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驻德大使独家解析:疫情下中德关系为何愈发重要?

发布时间:2020-06-24浏览次数:421

数月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世界各国交往放慢脚步,而中德合作仍保持“高位运行”: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已三次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李克强总理与默克尔总理于11日举行视频会晤。


德国连续多年保持中国最大外资来源国和中国在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连续四年成为德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海外市场。


疫情期间,中欧班列成为中德间重要的货物运输和抗疫物资大通道。据德方统计,尽管4月德国进出口均有较大跌幅,但对华进口额同比逆势增长了10%。


5月底,中国在欧洲率先同德国开启“快捷通道”,为两国复工复产和恢复经贸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7月1日,德国将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后疫情”时期的中德、中欧合作,应该有哪些期待?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日前独家书面专访了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谈话要点如下:


(1)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疫情发生以来,两国抗疫合作实,效果好,成果丰,为全球抗疫发挥了正能量。


(2)在疫情背景下,中德高层交往对双边关系和国际合作的引领推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3)当前,中德两国经济社会运行都逐步恢复正常,双方都致力于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


(4)中欧今年原定的重大外交议程受到疫情影响。下阶段还会积极推进相关政治议程,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拓展在互联互通、生态环保、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的互利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实现合作提质升级。


(5)中德“快捷通道”有助于帮助两国有需求的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外释放了积极信号。


(6)相信德方在华为5G问题上能够做出明智决定。


(7)全国人大有关决定将使香港更安全、更美好、更繁荣,有利于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也有利于维护包括德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在香港合法利益。


(8)如果说这场抗疫斗争是中国打上半场,全世界打下半场,广大华侨华人、留学生和中资机构则是打满了全场,为他们感到自豪。


专访实录如下:


国是直通车:您如何评价疫情暴发以来中德两国所开展的合作?


吴恳: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唯有携手努力,才能战而胜之。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疫情发生以来,两国抗疫合作实,效果好,成果丰,为全球抗疫发挥了正能量。


在政府和官方层面,双方相互鼎力支持。德国政府两次向中方捐助物资。中国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等也向德方提供大量捐赠,我们还为德方在华官方采购提供便利,每天有成吨防疫物资通过“空中桥梁”从中国运送到德国。


在科研和医疗专业层面,双方深入交流合作。两国医疗卫生专家多次视频连线,交流抗疫经验。2月中旬,德国专家还随世卫组织专家组赴华实地考察。在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方面,中德也开展了务实合作并取得积极进展。


在社会和民间层面,双方不断深化友好互信。德国杜伊斯堡市和中国武汉市是两国间最早的一对友好城市。疫情发生后,杜伊斯堡市率先支持武汉,提供捐助。大量德国民众也以不同方式和途径“力挺中国”。


在德国疫情吃紧的时候,不少中资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旅德华侨华人也积极向德方提供捐赠和帮助,一些医学专业的中国留学生还投身德国抗疫一线,涌现出许多中德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


在国际和多边层面,双方加强紧密协调。在今年5月召开的世卫大会上,中德都强调支持世卫组织加强在全球抗疫中的领导和协调作用,提振国际社会信心。两国都关注非洲疫情,将在充分尊重非洲意愿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支持非洲早日战胜病毒。


当前,中德两国经济社会运行都逐步恢复正常,双方都致力于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在全球大面积断航停航情况下,中欧班列已成为中德间重要的货物运输和抗疫物资大通道。今年5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33列,同比增长43%。


5月底,中国在欧洲率先同德国开启“快捷通道”,为两国复工复产和恢复经贸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我们愿与德方共同创造和把握机遇,不断开创新合作、新成果。


国是直通车:中德两国高层交往如何引领和推动中德两国双边关系取得新进展?

