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忆孑民 勇抗疫

发布时间:2020-03-05浏览次数:106

1940年3月5日,因内地战事升级而寄居港岛的古稀翁蔡元培溘然长逝。国民政府下令国葬,誉其“道德文章、夙负时望”,为“万流景仰”。遥在延安的毛泽东惊闻先生“遽归道山”,“震悼曷极”,尊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先生 颜宝臻作


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那支“墓中的臂膀”,“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孩的乳名叫做五四/那婴孩洪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从鸦片烟的浓雾里醒来/在惊靥和失眠交替的现代/却垂下摇倦了摇篮的手/再摇也不醒墓中的人”(余光中《蔡元培墓前》)。摇醒国人,蔡元培足以彪炳史册。然而,“论资格,他是我们的长辈;论思想精神,他也许比我们年轻;论著作,北大教授很多人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林语堂《想念蔡元培》)。蔡元培何以创下伟绩?“士”精神使然。


在莱比锡大学文明史与世界史研究所访学期间,蔡元培从进化史中悟出真谛:“人类之义务,为群伦不为小己,为将来不为现在,为精神之愉快而非为体魄之享受,固已彰明而较著矣。”为群伦,为将来,为精神之愉快,这与其说是人类之义务,不如说是士之义务。


莱比锡,巴赫的音乐原乡。作为莱比锡大学杰出学子,蔡元培却对全球钢琴艺术史上与巴赫平分秋色的贝多芬情有独钟。“西洋人之美术则高者多含有理想,凡音乐、建筑、雕刻、图书皆然,贝氏之音乐其著名也。”蔡元培认为贝多芬“貌甚寝,然西人崇拜甚至,以石膏模其面型,多有悬诸壁上者”。蔡元培虽未效仿,却“爱贝多文作曲”,只因贝氏作品蕴含“理想极深闳”。


而立之年因初感失聪而立下遗嘱,贝多芬却为《第五交响曲》乐谱注明:“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向命运低头。”这部以“命运交响曲”之名而妇孺皆知的作品,实为贝多芬理想主义精神之写照。


于蔡元培,多难国运伴其一生。在“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的绍兴,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诞生于列强坚船利炮的淫威之下。因外辱境遇相似,蔡元培儿时“最崇拜宋儒”。


北大未名湖畔的蔡元培塑像


1898年,由甲午国耻引发的戊戌变法惨遭扼杀,身为翰林的蔡元培怒谴“疆臣跋扈,政府阘茸,外内狼狈,虚疑恫愒”,亦不屑与康梁为伍,批判其“不先培养革新之人,而欲以少数人戈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便“浩然弃官归里”,先后出任绍郡中西学堂总理(即校长)与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力倡新学,培育蒋梦麟、黄炎培、李叔同等俊杰,并创立中国教育会及其附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校,“欲造成理想的国民,以建立理想的国家”。由中国教育会会长而光复会会长,而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而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以“五育并举”为封建教育掘墓。


1916年,虽袁世凯复辟以闹剧而遭天诛,但封建余孽已具死灰复燃之势,共和之路危在旦夕。蔡元培决然告别旅欧生活,毅然执掌北京大学,确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把一所万马齐喑的旧式学堂改造成为百家争鸣的现代大学。在这个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伟人拉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同时,“欲输世界文明于国内”,“欲造成新社会新国民”,蔡元培力推勤工俭学运动,造就周恩来、邓小平、徐特立等共和国缔造者。


1937年,因沪宁相继沦陷,在沪主持国立中央研究院的蔡元培远赴港岛,以确保这家全国最高学术机构能在战时正常运行。“欲救吾族之沦胥,必以提倡科学为关键。”蔡元培无疑视学术为抗战之利器。“独立宁辞经百战,众擎无愧参全责。”1939年12月7日,身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主席,蔡元培为该会创作会歌,高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坚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年儿童节,蔡元培还抱病创作《儿童节歌》:“好儿童,好儿童,而今国难正重重。后方多尽一份力,前方将士早成功。”蔡元培弥留之际仍心系抗战救国大业,在“学术救国”与“道德救国”的深情呼号中走完72年的壮烈人生。


然蔡元培虽为完人,其人生并非完美。一生公开辞职多达24次,仅为北大便7次辞职。频繁辞职,只因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蔡元培终身以士为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堪当其同乡鲁迅所言的“民族脊梁”。“昔曾子称仲尼曰,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当今之事惟先生足以当之”(蔡元培墓志铭)。诚哉斯言。故而,蔡元培能在贝多芬音乐中共情。恰如贝多芬,蔡元培“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他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最终造就“荷马史诗般的壮观”(罗曼·罗兰《贝多芬传》)。


2020年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最后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如蔡元培一般“弘毅”,如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向命运低头”,新时代中国人民必能实现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双胜利。


值蔡元培逝世8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致敬所有抗疫英雄。


(文中蔡元培有关贝多芬的文字,由蔡元培孙女蔡磊砢教授整理并提供,在此由衷致谢。)




作者介绍


俞可

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中德教育研究与协作中心总干事、留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