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而为了本国的未来,德国现在显然需要操心自家的少年了。
经合组织4日上午宣布了“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的2018年度调研数据,结果震惊了德国——德国是全球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也拥有发达的教育体系,然而调查显示,德国的少儿教育成果只能说是中等水平,甚至还不如往年!
PISA测试是经合组织筹划的、对全球各国15岁学生学习水平的测试计划。它最早开始于2000年,每3年进行一次,集中在阅读、数学、自然科学3个方面,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
从2018年的测试结果来看,德国15岁中学生在3个方面的表现都略高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但也只是略高而已。如果与前几次的测试相比,德国学生的表现除了在2012年相对优异了一次之外,2018年的数据已经倒退到了2009年的水平。
2018年排名。(图片来源:经合组织官网)
具体说来:在阅读方面,20%的15岁学生甚至没能达到小学毕业标准;在数学方面,2018年的PISA成绩要明显低于2012年;在自然科学领域,2018年的平均成绩低于2006年!
德媒表示,德国学生2018年的PISA成绩平均分为阅读498分,数学500分,自然科学503分。而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地区学生每门的平均成绩都在550到590分之间……
德媒对此给出的理由是,参加PISA测试的并不是中国所有省份,只是一些繁荣的都市,而中国的农村地区教育体系还不完善。除此之外,中国的少儿也面临很大压力,从小就处于竞争激烈的氛围,在学校有很多任务要完成。
但这也并不能成为德国排名如此靠后的理由。德国PISA测试协调员Kristina Reiss承认,这一结果“具备国际可比性”,因为测试题目在正式投入使用以前,要经过漫长的国际协调过程,以确保它们可以在任何国家发挥应有作用。
德国教育部长Anja Karliczek也已经表态称:“高级平庸不是我们的主张,我们需要国家为更好的教育出力。”此外她表示,德国不会回避与实力很强的国家进行比较,“我们想达到那个水平。”
德国学生表现最差的是阅读科目。除了20%的学生无法完成非常简单的阅读任务之外,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明显下降。只有四分之一表示自己的最大爱好是读书,二分之一称自己只有在“必须这样做以获得所需信息”时才看看文字,而居然有34%的学生直言阅读是“浪费时间”!
(图片来源:经合组织官网)
Anja Karliczek还指出了另一个扎心的现状:德国的“优等生”和“差等生”成绩差距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并且“差等生”的数量连年递增,“优等生”群体却并无扩大。她担心的是,学生“没有动力”自发向上提高成绩。
但是,德国内部也有能对此结果做出乐观解读的人。比如PISA协调员Kristina Reiss就指出,德国学生的成绩其实跟比利时、法国等欧洲重要国家差不多,大家同属于一个“相对较强的集团”。德国教师协会负责人Heinz-Peter Meidinger更是表示惊讶,因为“在教师匮乏、经常罢课、移民数量增加之后,德国的教育水平竟然没有变得更差”。
怎么说呢……你们开心就好。
总体而言,与德国学生水平大致相当的国家有: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爱尔兰、新西兰、挪威、斯洛文尼亚、瑞典、捷克、英国和美国。
至于中国、新加坡、爱沙尼亚、加拿大、芬兰、韩国、波兰等国家的学生,全部科目的平均分数都超过了德国。
资料来源:欧洲时报网,2019年12月5日
http://www.oushinet.com/europe/germany/20191205/33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