吴恳:高层交往对深化两国政治互信、推动互利合作、维护国际和平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年初以来,中德两国领导人通过电话、视频和信函等多种方式,保持着密切沟通,表达对彼此抗击疫情的支持,推动两国疫情防控、疫苗研发和复工复产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并就中德、中欧重大政治议程沟通协调,体现了双方高度政治互信。


两国领导人还共同出席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世界卫生大会和全球疫苗峰会,发出同舟共济、团结抗疫的声音,推动卫生健康领域全球治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三次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李克强总理与默克尔总理即将举行视频会晤。可以说,在疫情背景下,中德高层交往对双边关系和国际合作的引领推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国是直通车:能否请您介绍计划在莱比锡举行的中国—欧盟峰会最新情况?


吴恳:中欧今年原定的重大外交议程受到疫情影响。中国—欧盟峰会由默克尔总理倡议发起,中方给予了积极响应和支持。中德欧三方一直就峰会筹备工作、包括举办时间保持着密切沟通。


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三方经沟通认为,近期举办峰会面临较大的现实困难,同意另择合适时间举办。中方将同德方、欧方就峰会举办的时间和方式继续保持沟通协调。


我想强调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今年全球重大政治议程造成巨大影响,很多重要会议无法在原定时间举行。但与此同时,疫情也更加彰显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与欧盟都是国际上的重要力量,在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加强中欧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疫情以来,中欧相互扶持,共克时艰,拓展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下阶段双方还会积极推进相关政治议程,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拓展在互联互通、生态环保、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的互利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实现合作提质升级。


国是直通车:近日,首批两架搭载德企人员的包机从德国飞往中国。建立“快捷通道”对于两国国内复工复产以及中德、中欧经贸投资合作有何意义?


吴恳:中欧一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也是彼此重要投资对象。德国连续多年保持中国最大外资来源国和中国在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连续四年成为德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海外市场。


随着中德两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双方都需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不久前,中德“快捷通道”正式启动,这是中欧间首个类似安排,有助于帮助两国有需求的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外释放了积极信号。相信中德合作能够为促进中欧经贸投资合作、助推世界早日走出经济衰退发挥应有作用。


国是直通车:疫情暴发以来,中德两国领导人均多次重申对世卫组织和多边机制的支持。两国今后在多边层面可以如何加强合作?


吴恳: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国家,中德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均坚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共同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抗疫中发挥核心作用,均加大对世卫组织的政治和资金支持,助其调动全球资源打赢疫情阻击战。


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在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内的政策协调沟通,同各方一道落实好“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并积极探讨开展中欧非三方合作,从公共卫生、经济、民生等多个领域帮助非洲国家抗击疫情。同时,两国还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不确定的世界增加确定性。


国是直通车:全国人大涉港国家安全决定通过后,德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发出了质疑之声,香港德国商会亦表达了“关切”。您如何回应这些声音?


吴恳:近期,德国个别政客和媒体对涉港问题说三道四,还有议员妄图在议会推动所谓涉港提案。我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通过外交渠道进行交涉,并第一时间发表声明,阐明中方严正立场。


同时,围绕有关决定内容、法律依据等备受关注的问题,我们使馆归纳梳理了“十问十答”,在两会期间就在馆网、推特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对外起到了很好的解疑释惑作用。


据德方统计,目前在香港有约700家德资企业和4000多德国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商务人士。针对德方关切,我愿重申以下几点:


一、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二、维护国家安全历来是中央事权,中央政府对所有地方行政区域的国家安全负有最大和最终责任,这是基本的国家主权理论和原则,也是世界各国通例。


三、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刻不容缓,是形势所需,也是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治本之策。


四、全国人大有关决定,针对的是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影响香港的高度自治,不影响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不影响外国投资者权益,而将使香港更安全、更美好、更繁荣,有利于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也有利于维护包括德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在香港合法利益。


国是直通车:疫情暴发以来,一些国家政客和媒体又开始聒噪“脱钩”论调。中德两国的经济联系究竟会因为这次疫情而削弱,还是会迎来新的发展?


