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听编者说,德语文学中的宝贵精华

发布时间:2020-04-08浏览次数:140

听编者说,德语文学中的宝贵精华受疫情影响,目前高校尚未开学。除了完成学校的线上教学之外,宅在家里的德语学习者们不妨给自己定个阶段性阅读目标,一套2020年新鲜出炉的德语文学导读读物将有助于为不同语言层级的读者实现这个目标。


这套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德语经典名著百日阅读计划》精心挑选了德国古典文学大师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德国诗意现实主义文学大师(Theodor Storm)、奥地利著名德语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三位大师的三本经典爱情小说作为注释读本,堪称德语文学中的宝贵精华。



编注初衷


先笔者想聊一下编注初衷,在笔者三十多年的德语教学中,感到比较遗憾的一点是: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渴望阅读原著的冲动。即便到了研究生阶段,阅读原文也有任务型指向,比如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课堂小报告,或者为了一篇硕士论文的写作等等。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喜欢上德语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当下确实还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情,究其原因比较复杂,在此不一一赘述。因此当编辑找到笔者商量《德语经典名著百日阅读计划》时,笔者欣然应允,乐意参与其中。理由有三:


首先,这个百日阅读计划可以让德语学习者,尤其是广大非德语专业的德语学习者突破自身局限,阅读德语原著,通过阅读,逐渐培养对德语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第二,在文学作品中学习与深化语言知识是一个不错的途径,我们同样可以将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将语言知识点贯穿其中。


第三,文学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它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是小说所涉及的特定时代的社会缩影,通过阅读文学原著,读者可以加深对目的语国家社会文化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笔者希望学习者们能够克服只读译著,畏惧原著的心理障碍,真正领略到自己所学语言的原汁原味,从而培养自身对阅读原文的兴趣。


相信喜爱文学的读者们对茨威格这个名字并不感到陌生,他是外国文学领域深受中国读者欢迎的作家之一,其作品脍炙人口,十分畅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Brief einer Unbekannten,1922)情节经典,扣人心弦。曾经被著名电影演员徐静蕾演绎成中国式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而广为人知,茨威格身为男性作家,却以女性独特的视角,以非常细腻的笔触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女人至死方休的爱情故事。其对女主人公的心理刻画可谓惟妙惟肖。让人能够于阅读中获得一份感性思考。而笔者以为,这部原著最大的魅力,还在于茨威格那行云流水般的优美语言。


《茵梦湖》(Immensee,1850)是德国中短篇小说大师特奥多·施托姆(Theodor Storm)的一篇佳作,对德语圈内人而言不会陌生,小说以浪漫诗意同时又凄婉伤感的笔调描写了一对青梅竹马般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情节犹如翻阅一篇篇泛黄的老照片,娓娓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施托姆擅用自然景物烘托气氛,用抒情诗人的优美流畅手笔写景喻物,因而《茵梦湖》这部作品亦充溢着诗情画意。这部作品在国内文学书海里同样占有一席之地,仅中文译本就有二十余种。该书编注者陈慧老师如是说:“作为初学德语的中国学生,在阅读《茵梦湖》时,不仅可以通过阅读原著来欣赏语言特色和文学技巧,也可以通过中德两种版本的对比,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少年维特之烦恼》(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1774)是德国乃至世界文豪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经典代表作。这部受法国启蒙运动影响,产生于德国狂飙突进运动(Sturm und Drang)时期的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正是歌德以他的这部作品为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德国文学首次跨入了世界文学之林!小说以歌德的亲身经历为蓝本,以第一人称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一位恋爱中的青年梦想与现实的不断冲突。内容真实、感人。借编注者张穆老师的导读:“维特的烦恼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烦恼,更是具有同样经历的人共有的烦恼。虽然我们只能通过歌德笔下的文字去感知维特,但是用心发现的话,貌似那个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激情似火、具有叛逆精神的维特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我们心中。这是一部不朽的作品,是一部值得大家反复阅读的名作。”


三本经典之作的故事细节在此不再一一剧透,而是留出空间让读者遨游其中。



《德语经典名著百日阅读计划》之两大特色


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

读源语原著难免会令读者产生些许畏难情绪,因此,要让读者产生阅读欲望进而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版式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套书责任编辑在版面设计上下足了功夫,与美编共同设计出适合年轻读者的阅读版面:对生词注解部分采用色彩强化达到一目了然;将难句中文译文和语法解释置于正文右侧而不是底部,符合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避免产生读论文脚注的感受。同时编者充分考虑到合理的阅读量,根据内容将每日阅读量控制在3-7页间,以避免读者的阅读疲劳感。此外,该套读物还设计了阅读打卡表,以记录读者的阅读时间与体会。封面设计体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于阅读中深化语言学习

由于三位编注者均为一线德语教师,具有丰富的语言教学经验,因而在编注时充分考虑了涵盖更多的德语读者群,比如说德语作为二外或者二专的学生、德语强化班的学生或者是德语自学者,以便让更多的德语学习者加入读原著的行列。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以深化德语知识的学习自然成了编注时较多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是有别于其他注释读物的一个特点。


首先为读者考虑了一个进阶阅读策略,即根据难易程度确定阅读顺序,顺序为:1. 《一个陌生女人来信》(黄克琴编注)阅读时间30天、2.《茵梦湖》(陈慧编注) 阅读时间20天、3.《少年维特之烦恼》(张穆编注)阅读时间50天,并在每日阅读篇前面有一个简短的当日内容概要,这样有助于降低阅读难度。此外,在三本书中,编者有意识地在注释中加入德语语法和词汇的应用讲解或搭配提示,旨在让读者于阅读中深化语言学习,获得新的语言知识。阅读者还可以抄录一些精彩语句,以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该套读物还为读者准备了音频,对德语功底足够好的读者而言,不妨以“听广播”的方式去感受德语文学的魅力,辅以文字阅读,亦可以于阅读中取得提高德语听力水平之功效。《少年维特之烦恼》是这个阅读计划中的最后一本,由于该书诞生于18世纪的德国,决定了它的语言不可能与现代德语一样,语法上也有许多异于现代德语之处,这自然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但并非不可逾越。倘若读者已经有了前面两本书的阅读经验,具备一定的德语知识积累,在阅读该书时,借助注释可以从中发现旧式德语与现代德语的差异,领略歌德语言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最后,希望这套德语经典爱情小说导读读物,能提高读者对阅读原著的兴趣、提升读者德语语言水平、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