,是高语境文化下的语言,你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吃力吗?

Emil:我在德国通过私人课程学习中文,每周二上课。我已经学习了四年中文。我认为中文的语法比德语简单得多,比如说,我去,你去,我们去,她去,他们去,“去”保持不变,而德文中,ich gehe, du gehst, wir gehen, sie geht, sie gehen, 动词词形会跟随主语变化而变化;在刚开始学习中文的时候,我觉得中文十分简单,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渐渐发现中文的难处所在:比如,德文中一个单词对应一个意思,但中文一个单词可以对应多个意义,中国人称之为多义词,掌握这些同义词并根据情境使用不同的词对我来说有些困难。

Natalie:在课上我们会学习一些语言基础知识,比如说语法和词汇等等。当然我们也会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老师会给我们讲中国的故事、听中文歌曲,让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问题3
你们来过中国吗?到过中国的哪些城市?中国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Manthana: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北京是我们的第一站。在我看来北京是个历史悠久,十分有自己特色的城市。这里的建筑与德国的建筑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明天就要去爬长城了,尽管最近的天气很炎热但我还是很期待。这里的人们也十分友好,我的中文水平有限,但是他们对我都很有耐心,会认真地听完我说的话。

Emil:我曾经去过上海,上海是一座很现代化很时尚的城市,而北京相对来说比较传统。

Josef:我很喜欢中国功夫,但是德国教授中国功夫的学校很少,大多是教授泰拳、跆拳道等等。所以我今年六月来到中国河南省,在云台山公园的国际学校学习散打。中国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幅员辽阔,大多数中国人也都很友好,不过有一点让我觉得很奇怪:曾经在郑州一位中国妈妈把孩子放到我怀里,并给我和孩子拍照,在我看来这是不安全的举动,我不理解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问题4
哈哈,那位母亲可能是觉得你很帅,所以想为孩子和你拍一张合照。还有一个问题,中国现在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德语,每年也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去德国留学,从母语者角度,你们对于学习德语的中国学生有什么学习建议呢?

Natalie:德语是一门很有规律的语言,我认为学习好德语需要首先掌握好规律,然后再多加练习。听德语歌、看德语电影或者多和母语者进行沟通都是不错的方式。而且我发现现在中国学生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了,利用英语来类比学习德语也是不错的选择。

看了这些采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德国朋友们对中国、中文的看法,也从他们的角度get了学好德语的实用技能。

感谢他们让我们能更快更高效地学习德语~也祝愿来自德国的朋友们在中国学得开心,玩得愉快!


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外研社德语,2019年8月9日,通讯员:韩兆霆,张幸叶,洪娉君,姜心悦,照片:陈劲草,排版、整理:王映邱。

https://mp.weixin.qq.com/s/qCo7fGVKdLHChFuaiRx4sg?scene=25#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