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和主题

同济福美海外艺术公益实践项目 | 2017 德国城市空间 · 艺术之旅之第十四届卡塞尔文献展

发布时间:2017-08-18浏览次数:248

© ThoughtsInlay

8月1日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师生一行11人(教师3人、学生8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奔赴慕尼黑,开启了为期33天的德国海外艺术实践之旅。

此次海外艺术实践,旨在引导学生们用艺术家的眼光去触摸城市,从建筑学的角度去感知空间。在城市徒步和过程记录的艺术体验中,不是以过路游客的身份走马观花,而是要让自己真正融入当地的环境,以画笔为媒介,创新自由的表现方法,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寻找艺术生活的闪光点。

成员介绍

赵巍岩老师

阴佳老师

于幸泽老师

刘静怡——组长

李昂——宣传


李迎蕾——城市导览

孙益赟——城市导览

武佳艺——城市导览

杨辛靖和——安全

尹海鑫——安全

袁蔚——摄影


团队分工

© ThoughtsInlay

8月5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师生抵达卡塞尔,全身心地投入到第十四届卡塞尔文献展中。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卡塞尔文献展与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展览届的“奥斯卡”。本届文献展的主题为“LEARNING FROM ATHENS”,首次启用卡塞尔与雅典两个主办场地,以当代先锋艺术作品和希腊艺术馆传统馆藏并行的方式,聚焦以希腊为代表的欧洲危机、移民现状、边缘艺术家等社会问题。

赵巍岩老师、阴佳老师、于幸泽老师特地邀请Loock教授从柏林赶来,他对当代艺术深刻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独具一格的观看思路。基于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同学们纷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个人解读与思维辨析。

Loock教授与同济师生交谈 © ThoughtsInlay

孙益赟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The Parthenon of Books
Marta Minujín

禁书的帕特农神庙是反对禁止作品和迫害作者的象征。作者Marta征集禁书来复制这座圣殿,有意思的是,它建造在曾是图书馆的弗里德里希美术馆旁边,两者都是图书馆,然而弗里德里希在1941年被炸弹袭击,损毁35万本书;禁书图书馆则在历史中不断被损毁着。

用不应存在之书构建世界第一民主的美学和政治理想,两者鲜明的冲突反而激荡出对话的可能性:不民主在民主的外壳下生长;禁止作品与战争中轰炸损毁作品产生相同的效应……

作者的初衷非常清晰,然而在发动大众捐赠禁书这一环节上,并没有贯彻到底。每一根柱子上都有我们所熟知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圣经等。将大众流行之书与信仰之书捆绑在禁书图书馆的柱子上,体现出草率与轻浮,沉重的话题被轻飘飘带过,显得无力和苍白。

关于此作品的话题之火爆,让人感觉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禁书图书馆太过美丽壮观,以至于被当做美的存在,当这一想法产生时,人们就更喜欢在作品前自拍,而不是思考了。

还有一点非常有意思,作品里中国的书籍屈指可数,还是英文版的。

袁  蔚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BEINGSAFEISSCARY
Banu Cennetoğlu

该作品借用了弗里德里希阿鲁门美术馆原有的十个铝制字母,并以黄铜铸造六个新字母形成一句话:“安全是令人恐惧的”(原见于雅典国立大学涂鸦墙),反映出对当下欧洲乃至世界所面临的安全危机的关注。作品因其字体的选用和存在的位置而极易被忽略,恰如人长期安逸而失却危机意识,导致整个社会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之中。

刘静怡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Monument for Strangers and Refugees
Olu Oguibe

卡塞尔国王广场上立起一座方尖碑,英、德、土耳其、阿拉伯四国文字于四面上书写着| I WAS A STRANGE AND YOU TOOK ME IN |我原为陌路之人,是你指引我来到此地|(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the New Testament Book of Matthew>)。

德国自2015年以来已经接收了一百万难民,卡塞尔文献展结束之后一个星期,德国将举行大选,今后的难民问题应对政策在此次大选中俨然至关重要。

圣经诫训:对于远道而来的陌生人应予以仁慈与关怀,热情的接纳。

如今,移民危机出现,欧洲大陆态度纷然。Olu Oguibe将方尖碑矗立于德国艺术的中心,镌刻着圣经诫训,以遗迹的姿态,呼唤并质问世人,难民移民何去何从?引发沉思。

