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1月5日公布的2018年“国际计算机和信息能力研究(ICILS) ”抽样调查显示,德国中学生的数字媒体应用水平与上一次2013 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没有太大差别。德国八年级学生在与国际比较中处于中位水平,上课时应用数字媒体的教师比例则比 5 年前有明显提高,但比不少国家的教师要少。青少年中特别优秀的比例很小,1/3学生只拥有数字媒体的基础知识。在国际比较中,德国中学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教师的培训还有提升空间。
图片来源:kw.uni-paderborn.de
德国八年级学生的计算机和信息能力平均为518分,高于国际中间值(496分)和参与的欧盟国家中间值(509分)。八年级学生中达到最高能力级别的占1.9%,国际平均2.0%,参与欧盟国家中间值是1.5%。德国对计算机和信息化知之甚少的学生占比为33.2%,国际是43%,欧洲是38.2%。与很多参与的其它国家一样,德国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家长的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关。
德国平均9.7个学生拥有一台数字化终端设备,与2013 年(11.5个学生)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德国只有 1/4强八年级学生的学校中有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无线网络;德国拥有学习管理系统(即供师生实现电子学习的学习平台)的比例只有 44.8%,明显低于国际中间值(64.9%)。 2018年每个学校拥有互动白板的数量为9.9个,几乎是2013年(5.5个)的两倍。一半以上八年级学生的学校把数字媒体的应用能力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上课时每天使用数字媒体的教师比2013年(9%)增加了一倍多,达到23%,但与其它参与调查国家相比,德国排在队尾。与5年前相比有更多的德国教师表示参加了数字化相关培训,但在国际比较中比例仍然偏少。
德国教研部长卡利切克(Anja Karliczek)表示,联邦与州将系统加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对教师和校领导进行持续培训也同样重要;联邦和州的共同行动“中小学数字公约”正好是对这一领域强有力的推动。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主席、黑森州文教部长洛尔茨(Alexander Lorz)表示,此次研究结果为今后的努力提供了方向,最重要的是要先形成更加重视学生数字化教育和能力提高的教育理念,所以未来几年内要更加重视教师的培训,联邦和各州也已共同启动了 “教师质量提高行动计划 ”(gemeinsamer Qualitätsoffensive Lehrerbildung)。
“国际计算机和信息能力研究(ICILS)”抽样调查于2013年第一次进行,这是第二次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计算机和信息化能力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由国际教育成果评估协会发起并协调完成,德国的调查由帕德伯恩大学的爱克尔曼(Birgit Eickelmann)教授主持的学术委员会领衔完成。此项研究全部由德国联邦教研部资助,各州保证各学校配合调查。此次有 14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 8 个欧洲国家)参与,德国来自210个学校的 3655 名八年级学生和2386 名教师参加,另外参与学校的校领导和信息技术协调人也参与了此次调查。此次调查还增加了“计算机式思维”的能力调查,有此能力的青少年能确定问题并思考解决步骤,由此设计的战略能由第三方或计算机来实现;在全球人工智能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此类能力也越来越重要。
资料来源:由驻德使馆教育处供稿
参考资料:
Achtklässlerinnen und Achtklässler auf gleichbleibendem Niveau bei den digitalen Kompetenzen, BMBF Pressemitteilung 130/2019,
https://www.bmbf.de/de/achtklaesslerinnen-und-achtklaessler-auf-gleichbleibendem-niveau-bei-den-digitalen-10048.html, 05.1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