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德国近期教科动态一览

发布时间:2018-02-13浏览次数:45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呈积极发展态势,但区域发展差别明显

作者 刘立新

根据德国职业教育统计,2017年双元制职业教育总体呈现积极发展态势。一是职业教育岗位供给增加。2017年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的职业实践教育岗位比2016年增加 8500个岗位,增长1.5%,达到57.22万。其中,企业提供的岗位比上年增加1.01万个,增加1.9%。二是职业教育岗位需求增长。2017年职业教育岗位申请者达到 60.35万,比上年增加2600人,增加0.4%,从而扭转了自2011年以来职业教育岗位需求减少的颓势。三是新签职业教育合同数量增加。德国2017年新签署职业教育合同学习者达到52.33万人,比上年增加3000人。总体看,德国新老联邦州新签署职业教育合同均增长。四是岗位供给增长幅度超过需求增长,职业教育机会改善。从统计数据来说,职业教育岗位供给(上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新签署合同数与闲置岗位数之和)与需求(上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新签署合同数加未获得职业教育岗位及其他临时性措施的人员的总和)的比例为104.6:100,比2016年(104.2:100)进一步提高。如果按照拓展的供需比来计算,即职业教育岗位供给与拓展的岗位需求(新签署合同数与未获得任何岗位或临时性替代教育措施人员,以及已获得临时性教育措施但仍保留职业教育岗位申请的人员的总和)的比例,德国2017年拓展的供需比为100:94.8,比2016年(100:93.8)增加1个百分点,达到2007年以来的最高值。

© thepaper.cn

德国联邦教研部长认为,职业教育这一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德国企业提供的职业教育岗位增加,充分展示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对于德国经济一如既往的重要意义。”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态势得益于德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经济发展导致企业用工需求增长,企业提供职业实践教育岗位增加。手工业、公共服务以及自由职业等领域为岗位供给增长涨幅明显。同时,企业提供职教岗位及其与学习者新签署职教合同增加,减轻了政府负担,2017年德国由政府资助的企业外职教岗位供给和新签署合作均减少,企业外的职业教育合同继上年减少后继续减少8.7%,仅为1.59万份。虽然经济发展良好形势促进了德国青少年对职业教育兴趣增加,但德国职业教育岗位需求增加主要得益于德国难民对职业教育兴趣。德国联邦劳动署统计显示,难民中登记职业教育需求的人数为2.64万,其中有1.47万获得职业教育岗位获其他替代性措施,比上年增加9000人。

与此同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中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值得重视。一是总体供给与需求区域间分布不平衡。2017年巴伐利亚州需求与供给比例为100:118,而北威州欧珀豪森地区则仅为100:76。由于区域间供需关系以及职业间供需关系不均,造成德国职业教育市场供需匹配困难。二是男女性别对职业教育的兴趣发展呈现差异化发展。2017年男性青年对职业教育兴趣保持稳定,从而2017年新签署职教合同人数增加9500人,即3.0%,达到32.56万,而新签署职教合同年轻女性则连续9年减少,2017年较上年减少6500人,减少3.2%,仅19.76万人,首次跌破20万关口。

参考资料:
1. Positive Entwicklung auf dem Ausbildungsmarkt, doch weiterhin beträchtliche regionale Unterschiede. BIBB-Daten erstmals in interaktiven Regionalkarten. BIBB-Pressemitteilung 48/2017. 13.12.2017
2. Die Chancen auf einen Ausbildungsplatz verbessern sich weiter. Ausbildungsbilanz 2017 liegt vor / Wanka: Mehr betriebliche Ausbildung erhöht die Chancen für den Berufseinstieg. BMBF-Pressemitteilung 135/2017. 13.12.2017
3. Matthes, Stephanie u. a., Die Entwicklung des Ausbildungsmarktes im Jahr 2017. Analysen auf Basis der BIBB-Erhebung über neu abgeschlossene Ausbildungs-verträge und der Ausbildungs- marktstatistik der Bundesagentur für Arbeit (Fassung vom 13. Dezember 2017). BIBB 2017.



德国小学生阅读能力保持稳定水平,但面临挑战增加

作者 刘立新

12月5日,2016年国际小学生阅读水平比较研究(IGLU)德国国别报告——《2016年德国小学生阅读能力国际比较研究》在柏林发布。报告显示:德国自2001年以来,小学四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稳定保持在国际中等水平之上,但德国小学生社会文化背景日益多元化,须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

1. 德国小学生阅读能力总体保持稳定。2016年德国小学生阅读能力平均为537分,与2001年第一次比较研究调查结果(539分) 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521分),同时与欧盟(540分)及 OECD(541)平均水平处于同一层次。但从国际比较来看,德国小学生阅读能力排位下降。2001年只有英国、瑞典、保加利亚及荷兰等四个国家学生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德国,而2016年则有包括中国港澳台在内20个国家和地区学生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德国,其中俄罗斯、新加坡及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01年水平还低于德国。

2. 德国学生中成绩好的学生(能力水平V)比例从2001年的8.6%明显提高到2016年的11.1%。而同时成绩较差的学生(能力水平III以下)的比例也从16.9%上升至18.9%。

3. 德国多数四年级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积极性,但与2001年相比,特别是在阅读能力较差学生中阅读积极性下降。

