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同情不同理 —— 歌德与徐志摩

发布时间:2017-12-29浏览次数:119

大凡好作品都会获得比较“恢宏”的评价,比如“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再比如“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歌德的作品当然也担得起这类评论。不过,与其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维特”,不如问一下“要不要做维特?”

© Flickr/Motograf

23岁的歌德遵从父命到法兰克福附近的韦茨拉尔(Wetzlar)帝国高等法院实习,舞会中邂逅了已订婚的姑娘绿蒂,追求未遂,绿蒂还是如约嫁了人。

我们的民国时期有个故事,人物完全可以与此遥相呼应对号入座:歌德对应徐志摩,诗人气质、情感太充沛;绿蒂的丈夫对应梁思成,包容沉稳、默默的赢家;绿蒂对应林徽因,理智战胜感性,该嫁谁嫁谁。

歌德正失恋痛苦时,听说附近有个叫耶路撒冷的朋友因为喜欢一个有夫之妇举枪自杀了。于是灵感代替了苦闷,他把自己和耶路撒冷组合成维特,横空出世了一部《少年维特的烦恼》,博得几百年回音不绝,既是无心插柳,也是命运使然。


© Flickr/H.P.Haack

它的成功归因于歌德的几个“聪明”。

“聪明”之一,他没自杀,而且从别人的悲惨里获得启发,成就了自己的作品。能做到这点,是需要大智慧的。那个耶路撒冷就没撑住,他的死最大的意义,就是为歌德提供了创作灵感。之二,歌德战胜了痛苦,把个人情感从默默掖着变成了用天分将其诉诸笔端。自己的故事写成了很多人的故事,也就是唤出了“每个人心中的维特”,达到了共鸣。—— 共鸣是文学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尤其是小说。之三,歌德没有囿于情感,而是借失恋写出了当时的德国状况:公使馆的官僚气、污浊的人际关系;令人窒息的贵族等级观念;乡间人们生活的苦楚......将维特最终推向死亡的,除了情场失意和本身的性格缺陷,更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他的弃生,不仅仅是爱情无望,更是对生活的万念俱灰。如此一来,小说就不是小情小爱的无病呻吟,而有了针砭时弊的意义和哲学的深度。

歌德性格里的韧度和圆融,让他避开了维特的结局,成了维特的创造者。而徐志摩,某种意义上说是走了维特的路 —— 他的结局虽然不是自杀,但多多少少是自己“作”出来的。


这两位文人颇有相似之处,都出身富裕,都成了诗人。从择偶角度看,两人都热情有余稳定不足,都不够靠谱。所以,绿蒂和林徽因的决定,固然不该越俎代庖地替她们定义为“幸福”,但起码可以称之为“明智”。

然而,跳出情感的圈子看,歌德比徐志摩理性和清醒。

徐志摩把个人自由视为最高价值。所谓最高,自然是其他都要往后排。而他的自由,又特别要实现于他的情感。失意于林徽因后,他沿着自由的方向找到了陆小曼,苦于无法改变她奢靡的生活方式,只好自己在那种航空业还不发达的年代打飞的疲于奔命地辗转于几个大学间授课挣钱。他又把握不住自由的心,无法忘记旧爱,非要搭邮政飞机赶去听林徽因的演讲,空中罹难,三十四岁的年纪就“挥一挥衣袖”,成了“天空里的一片云”。

这世界哪有绝对的自由,徐志摩对自由过度的追求,反而成了羁绊他的绳索,耗损了他的才学,后来甚至截取了他的生命。不是不叫人惋惜的。

歌德老年时还爱上一个十八岁的豆蔻少女,满腔热情地求婚,被少女的妈妈“王顾左右而言他”地拒绝了,因此伤心不已。浪漫的程度,一点也不输给徐志摩。


© Flickr/Sergio Cuellar

但歌德对整个人生的主张一如他对文学和音乐的主张:“限制”和“法则”。任何情感上的波澜都没能影响或阻止他不断挖掘思想和灵魂的深度,而只是给他的作品提供了灵感与素材。

他的情场失意化成了《少年维特的烦恼》,看似顺手拈来,其实只是他漫长创作的开始。维特的自杀,并非他的意见。他对生活的态度,再版时扉页上的诗足以说明: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子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哟,
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名闻;
你看呀,
他出穴的精灵正在向你耳语:
做个堂堂男子,不要步我后尘!

若徐志摩不早逝,是否也可以期待他的“威廉迈斯特”、他的“浮士德”,或者更多的他的“再别康桥”?历史不容假设,才子和伟人的区别,大概就是徐志摩和歌德的区别。


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2015年7月22日。

作者:严崖冰,就职于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上海代表处。

http://mp.weixin.qq.com/s/9QodCT-rzdvMXh_rqsEQ0Q?scene=25#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