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
德国有高度发达的工业、享誉全球的制造品质、景色迷人的乡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同时还有世界领先的环保产业和不断创新的环保理念。环境问题被视为德国国内除了就业外的第二大问题,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环境政策面面俱到。环保措施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也影响着每一个德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尤其是要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保护环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背景下,中国人也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专栏“绿树成荫”将通过作者的亲身体会和实地观察,介绍德国的环境政策、理念和一些趣闻,带读者感知一个绿色的德国、自然的德国、有机的德国。
绿化覆盖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连绵不断的森林,清澈流淌的河流,清新干净的空气,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所有来过德国的人都会羡慕美好环境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无论城市或乡村,到处绿树成荫,花草遍地。城市看不到裸露的土地,乡村看不到成堆的垃圾。德国一向以强大的制造业闻名世界,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存,其原因正是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德国柏林市中心的Tiergarten森林公园 © flicker
德国人的生活离不开环境,交通出行、家庭供暖和垃圾处理是每个德国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德国人热爱自热,德国是森林面积最多的欧盟国家,森林面积接近德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森林更是德国人闲暇时光的最好去处。德国的经济离不开环境,从提高资源效率,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到能源转型,环境问题涉及农业、工业、建筑等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德国人的政治更离不开环境。德国政坛上,主打环境问题的绿党在联邦和州层面都成为了主要政党,在刚刚结束的德国大选选战中,环境问题是毫无争议的热门议题,各党派对告别使用褐煤、发展生态电力和电动车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国际舞台上,近年来德国一直积极扮演着气候保护倡导者的角色,更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气候保护目标。
德国Spreewald地区的乡村 © http://www.spreewald.de
但是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由于急于改变战后落后面貌,也曾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莱茵河沿岸的企业,会直接把工业废水排入河中,使河流、周边土壤和地下水都受到污染,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越来越糟糕的生活环境让德国政府和民众正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后果。与现今中国的很多工业区相似的是,在德国鲁尔区,也曾经看不到蔚蓝的天空,城市常常被雾霾笼罩。到上世纪70年代初,德国人痛定思痛,开始转变过去的经济发展思路,更多地关注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
1960年德国鲁尔区的工厂 © InfraServ Knapsack - Archivbestand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德国政府开始着手进行环境立法工作,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环保系统,并把环保法扩大到经济生活各个领域。至今德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在联邦和州层面有环境法律、法规8000部,还实施约400个欧盟的相关法规,涉及垃圾管理、化学品、可再生能源、气候保护、水资源保护、核能安全等方方面面。德国联邦政府、16个州和各个县政府都设有官方的环保机构,还设立了环保警察和跨地区的环保研究机构,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从不打折扣。
德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始终注重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已经发展为了德国经济的重要产业。2012年德国环境部发布的《德国环保产业报告》显示,德国环保产业年产值760亿欧元,占世界环保产业贸易额15.4%,就业人数近200万。目前,德国发电主要依靠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德国期望在2020年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高至35%,2050年提高至80%,表现出这个国家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坚决态度。德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为德国的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在1990至2010年间,德国的单位GDP能耗下降38.6%,单位GDP原料消耗甚至下降46.8%,大气污染排放下降56.4%;80%的建筑垃圾,63%的生活和生产垃圾实现循环利用。同样借助经济手段的还有对企业排放物的管理,通过碳交易体系控制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
德国的风力发电设备 © Lütkehus / UBA
不过,环保问题不仅是政策问题、法律问题、经济问题、技术问题,更是观念和文化问题,具有高度复杂性。德国公民较高的生态觉悟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环境保护变成了一种全民自觉行动。德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5%的德国人把环保问题视为国内第二大问题,75%的人希望德国的环境政策水平继续保持在欧盟的领先地位。这得益于政府充分利用教育机构的平台作用,形成了完善的环境教育体制。德国的环境教育内容直接写入有关中小学教学大纲,并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公民责任和义务,使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一种自觉。走出校园,环保教育依然随处可见,驾校的理论课会专门讲授如何开车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超市不提供免费塑料袋,大多数厕所都会提醒减少用水,很多酒店都默认不提供一次性用品。
对于普通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和使用自行车出行最能体现德国人的环保意识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在德国人人都有责任对垃圾进行详细的分类,其中分为纸质垃圾、食品垃圾、玻璃垃圾、金属垃圾等,仅玻璃垃圾这一项,又可以细分为白色玻璃、黄色玻璃、棕色玻璃和绿色玻璃。当人们去扔垃圾时,需要把各种垃圾扔到各自的垃圾桶中,以方便回收和再利用。很多德国人不但自己认真执行垃圾分类的规定,还自觉监督别人。而如果违反规定,必须接受罚款。因此,很多在德国生活时间较长的外国人都会打趣地说自己在德国上了垃圾分类课。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德国高普及率的自行车,尤其是考虑到德国的汽车占有率。在柏林街头,所有道路都有自行车专用通道,骑车的人很多,可谓是年轻人中最酷的交通方式。
柏林街头的分类垃圾箱 © 陈成 摄
有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的环保理念、政府和企业对环保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市场机制对企业环保行为的调节等因素,德国才走上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存的道路。德国环境发生改善,正是德国人的环保意识从被动环保转变为个人自觉的时候。当然,环保是一种从无到有的探索,德国也是一点点“试错”才达到如今的程度。德国的经验证明,环保的成功与生态的改善,需要靠依法治理和全民参与,其中环保意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环保的理念转变和发展方式影响了德国八千多万人,为德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在拥有庞大人口的中国,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惠及近十四亿人,更将给世界带来可观的改变。当前,面对环境恶化的危害和经济转型的需要,中央做出了重视环保工作、加强环保督查的重大决策。从德国的经验来看,如何摆脱对“先污染后治理”路径的依赖,实现农村脱贫、环境治理和转型发展,不仅需要决策者的智慧,或许更需要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关注和行动。
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环境”成为此次报告的关键词,彰显了中国绿色发展的决心。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在新时代,中国一定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专栏作者
陈成,德国莱布尼茨农业景观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中心、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副理事长。从事生态经济和德国环境政策研究,专注于中德环境合作,推广环保和生态理念,发表了多篇SCI学术论文,并在财新网、澎湃新闻、新华网等媒体发表过十余篇关于德国政治经济和环境政策的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