杨辛靖和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Hopscotch
Vlassis Caniaris

由地上的“跳房子”与六套被穿着过的旧衣套在人形框架上。方格里不是数字而是:西德工人体育协会、迷失方向、领事馆,意在指向欧洲的移民政策。 有的人垂头丧气对故乡有无数思念,而有的人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期待。这件1974年的作品正反应着当前难民危机的现实。虽然来到了欧洲,可是前途仍然迷茫,前途只能交给命运的安排。反应出难民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可奈何与政府应对的不力。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李  昂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Rose valland insititute(2017)
Unlawfully acquired books jewish ownership
Maria eichhorn

这件作品是Rose Valland历史研究所独立艺术项目的一部分,旨在研究纳粹掠夺的犹太人的财产及其后续影响,呼吁人们关注1933年至今尚未解决的财产所有权关系问题。作品中的书籍在战争中被纳粹强行征召,通过非法路线进入柏林市立图书馆,研究人员负责调查其起源、归还给合法的所有者或继承人。

作品以书籍为载体,其社会意义可能大于文化象征。图书的所有者的流失,其实是文化、知识、真相的“隐藏”,后者决定了公共世界的文化交流,“隐藏”的艺术关注人们参与文化危机与政治生活的警惕性。

尹海鑫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Carved to Flow
Otobong Nkanga

人为什么要在自然界中留下痕迹呢?Otobong Nkanga用油和黄油制成的肥皂来分享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It goes where it from. 观者可以购买展品中的任意一块肥皂带走,使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逝,最后变为零,我也买了一块来参与这一过程。但它真的能够回到自然中去吗,很难想会有人愿意用一块20欧的浸水后充斥着油腻味道的东西去清洗自己的身体,至少我不会,我所采访到的8位购买者也不会,而我们这些人,阻断了它回到自然的路。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李迎蕾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Looking for a Place
Nikos Navridis

录像时长17:24min,记录了带着气球头套的人在黑暗中的活动历程:开始未知互相触摸,气球贴面难以呼吸,突然其中一人将自己的气球吹大,周围的人也找到了方法似的开始帮别人吹大气球。之后经历争斗/气球变瘪等,其中一人找不到吹大气球的方法,在尝试中把皮扒下得到了正常的呼吸,剩下的人纷纷效仿,唯独将自己的气球吹的最大的人直至消失也没能将自己的气球变小。

深切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方面,常为了苟求利益取一些饮鸩止渴之法,互相帮助可能只是依利益而为随时可能在成功之时反目成仇,汲取越多越陷于泥潭,且在黑暗中摸索时常常依赖于经验,不思考效仿的东西可能更为危险。

武佳艺

© ThoughtsInlay

© ThoughtsInlay


The Shadow
Regina José Galindo
Video performance with Leopard tank

视频中的女人奔跑逃离,表情痛苦狰狞,但坦克的逼近迫使她不得不持续地奔跑。作品让我不由得想到“暗网”,在光明底下的世界,军火、毒品、暗杀……这是普罗大众不得而知却又确实发生着的事情。恐怖与黑暗如影随形,无法摆脱,我们所认为的平和只是假象,the horror is our shadow,世界的暗面超乎想象。

此次文献展是一场艺术盛宴,对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师生来说更是一次观念的冲击,能在这个阶段感受到一群最为出色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近距离触摸他们的观念,深感荣幸。很遗憾三天时间内他们无法将卡塞尔文献展的每一个作品都领略深刻,但每个人基于个人都对其中的一些主题和呈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每个人对其中产生共鸣的艺术品进行深入了解和记录,此过程中大家对于当代艺术的理解又更上了一个台阶。同学们在喜好和观念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个人性的特质,这在他们以后的发展上的作用犹未可知,但十分值得期待。

© ThoughtsInlay


资料来源:ThoughtsInlay,2017年8月9日

http://mp.weixin.qq.com/s/_7z5uq1PIzbn73J_RxV_3A?scene=25#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