4. 德国女生成绩总体高于男生,平均分数高出11分,男女生成绩差距小于男女生国际平均水平差距(18分)。

5. 从家庭书籍数量以及父母职业状况来看,德国属于社会背景影响成绩最显著的国家之列。

6. 移民因素决定的差异自2001年基本未有改变。2016年有移民背景的儿童成绩与没有移民背景儿童成绩差距几乎相当于一个学期(24分,父母一方在外国出生)甚至一学年(48 分,父母双方都在外国出生)。

© qinxue365.com

2016年共有47国家和10个地区参与小学生阅读能力国际比较研究。德国共有208所学校4277名学生作为样本参加比较研究。德国教育界普通认为这一结果凸显德国加强中小学和学前教育阶段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将阅读能力作为各门课程教学的综合性任务予以对待。面对学生社会文化背景日益多元化,要加强对所有学生语言学习的个性化,特别是有针对性地促进在阅读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此外,要提升教师需要专门的教学法及教学诊断能力。

参考资料:Stabile Ergebnisse bei zunehmenden Herausforderungen – Lesen muss gestärkt werden. BMBF-Pressemitteilung, Nr. 131/2017, 05.12.2017



德国巴符州大学重启收费,外国学生注册数骤降五分之一

作者 殷文

© SID留德教育

2016年,由绿党议员担任州长和教科部长的巴登符腾堡州再次修订《州高教法》,宣布从2017/2018冬季学期起面向非欧盟籍外国留学生收取1500欧元/学期的学费。目前,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学期已过半,该州新注册的非欧盟籍外国留学生数量减少到5155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1.6%,考虑到当前德国国际学生逐年持续增加的背景,这一数字已经回到了六年前(2011/12学年)的水平。

对此,巴符州州长克雷弛曼(Kretschmann)表示,长远来看,高等教育收费有助于增强本州高校国际化水平,来自全世界的学生也均可从中受益。因为国际学生选在来德就读的动机是我们有优质的高校,而不是因为我们的高校不收费。要想得到好的高等教育,学生们就应准备有所付出,这在全世界都是理所当然的。此外,针对经济状况较差的优秀学生,巴符州提供了如奖学金等大量特殊支持措施。

© Spiegel Online

州教科部长鲍尔(Bauer)认为,非欧盟学生数下降20%是一个温和的变化。而且在非欧盟籍学生群体的来源国家,学生交学费也是常态。如中国大学每年收费最高可达8000欧元,印度学生甚至最多需交纳10000欧元/学年的费用。巴符州所收取的1500欧元/学期费用中,有300欧元将被用于针对国际学生的辅导,以改善目前该群体高辍学率的情况。

© DAAD

对于这一新政,批评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如应用科技大学联合会、乌尔姆大学等机构均认为,收取的学费在扣除管理费和征收成本后实际能用于高校的份额微乎其微,此外,仅300欧元被用于国际学生辅导也是不够的。教育和科学工会表示,寄希望靠收取这一点费用来长期提高国际学生的学习条件是不可能的。

此外,自民党和社民党均对学费造成的国际学生数量下降表示担忧,认为收取学费可能损害巴府州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自民党议员魏因曼(Weinmann)批评说:“如果鲍尔部长认为新生注册数下降20%是温和的,那也就意味着巴府州高校国际化的努力对她也是无关紧要的了。”

© pixabay/andrew_t8

新世纪以来,德国大学收费政策历经多次反复,情节之迂回曲折不亚于一出戏剧。先是2005年,联邦宪法法院宣布《联邦高教框架法》中关于“原则禁止高校收取学费”的条款无效,各州纷纷修法,引入高等教育收费制度,顶峰时,全德90%的大学生都需为大学学业交纳每学期1000至2000欧元不等的学费。随着执政党更迭,高等教育收费模式很快又走到尽头,到2014/15学年,下萨克森州作为最后一个联邦州取消了大学学费。

参考资料:Länder fordern Lockerung des Kooperationsverbots in der Bildung? Dpa-Dossier Bildung Forschung, Nr. 46/2017, 13.11.2017


2018年度德国科研最高奖“莱布尼茨奖”揭晓

作者 房强
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公布了德国最高科研奖“莱布尼茨奖”2018 年度的得主名单,共计十一位科学家雀屏中选。他们由提名委员会在136个提名候选人中评选出,每人将获得250万欧元的奖金,用以资助其从事为期七年的科研工作。颁奖仪式将于2018年3月19日在柏林举行。自1986年以来,德国科学基金会每年颁发“莱布尼茨奖”表彰科研领域杰出的科学家。

“莱布尼茨奖”2018年度的得主名单
© dfg.de

2018 年获奖者包括:
Jenas Beckert,社会学,科隆马普社会学研究所;
Alessandra Buonanno,重力物理学,波茨坦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研究所;

Alessandra Buonanno
© aei.mpg.de

Nicola Fuchs-Schündeln,经济学,法兰克福大学;
Veit Hornung,免疫学,慕尼黑大学;
Eicke Latz,免疫学,波恩大学医院;
Heike Paul,美洲学,爱尔朗根-纽伦堡大学;
Erika L. Pearce,免疫学,弗莱堡马普研究所;
Claus Ropers,实验固体物理学,哥廷根大学;
Oliver G. Schmidt,材料学,德累斯顿莱布尼茨研究所;
Bernhard Schölkopf,机器学习,图宾根马普研究所;
László Székelyhidi,应用数学,莱比锡大学。

参考资料:Elf Wissenschaftler erhalten Leibnitz-Preise 2018, dpa-Dossier Bildung Forschung, Nr. 51/2017, 18.12.2017


资料来源:
文字来源: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德国教育动态信息》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