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海拾英 | 难忘留德岁月 乐见合作共赢

发布时间:2018-03-11浏览次数:384

为纪念中德建交45周年,访谈录《忆海拾英》中德文双语版于2017年金秋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收有对两国合作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界人士的访谈实录共20篇,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为该书作序。

2014年,中德两国确立了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定位,为新时期中德关系发展确定了方向。中德关系的三大支柱是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我们公众号也将以这三大支柱为主线,连载本书内容,向读者展现中德建交45周年来,奋战在各个领域的人士如何投身建设良好的中德关系。

本期刊载书中对全国政协主席、科技部长万钢的访谈——《难忘留德岁月  乐见合作共赢》。


中德建交后,一批批中国派往德国留学的学子学成归国,成为教、科、文、卫等领域的中坚。他们的成就并不一定完全归功于其留德经历,但留德学人学以致用,对中国的崛起与建设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他们当中的杰出人物,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长万钢在德国留学5年、工作10年,他向记者畅谈了自己的德国经历和对发展中德关系的看法。


记者:万主席,您在德国留学5年、工作10年,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经历?
万钢:坦率地讲,插队下乡的经历给了我很大锻炼。1969年初,我刚过16岁生日,就去了吉林,条件艰苦。在生产队,从锄地、扶犁、赶马车,到后来的仓库保管员、出纳员、会计,都干过,还当过团支部书记、生产队队长。我一直在感悟着那些老乡对我的真诚,那种淳朴、单纯的人际关系给我印象很深,淳朴是一个方面,往深了说,就是“人心换人心”。

在德国10多年,我觉得说德国人排外也许是一种偏见。在奥迪公司当车间责任工程师的时候,遇到工人生日,哪怕在生产线工作,我也会拿两瓶啤酒去和他碰一杯,这样他也就会对你好,支持你的工作。世界上就那么一句话,“人心换人心,两好交一好”。

在德国不要过分谦虚,实事求是地提出要求,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努力争取机会。

1984年,我来到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留学深造。该校具有两百多年历史,有个规定,凡是外国留学生入校都先要进行PNDS考试(德语入学考试)。

我不服气:我的德语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参加德语考试?学校外办的老师很惊讶:两百多年了,来这里的外国留学生不知道有多少,但从来没有人说德语好到不需要考试的地步!于是安排了几个教授和我聊,问了很多问题,可能也算是一种特殊的“面试”吧,结果,我就真的成了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参加书面PNDS考试而直接入学的外国留学生。


记者:您在攻读博士期间,就成功地开发了一种降低汽车噪音的技术,得到了德国高校与企业奖。请您谈一下开发这一技术的过程以及它的意义。
万钢:攻读博士期间我开发了一个降低汽车噪音的技术,得到了德国高校与企业奖。这套技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一共生产了3500万套,以后又被应用到其他车型上。为此,15年后,大众公司所在的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给我颁发了一个“铁十字勋章”。

从应用实践中凝练出科学问题,通过基础研究取得理论上突破,从而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是工程科学基础研究的特点。自此以后的二十多年中,我所在的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所将此作为持续的研究方向,先后在机床、动车、船舶等低噪音设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培养了近20名博士生。取得的这些成绩,我很感激我的博士生导师彼得 · 迪茨(Peter Dietz)教授。他是个非常注重理论基础、实践验证和应用推广的科学家,他特别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开拓和组织管理能力。这对我在以后的科研创新方面的影响很大。

德国的教育注重与科研和企业的紧密结合,这本身就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本人就有亲身经历。博士毕业后,我到奥迪公司工作,在企业工作期间,我还兼任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的教学工作。正是这种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管理文化让德国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技术产品的创新。这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记者:您在德国奥迪公司工作了10年,在此期间您主持参加了多项研发和课题,得到德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同行的认同和充分肯定。请您讲讲在奥迪公司工作时都做出了什么成绩。
万钢:我在奥迪公司,从普通的工程师做起,我喜欢待在基层,在办公室待得愁眉苦脸的时候,到外面去跑跑,就有灵感了。

从1991年到2000年,我在奥迪汽车公司工作这10年,参与了5种车型的研发,在轿车整车开发、车身设计和制造、数字化生产工程等方面主持完成了15项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1995年至1999年间,参与和主持全球首座全水基漆轿车车身涂装车间(投资额5亿马克)和由1400个机器人组成的两条自动轿车车身生产线(投资额7亿马克)两项重大工程。所研发的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在此重大工程中被首次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德国汽车工业同行的肯定和认同。