吴恳: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产业链、供应链的“脱钩论”“转移论”等消极论调在国际舆论场甚嚣尘上。德国部分政治经济界人士也呼吁,德国和欧洲应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我认为,他们对于供应链安全的担忧可以理解,但过于片面。全球化的产业链布局是经济发展规律和资本效率共同促成的,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也提升了人民福祉。中德两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国,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早已深度联接,形成了密切的利益共同体,“脱钩”做法既不理智、也不现实。两国均为全球化的支持者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受益者,应共同防止疫情引发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


疫情暴发后,中德两国经济都受到一定冲击,双边经贸合作明显承压。今年第一季度,中德双边贸易额37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5%。但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也是可控的。


从长期来看,中德经贸合作的内在逻辑没有改变,加深和拓展双边合作,符合彼此根本利益。期待德方能把握中国市场准入持续拓宽的机遇,把握中国消费市场率先复苏的机遇,把握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把握在新领域开展未来合作的机遇。


双方可挖掘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背景下的数字化平台建设、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巨大合作潜力。两国经济联系将在“后疫情时代”更加紧密、创新和多元。


国是直通车:您如何看待围绕华为的争论?是否相信德国会作出正确选择?


吴恳:在5G问题上,美国政府执意打压华为,在拿不出丝毫证据情况下指责其产品不安全,限制美国企业向华为销售产品和技术。这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严重干扰两国乃至全球正常的科技交流和贸易往来,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破坏。很显然,美方的真实意图是削弱中国企业竞争力,维护自身技术优势和“美国优先”理念。


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5G技术开发利用应是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过程和产物。中方高度重视加强5G网络安全,愿与各方共同构建互信合作的网络安全环境。各国都有维护自身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需求,但不应将该问题政治化和工具化,成为打压别国企业的理由。


华为同德国电信等多家德国运营商开展紧密合作近20年。我们希望德方秉持客观公正态度,独立自主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相信德方能够做出明智决定,因为这符合德方自身发展利益及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国是直通车:疫情暴发初期,在德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和留学生积极支援国内抗疫;欧洲疫情趋于严重后,他们又积极开展互助,同时力所能及地帮助当地有需要的机构和人士,并且对一些辱华行为进行了坚决抗议。您如何评价这一群体在疫情中的贡献?


吴恳:在国内疫情发生伊始,广大旅德华侨华人、留学生和中资机构的表现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深情。他们在第一时间自发行动起来,捐资捐物,一箱箱满载爱心的防疫物资驰援国内,为国内的抗疫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德国疫情日趋严重之时,华侨华人、留学生和中资机构不仅本着同胞情谊互帮互助,专门成立全德侨界抗疫委员会,齐心协力,共同抗疫;还以大爱无国界的精神,为德国当地的防疫抗疫献计献策,积极奔走,向医疗机构、养老院等机构提供急需的急需防疫物资,同时与各种针对中国、针对亚裔群体的歧视和偏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


如果说这场抗疫斗争是中国打上半场,全世界打下半场,广大华侨华人、留学生和中资机构则是打满了全场,我为他们感到自豪。


国是直通车:据了解,当前还有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未能回国的中国公民,包括探亲访友的人士和留学生等。您对他们有何建议?


吴恳:我在接受采访时曾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德国政府在疫情问题上秉持客观理性立场和尊重科学态度,采取的防控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已降至并稳定在较低水平。


根据我掌握的情况,目前没有新增中国公民确诊感染报告,此前感染新冠肺炎的同胞也均已痊愈。这不仅说明,大家都比较注意遵守当地防疫规定和加强自我防护,也表明大家共同渡过了最艰难时刻。


但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伴随着最近各地纷纷“解封”,餐馆重新营业,学校复课,公共设施陆续开放等等,德国个别地方感染率出现反弹或发生集中感染事件。因此,要提醒大家不能懈怠,坚持做好自我防护。


疫情发生以来,驻德使领馆建立了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及时了解在德中国公民,特别是旅德侨胞和留学生的健康动态和困难需求,实时发布疫情信息和领事提醒,想方设法筹措物资,多批次发放“健康包”,传递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温暖。我们将一如既往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



资料来源:国是直通车,记者 彭大伟,2020年6月17日

https://mp.weixin.qq.com/s/2cZCLjCCzKh8hrHskMZiww?scene=25#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