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120张照片呈现德国160年摄影史

发布时间:2017-05-30浏览次数:305

从摄影术的黎明到包豪斯的探索,从两次大战前后的时代风云,到两德各自的历史实践,乃至新世纪的崭新面貌……展览“德国制造”精选120幅摄影作品,其中包括多位世界知名摄影师的杰作,呈现从1850年代至今的德国摄影历史。这是西岸的上海摄影艺术中心2017年的首次展览,展期从1月10日持续至4月2日。

海因里希·库恩(Heinrich Kuhn)作品《下山的行人》(约1914)
从摄影术的黎明到包豪斯的探索,从两次大战前后的时代风云,到两德各自的历史实践,乃至新世纪的崭新面貌……展览“德国制造”精选120幅摄影作品,其中包括多位世界知名摄影师的杰作,呈现从1850年代至今的德国摄影历史。这是西岸的上海摄影艺术中心2017年的首次展览,展期从1月10日持续至4月2日。
1838年,法国物理学家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及至19世纪中期,摄影已经在德意志联邦地区开始流行。1871年,这一地区经过长年动荡纷争,统一为德意志帝国,其主要城市涌现出一批利用摄影进行实验性创作的先锋人物。利奥波德·阿伦德茨(1825-70)和海恩里希·库恩(1866-1944)是景观和建筑摄影领域的先锋。
19世纪40年代末期开始,阿伦德茨在普鲁士的首都柏林捕捉到壮丽的都市景观,拍摄了一系列地标性建筑,例如勃兰登堡门、歌剧院以及腓特烈大帝纪念碑。
19世纪后期,画意摄影在国际艺术摄影界开始兴起。这一全新的摄影风格试图将摄影师个人的想法与情绪以图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摄影不再仅仅机械记录所见事物,其形式由个人美学视角引导。身为艺术家、理论家、技术和工具发明家的库恩在艺术摄影领域独领风骚,柔光镜头是他的发明之一,人们常将其作品与印象派的画作进行比较。


卢克斯·费宁格(Lux Feininger)作品《包豪斯乐队》(1928)
两次大战之间,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曾经一度成为先锋艺术家的乌托邦。起初,摄影并不属于设计学院的教学系统,但它仍旧在记录师生的作品设计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23年,来自匈牙利的构成主义艺术家拉兹洛·莫霍利·纳吉(1895-1946)来到包豪斯,他对于摄影的热情感染了学院的其他人,也掀起一股热潮,以突破传统的美学视角进行个人摄影实践。


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作品《拳击手》(1929)

卡尔·布洛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作品《大自然的奇迹》(1928-32)
同一时期,随着“新客观主义”和“新视野”运动的兴起,德国的纪实摄影和实验摄影都极其高产。
“新客观主义”领域,奥古斯特·桑德(1876-1964)拍摄的社会各阶层人物肖像,被视为20世纪的人物类型学研究。此外,布洛斯菲尔德(1865-1932)对于植物叶脉精细入微的观察,维尔纳·曼茨(1901-1983)对于建筑的勾画,都成为时代的经典影像。

奥托·阿姆波尔(Umbo)作品《小丑格洛克》(1928-29)
“新视野”的特点显见于阿姆波(即奥托·阿姆波尔,1902-1980)开创性的报道摄影和欧文·布鲁门菲尔德(1897-1969)在肖像和人像方面的探索。阿姆波在柏林波西米亚社会的沉潜,提醒观众意识到生活中被忽略的超现实的一面。布鲁门菲尔德的暗房实验为观众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阿尔伯特·伦格-帕契(Albert Rebger-Patzsch)作品《无题(机器细节)》(约1950)
第二次世界大战残忍地打断了摄影实践的发展。战后的德国人试图寻找全新的摄影语言,转向了观念和纪实的创作视角,东德和西德的摄影家也各自展开了实践。
在东德地区,摄影主要被当作实用工具。海尔格·帕里斯(1938-)的作品展现了工厂女工的形象,呈现了这部分人群的真实际遇。在塞比勒·贝格曼(1941-2010)和阿诺·费舍尔(1927-2011)夫妇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摄影是如何以诗意的方式来呈现日常生活的。

威廉·舒尔曼(Schürmann)作品《比利时埃沃》(1976)

海因里希·瑞比索(Riebesehl)“情境和物件”系列作品(1973-77)
1950年代,西德经济发展开始放缓,随后又遭遇了社会运动的波折。观念摄影师威廉·舒尔曼(1946-)和海因里希·瑞比索(1938-2010)通过对都市街道和农场景观客观纪实,创造自己眼界中的真实。
在当今摄影界,德国摄影师以其看待周边世界的独特视角而闻名,与此同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始终保持着冷静。当代类型学的代表是贝歇夫妇(即伯恩·贝歇1931-2007;希拉·贝歇1934-2015)的工业摄影作品。贝歇夫妇数十年如一日地观察一个水塔和另一个水塔之间的区别,为摄影建立了一种概念性的方法,并将其传授给自己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学生。
摄影艺术的另一种创作方法关注的是表演和行为艺术。表演元素的影响延伸至很多重要时尚摄影师的创作之中,如赫尔穆特·牛顿(1920-2004)所塑造的新时代女性形象,这些精彩绝伦的照片为时尚摄影风格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康迪达·赫弗(Candida Hofer)作品《杜塞尔多夫本拉特宫IV》(2011)
本次展览也呈现了德国摄影的最新创作,康迪达·赫弗在2011年拍摄的经典作品《杜塞尔多夫的本特拉宫》被布置在展厅入口处,成为这个环形展厅的开端和尾声。这件摄影作品尺幅巨大,“照片的平面取代了空间中的第四面墙”,观者可以从中审视到宫殿的细节和纹理,也仿佛是在展厅中另外开辟了另一个奇境。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2017年1月11日

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98005?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