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走近历史 |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发布时间:2017-09-13浏览次数:62

2017年是宗教改革爆发500周年。500年前,正值欧洲中世纪末期,罗马教廷虽已开始衰落,但仍统治着西欧的精神世界,并在世俗领域与各地的君主们争权夺利。普通老百姓则仍然致力于追求灵魂得救,生活在堕入地狱的恐惧之中。

此时,德国有一名奥古斯丁会修士马丁·路德也为得救问题忧心不已。当时罗马教廷垄断了得救的途径,宣称行善功,也就是做好事,便可得救。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贿赂性或交易性的宗教,对神的信仰和行善功都有着明确的利己目的,正如国人求神拜佛,必有所求。在北京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北京西郊有名的卧佛寺,香火兴旺,吸引到一些求职、申请留学的大学生来此敬拜卧佛。为什么呢?因为卧佛与英语单词offer(录取通知)谐音!

马丁·路德也曾在修道院里积极行善功,苦行律法,却仍无法有得救的感觉,最后在阅读《新约·罗马书》时重新发现了圣保罗“因信称义”(Sola fide)的教义,于是豁然开朗,人的得救不是取决于人的善功,而是在于人对耶稣的真正信仰;得救是上帝的恩典,而非人行善功可以左右。后来很多人指责路德反对行善功,路德其实是认为得救的义人一定会行善功;而不是如罗马教廷所言,行善功就会称义。这实际上颠覆了教廷的核心教义。

此时的罗马教皇正沉醉于文艺复兴艺术的辉煌,对此危机浑然不觉,为了重新修建圣彼得大教堂,于是在德国发行赎罪券以敛财,宣称购买赎罪券便可得救。这恰恰违背了“因信称义”的理念,是一种典型的善功得救的方式,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贫苦百姓多受其骗。1517年,当贩卖赎罪券的商贩来到维滕堡附近时,马丁·路德修士坐不住了,撰写了批判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

据传说,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钉到维滕堡城堡教堂的大门上。实际上,路德在10月31日给美因茨大主教阿尔布莱希特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九十五条论纲》。大主教没有回应,才导致了《九十五条论纲》的公开和广泛流传。而且撰写论纲在当时的大学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不应被视为革命性的举动。因此,这个传说充满了争议。

《九十五条论纲》否定了教皇赦罪的权力,如第45条写道:“基督徒须知,遇见贫者扬长而去,却把钱花在赎罪券上,这种人购买的不是教宗的赦免,而是上帝的愤怒。”论纲还批判了赎罪券不仅不能赎罪,还会让人失去赎罪之心。如第40条写道:“真正悔痛的基督徒甘愿为自己的罪受罚。但赎罪券的宽宏却免除了这些惩罚,并使人憎恨惩罚,至少制造了这样的机会。”

《九十五条论纲》借助古滕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威力,立即风行开来,一时德国纸贵,由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路德本无意分裂教会,但新的教义不容于罗马教廷,于是新教逐步成长起来,打破了罗马教廷的权威,通过引导信徒通过信仰直接与上帝沟通,开启了现代的精神自由,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历史。


作者简介
林纯洁,1983年生,湖北江陵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省楚天学者(楚天学子),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德意志纹章文化、中西文化比较。近年在《德国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哲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著有《马丁·路德天职观研究》和《德意志之鹰:纹章中的德国史》,译有《马丁·路德桌边谈话录》(合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与重点项目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