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影像 | 长江图

发布时间:2020-05-31浏览次数:258

编者按

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于2017年5月成立,并确立了媒体作为机制内涵建设首要合作的五大领域之一。近年来,中德人文交流不断深入,中德两国在电影电视纪录片等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通过电影节,纪录片展映,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两国均希望通过电影文化影展的形式让输出国观众更好的了解本国的人与事,并在了解中增加互信和合作。“中德人文交流”微信公号特邀香港著名影评人、纪录片导演何威开设专栏【中德影像】,每个月为大家解读一部电影,从内行人的角度看中德电影。



© 豆瓣


长江图

文本估计有非常多的文学、历史、哲学上的元素,从2005年起就获得第5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工作室”单元入围,在2006、2009、2011年分别获得鹿特丹电影节剧本奖金、第48届台湾金马奖创投会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HAF的资金。



这是一部用“长江画卷”代表中国缩影的暗喻,以公路电影结构展现中国近代发展的影片。影片讲述男主角高淳驾驶货船沿长江逆流而上,直至长江的上游源头。影片显然不是在讲一个具体的故事,而是用许多象征性的符号在影射种种现象。电影可以是故事、可以是诗篇、也可以是两者兼而有之。然而可能是影片篇幅所限,在节奏、对白和哲理上的表达缺乏足够明显的相应联系,各式象征性的符号并没有很清晰的被建立起来,导致叙述结构缺乏完整性,而产生支离破碎的感觉,让观众难以真正理解到影片的内在含意。这是部眼高手低的作品,导演未能全然把控住影片的完整性,实在非常遗憾。


© 豆瓣


影片中,长江下游处处表现出重商轻理。而在中游,似乎又弥漫着重重罪恶疑虑。船至上游则一派苍凉迷离之感。高淳路途中每停靠一站就上岸约会女子,但他遇到的女人却都是同一个人安陆,她在中游消失在寺庙里,但在上游的源头出再次出现。高淳送她一本诗集,之后就不顾一切的追寻长江的源头。如果我没有理解错导演剧本用意的话,那长江本身的象征应该是中华的历史长河。高淳频频遇到的女子安陆是他心中的理想。这个理想在长江的中下游(现代商业环境下)清晰鲜活。但在中游(自私自利的境况下)理想魅力不再,并忽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宗教。诗集代表的是高淳的个人信念,当信念伴随着理想一同消失时,他发现宗教并不能替代他的理想,高淳变得焦燥不安。因此他开始固执的往长江(中华的历史长河里)源头去寻找新的理想。尽管两岸巍峨的峭壁,黑暗中、灯光下隐约不断有人攀登着高峰,但那都不过是历史中一些个人的功绩,虽然吸引但无法成为他的理想。直至长江的源头,尽管环境苍凉,但此时理想又再次显现。



© 豆瓣


影片的结尾是那“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但我已不是昨日的我。”的感悟。当我们不忘初衷重新拥有理想之时,回望昨日的历史,会发现其实历史就是民族理想走过的印迹。



栏作者


何威(笔名:小浪/啸朗),香港影评人协会荣誉会长,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影视委员会执行主席,香港国际创意与科技总会副会长,中国港台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学术顾问,澳门特区政府文化产业基金项目评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会长。

联合编剧及演出《明媚时光》;

导演及摄影《猪扒包搭咖啡》,获澳门国际电影及录影节最佳纪录片金奖,《音乐天地/Music from Heaven and Earth》,澳门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纪录片金奖,《迴响/Music Tour in Austria, Europe》,入围澳门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纪录片; 

旅游宣传短片《Only you, is my love》,获澳门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短片金奖;

短片【澳门芭蕾之夜/The night of ballet】获澳门国际微电影节星火奖

潜水广告短片【flying Blue】《瑶瑶的阳光》(监制)

RTHK纪录片【跋涉者萧红】(摄影、剧本顾问)

CCTV9纪录片《跨境儿童》(摄影);

剧情短片《一念上下》(执行製片及编剧),《瑶瑶的阳光》(监製);

创意香港《创意智优计划/CSI》(评审委员会成员),《首部剧情片》评审委员会成员,《创+作 音乐篇》(短片评审委员会成员);

【东方财经】杂志特约撰稿人

【紫荆论坛】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