在德国工作期间我也很关注祖国的发展,积极促进中德双边交流。1996年,我和同济大学校友一起,筹办成立了德国同济校友会,并担任首任会长;1999年,应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邀请,我组织了德国汽车工业界博士工程师代表团,回国访问并向国务院提出了开发洁净能源轿车、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万钢部长发表演讲


记者:您回到中国后仍然致力于继续发展与德国相关机构、项目以及学习课程的工作。您能否谈一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德经贸合作,以及中德双方应该如何挖掘潜力,开创两国经贸合作新的未来?
万钢:中德自2014年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已步入高水平发展阶段。事实证明,作为世界上第二和第四大经济体,中德双方有着加强互利合作的巨大需求。

2016年中德贸易额约1700亿欧元,是两国建交时的近600倍,占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的30%以上,中德贸易总额超过中国和法国、英国、意大利三国贸易的总和。2016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在中国投资的企业达到8200多家,是欧洲国家中在中国投资最多的。以德国三大汽车厂为例:大众2016年在中国的销量为340万辆,同比增长12%,占其全球销量的四成;奔驰、宝马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产量在中国。同时,2000多家中国在德国企业直接创造的工作岗位近3万个。

中德双方主流社会都认为两国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德在维护自由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经济、促进全球化健康发展方面具有共识。

中国开放的大门向全世界敞开,不会关闭。“一带一路”连通世界,更为中德经济的共同增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中国中车集团与西门子合作制造高铁列车、地铁列车,协同开发第三方市场,高技术合作产品走向美国、巴西市场。戴姆勒集团与比亚迪合作制造新能源汽车“腾势”(DENZA),深受中国市场欢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与西门子、 萨普(SAP),华为与库卡(KUKA),海尔集团与菲尼克斯、弗朗霍夫等开启战略合作,联手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开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企业与大学的合作成为中德合作的特色,中车、北汽与德累斯顿大学合作研发碳纤维车身,大众、宝马与同济大学共同推广电动汽车,在研发合作的同时,也培养了青年人才,推动了创新创业。

我相信,中德合作只要牢牢把握“创新”这个核心,就能实现“共赢”。

2016年1月,德国联邦教研部长代表德国总统授予万钢部长“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勋之星大十字勋章”


记者:为了表彰您为发展中德关系所做出的贡献,德方授予您联邦十字勋章。请您谈谈,为进一步加深中德两国人民的理解,促进双方在更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德双方应该在哪方面继续努力?
万钢:2016年1月,德国联邦教研部长代表德国总统授予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勋之星大十字勋章”,这是对我本人的鼓励,更是对长期以来中德科技创新合作成就的认可。

当前,中德创新合作呈现三个特征:

1. 两国在科技创新战略方面紧密合作,建立了中德创新政策对话与合作机制,分别于前年与去年发布了国别创新战略合作规划。

2. 在创新合作中,我们创造了2+2的合作模式,即中方大学院所和企业与德方大学院所和企业结成联盟,合作创新,建立开放的合作平台,如电动汽车、智能制造、清洁水、半导体照明、清洁能源、未来城市等,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涉及全产业链条,务实有效,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3.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依托这些平台来创新创业,在大学院校开展联合研究,在企业开展创新实践。这些活动已超出了现有政策范畴。联合研究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留学访问,创新实践也不仅仅是实习,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可以跨越国界,共同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两国中小企业从创业初始就融为一体,超越了现有的合资合作的传统模式。

青年是中德两国的未来。中德科技合作与交流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对青年人的培养,我本人就是其中的获益者。我非常希望,中德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新的政策,如互相提供便利的往来签证政策,建立知识产权创造、交流与保护机制,筹建相互融合的创业投资基金,为中德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合作平台。

为此,科技部将于今年6月中旬,在对德合作活跃的江苏省举办首个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周。其间,将举办中德青年创业者论坛,邀请两国青年创业者分享创业经验,共商创业合作,探讨创业之路;将举办德国百名青年江苏行,邀请约百名德国青年赴江苏南京、太仓、常州等地开展为期一周的考察、 交流和合作意愿对接,参观当地园区、企业和人文考察。

我们将对这类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合作活动给予持续的支持。

(采访:柴野)



万钢,生于1952年8月,工学博士,教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

1978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学院并留校任教,1979年至1981年在同济大学学习,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5年至1991年赴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至2001年在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工作。

2001年1月,任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2004年7月起任同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2006年12月,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2007年4月起,任科学技术部部长。2007年12月,任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2003年起,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2008年3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13年3月,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资料来源:
资深媒体人柴野先生主编的《忆海拾英·中德建交45周年访谈录》一书,由德国柏林禧利旅行社赞助出版。
我们在此特别感谢德国柏林禧利旅行社和柴野先生授权“中德人文交流”转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