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南德意志报》:“谁将受益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发布时间:2021-10-23浏览次数:28

中国打算使用一种新战略来刺激本国国内需求,外循环将仅扮演次要角色。但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表明,这对一些外国企业而言其实是一个机会。德媒《南德意志报》对此作出报道,现全文编译如下: 

 

从根本上重组经济的决定,是中国在全世界正与第一波新冠病毒作斗争时做出的。20204月,当纽约的医院人满为患时,中国共产党中央财经委员会正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家和党的领导人主持。在讲话中,领导人首先谈到了中国报刊几乎每天都在提及的双循环

 

该政策的目的是在中国建立内部循环和对外流通,从而通过研发基金等途径促进中国国内市场的需求,外部循环、如来自欧美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仅起到辅助作用。这对向中国销售产品的外国公司将有何影响?

 

 

图源:Adobe Stock©eyetronic, koseb

 

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 (Merics) 正通过一项研究检验该政策的后果,并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中国这一战略变化并不完全对外国企业不利。由于中国尝试将价值链和创新技术迁入本国,导致外国企业也能得到机会。该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曾格莱恩(Max J. Zenglein)表示:中国领导层决定让经济更加安全,这也就是说,首先要确保的不是盈利,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公司要在该国设立代表处,它们的产品也要在该国生产。

 

以巴斯夫(BASF)为例:在中国南方的广东省,该公司目前正在建设中国路德维希港”——一个巨大的、耗资100亿美元的化工园区。从前,北京方面的领导层只会在有中国合作伙伴参与的情况下才会批准这样的项目,且在如今的汽车制造业中,这也仍然是常见的做法,比如大众汽车正在与3家中国企业合作,宝马和戴姆勒也都在中国成立了合资企业,与伙伴分享在中国市场的利润。然而,在广东这处特殊的化学品生产基地,一切都不同了,巴斯夫是该园区唯一的所有者,得到了北京方面的祝福。这样一来,这个德国集团只要能在中国生产产品就可以赚钱,而且如果与美国的冲突升级,也不必担心某些商品无法再进口。

 

图源:Li Jiale/imago images

 

北京方面的领导层认为,美国正在推行一种遏制政策,以阻止中国的崛起,并保持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尤其是华盛顿政府对中国网络设备供应商华为采取的激烈行动、以及游说盟友不要使用中国5G技术的做法,给中国领导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在中国的外国企业来说,中国这一政策主要将导致两种后果:一方面,那些与已经在国门之外取得成功的中国公司竞争的企业正面临艰难时期,比如华为的竞争对手爱立信最近就不得不面对困境。2021年第二季度,爱立信在中国的销售额同比下降60%,当地一家研发中心也已关闭。

 

 

图源:Reuters

 

另一方面,对于不再需要遵守合资经营规定的公司,比如巴斯夫和美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中国在未来将更具吸引力。

 

以前在中国用来衡量成功的基准,针对以何种方式参与进这个大市场的讨论,都不再适用了,曾格莱恩表示,了解中国是否真的需要自己的产品或品牌,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是这样,外国企业可能会对中国更有信心,许多外国企业高估了中国经济的质量,事实是,如果没有国外的技术,中国就会出现问题。

  

资料来源:欧洲时报德国版,20211021日,编译报道:关梦觉

  

编辑:陈惠兰
审校:俞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