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成“张” | 德国高中的考试(2)

发布时间:2019-12-20浏览次数:109

这一期我们讲一讲考试的内容和期末成绩是怎么来的。

©www.gymnasium-bondenwald.de

考试设计

· 北威州高中的科目都以能力为导向进行教学,所以考试也是突出能力为导向的,特别是文科类的题目,所有的题目都是开放式的。

· 一般来说,文科类的题目没有填空和选择题,全是阅读分析题。

· 第一道大题一般是概括材料内容,属于最低层次的能力题。

· 第二道大题一般是分析说明题,由所给的阅读材料出发,要么分析文中内容的原因,要么进行语言角度的分析等等,属于中等层次的能力题。

· 第三道大题一般是反馈和应用题,也是由所给材料出发,对材料进行批判式点评或者就文中内容在新场景中的应用进行自我观点的表述。这是最高层级的能力题。

· 语言类科目还有第四道大题,就是转译。给你一篇德语的文章,然后要求用目标语言进行符合所给情景的转述,不得翻译,不得添加自己的观点。这也属于最低层次的能力题。

· 所有的考试都是由任课老师自己出题,也就是学了什么就考什么,没学的内容不允许出现在考试中。改卷和评分标准也是由老师自己负责。理论上考完试以后的两周内必须给学生成绩反馈。

©Armin Weigel/dpa

成绩评估

· 北威州的学校里,考试成绩不是唯一的,还要看平时成绩。

· 平时成绩具体包括什么,完全由老师来掌握。有时候包括家庭作业、平时的课堂参与程度,有时候就仅仅是老师的印象分,非常主观,也没有其他人能干预。

· 每个季度打平时分的时候,老师会安排全班自习,然后一个一个地把学生叫到教室外面,口头告诉学生平时分,并说明原因以及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往往也会和老师争论一下的,但是效果甚微。

· 州教育局明确规定,高中的学期成绩不能以50%的考试成绩和50%的平时成绩来计算,但是在现实中,所有老师基本都是在按这个比例来执行。原因很简单,一半一半是最把稳的,如果学生或家长对成绩评估不满意,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这个时候,老师对成绩的解释就很重要,一半一半最安全。

· 高一的成绩是六分制,从1+、1、1-、2+等等一直到6,依次递减,一共16个级别,4-以下就是不及格了。但是高一的期末成绩单上不会出现+或者-,也就是说,不管你的成绩是1+或1-,最后的成绩单上只显示1。

· 高二和高三的期末成绩由于要累入高中毕业考总分,所有实行15分制,最高分1+对应15分,1对应14分,1-对应13分,以此类推,成绩单上也按15分制显示。

· 北威州的初中五年级到高一,每个学期第一次考试结束以后,学校会安排家长会,也会要求老师邮寄出蓝卡,也就是成绩警告信。意思就是说学生的成绩很危险,在期末的时候有可能低于4-,不及格。如果学生的家长没有提前收到成绩警告信,但是学生最后得了不及格的成绩,那么这个成绩是无效的。

· 所有的成绩在公布之前都需要经过教师成绩讨论会才有效,因为德国的老师绝大部分都是公务员,成绩单就等于是政府文件,有法律效力。不经过教师成绩讨论会的成绩单是无效的。在成绩讨论会上,任课老师是可以改成绩的,特别是平时成绩这一块。有时候为了治病救人,临时把不及格改成及格也是会发生的,美其名曰教育考量。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德国的考试和中国的相比,很任性啊。其实任性不任性的倒无所谓,2018年经合组织的PISA成绩报告直接打脸这个却是事实。


专栏作者

张云刚,德国埃森市伯乐高级文理中学教师,教授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曾就读于不莱梅大学,主修英美研究和普通语言学。毕业后在德国私立学校教授幼儿园至高中毕业班汉语,并担任IB国际课程项目协调员。之后进入公立学校并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现为联邦州高级公务员、教育参议。2013年起,先后在哥廷根大学和洪堡大学攻读语言教育学博士学位。专栏“下笔成张”主要以一个局内人的角度和老留德华的视野向大家介绍平时不容易接触到的德国社会和教育方面的现象,特别是德国中学生对这些现象的理解及看法,有时也会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以及一些正在发生的历史,以此来折射大环境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