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17日,三名中国学生作为首批DAAD奖学金生启程前往德国。
DAAD与清华大学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这三名学生均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将在DAAD奖学金的资助下前往德国高校进行进一步的深造。
当时,DAAD在国际交流领域还仍是一个较为年轻的组织。距离它在海德堡大学成立仅过了十年。来自当时德国外交部的资助使得DAAD能够将已经与美国展开的合作项目扩展到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相互性原则对于当时的DAAD已经尤为重要,如今亦是如此。与清华大学签订的协议不仅计划颁发给中国学生DAAD奖学金,也计划让德国学生在中方的资助下获得在清华大学学习与研究的机会。
1935年秋天启程前往德国的这三位年轻人中,两位在多年以后——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不同的领域都取得了成就: 一位从政,成为外交官,另一位则潜心学术,成为学者。
这两名学生一位是乔冠华(1913-1983)—— 后成为中国的外交部长,另一位是季羡林(1911-2009),后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中国印度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和创建人。
季羡林(图片来源:www.zo.uni-heidelberg.de)
乔冠华从柏林前往蒂宾根大学,两年后,他在那里获得了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而后返回中国。季羡林从柏林去往哥廷根大学,开始了梵文研究。他在那里师从德国著名的印度学专家Waldschmidt先生。季羡林在德国的停留由最初计划的两年变成了十年,其间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及希特勒发起对苏联的进攻而没有机会返回中国。
DAAD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也同样受到时局的影响。1936年——DAAD与清华大学开展交流项目的第二年——五位奖学金生前往德国, 其中一位是戴鸣钟,后成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副校长。但在进行到第三年时,该项目由于中国和欧洲的政治局势而不得不于1937年停止。
35年后,DAAD才再次成功开启了与中国之间的学术交流。1972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DAAD也做好了准备。第一批德国学生在1973年春就来到了北京。而在1974年初,第一批DAAD中国奖学金生启程前往德国。
一如上世纪30年代,DAAD与中国的合作项目至今仍奉行双方交流与互惠的原则。目前,每年DAAD通过各类短期和长期项目资助约1400名中国学生、青年学者以及教授。中德高校之间现已建立了1000多个合作项目,很多受DAAD资助的人都是通过此类项目赴德交流的。
资料来源: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2017年9月25日
http://mp.weixin.qq.com/s/CVqwjaV1il2tQ2H-54dg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