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世界报》网站曾公布一份名为《中国和德国——认知和现实》的调研报告。根据报告的结论,84%的德国人认为,德中经济关系同德美经济关系一样重要;超过半数的德国人(60%)认为,中国对德国经济的影响力大或极大。在全球经济日趋高度互融的今天,中国对德国经济有多重要,而德国在中德经贸合作中的获益情况又是如何?
1. 中德货物贸易
01 中国市场对德重要性提升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近三年中德两国贸易在进、出口方面均实现逐年增长,中德双边贸易关系更趋紧密。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并维持德第一大进口市场和第五大出口市场地位,双边贸易额在德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增加,标志着我国在德全球贸易格局中的重要性提升。
02 我对德贸易存高额逆差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德国是我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且为中国在全球为数不多的贸易逆差国。2012至2016年,我对德贸易逆差累计高达1212亿美元。
03 德国重要产业对我国市场依存度高
从德国对华出口产品结构看,根据联邦统计局数据,德国对华出口前五大类产品依次为汽车及其零部件、机械设备、数据处理及电子和光学设备、电气设备及化工产品,与德国外贸出口前五大类产品一致,均来自德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2014至2016年,德国对华前五大类商品出口对应占比远高于同期德国对华出口在其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表明德国重要产业对华依存度高。其中,汽车及其零部件、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等代表德国支柱产业的产品,对华出口约占其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十分之一,凸现中国市场对德经济的重要性。
2. 德国对华投资
01 德国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据德国《商报》和EAC-欧亚国际咨询公司研究,中国市场在德国企业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平均为7%,大企业的依赖程度则更高。以构成DAX股票指数的30家最重要德国公司为例,2014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0%,达1321亿欧元,占全球销售总额的13.3%,高于前一年的12.6%,显示大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在不断上升。30家DAX企业在华共设立分支机构672家。
30家DAX对华销售额及占比详见下表,其中只有能源供应企业意昂集团(e.on)一家企业暂时没有对华业务。
此外,2016年德国三大车企在华共销售乘用车499.2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33.9%,较2009年(18%)提高了15.9个百分点。大众、宝马、戴姆勒三大汽车公司2016年在华销量占全球销量的比重分别达39%、22%和22%,均呈持续上升势头。
02 德国企业对华投资远高于中国企业对德投资
据德国联邦银行今年4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底,德国企业对外投资存量达1.05万亿欧元。其中对亚洲投资1446亿欧元,对华投资(不含香港)695.9亿欧元,占德国对亚洲投资的48%。据中国德国商会统计,目前活跃在中国市场的德资企业约5200家;同期德国吸收外资存量为6703亿欧元,其中中国对德投资(不含香港)为27.5亿欧元,仅占同期德国对华投资存量的4%,占德国吸收外资总量的0.4%。
03 中国企业对德投资给德国带来就业岗位
据中国驻德各经商机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在德中资企业共计1267家,总投资额125.11亿欧元,当地雇员人数达25867人。
3. 中国游客
—— 德国旅游业的重要客源
德国国家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赴德国旅游人数突破139万,同比增长34.8%,中国游客在德间夜数(即宾馆每间客房的入住天数)再创新高,达到近254万间夜。中国在德国国外游客客源地中排名第11位。作为远程客源国市场,中国排名居于前列。
2015年,德国向中国旅行者签发了近40万份签证,数量增长16%,类型包括商务旅行、参观博览会、就医、保健、文化活动和休假。德国国家旅游局预测,来自中国市场的间夜数将在2030年超过500万,在德国入境游市场前十中占据一席之地。
对中国游客进行的消费行为调查显示,中国游客在德购物每人平均花费580欧元,成为消费支出最大的外国游客群体。调查显示,在中国游客购物清单上位于前列的有食品、服装和化妆品,但也包括鞋、手表和首饰。
4. 德国银行业在华经营情况
01 德意志银行
在中国,德意志银行独立进行的业务有企业银行、销售和交易等;德银投资银行的海外业务在中国设有北京和上海代表处,中国资本市场投资银行业务通过与山西证券合资的中德证券来进行。其中,德银占33%股份。2009年7月,中德证券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开始在中国证券市场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2005年,德银对嘉实基金进行战略性投资,购买其19.5%股份,并于2008年1月增持至30%。2009年7月,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DWS)与嘉实基金签订协议,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将旗下管理的亚洲股票、大中华股票等数只共同基金委托给嘉实国际管理,并向嘉实全资子公司HGI派驻多名高级管理人员和一支销售团队。
2006年5月,德意志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华夏银行。2008年至2011年间曾多次增持股份直至19.99%,达到监管上限。2007年6月,双方联合推出信用卡业务。2016年中国银监会审批通过了德意志银行以数十亿欧元出售华夏银行19.99%股份的交易。
据《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2016 年度管理层报告及财务说明》的相关内容,德意志银行2016年在中国市场实现净利润折合人民币6.44亿元。另外,该行2012-2015年在中国市场取得的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人民币、4.5亿元人民币、7.62亿元人民币、9.56亿元人民币。
02 德国商业银行
德国商业银行于1981年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代表处。1994年上海分行成立,并在2000年取得了人民币业务牌照,之后北京和天津分行也陆续成立。该行为拥有中国业务的德国公司以及与德国有业务往来的国际性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德国商业银行在中国的服务包括企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产品, 业务范围覆盖人民币及其他外汇品种。
德国商业银行亚太区新董事会成员 Stefan Otto在2016年媒体会上透露,该行在中国市场的收益实现了19%的年平均增长率,同时,在2011年至2015年间银行新客户数量也显著增加,实现了13%的年平均增长率。
03 其他在中国设立分行或者办事处的德国银行
德国迈世勒银行(B. Metzler seel. Sohn & Co.)、德国地金银行(Aareal Bank AG)、德国北德意志州银行(Norddeutsche Landesbank)、贝伦贝格银行(Berenberg Bank)、德国邮储银行 (Deutsche Postbank)、德国中央合作银行(DZ Bank AG - Deutsche Zentral-Genossenschaftsbank)、德国黑森-图灵根州银行(Helaba Landesbank Hessen-Thüringen)、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 Kreditanstalt für Wiederbau)、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银行(Landesbank Baden-Württemberg)等银行也在中国设有分行或办事处。
5. 中国参加德国展会情况
近年来,中国展商参加德国展会数量始终维持在高水平。根据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数据,2014年中国参展商数量为13494家,中国成为除德国外参展商数量最多的国家,2015年中国参展商为12395家,排名第三,仅次于德国、意大利。此外,来自中国的参观者数量也不断增长,根据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数据,2014年、2015年来自中国的参观者分别为6万、6.5万人,为德国展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德商务通,2017年11月13日
http://mp.weixin.qq.com/s/2BvtNLSbgw8hZXsKqMxM5A?scene=25#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