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汉语热”在全球兴起,
外国人说的、念的中国词儿变多了!
那么,外国人最常说的、最热的
“中国词”都有哪些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 视频时长2分8秒,请在WIFI下观看。
近日,中国外文局首次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海外民众对中国话语的认知度、理解度大幅上升,与此同时,以汉语拼音进入英语话语体系的中文词不断增加。
在认知度排在前100名的中国词中,文化类的词语所占比重最大,占比超过四成。像春节、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悉数上榜,而排名最靠前的还是非中国功夫莫属,“少林”一词高居榜首。
榜单关键词:
中国政治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以汉语拼音形式在国外出现的中国话语,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文化的范畴。
在政治领域的榜单中,就有大量代表中国实力的新词出现,比如“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这两个词汇的排名就相当靠前。同时,“中国梦”“中国道路”等一系列以“中国”开头的语汇也纷纷入选。
榜单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类的词汇也不少,“人民币”“元”“央行”在国外民众中的知晓度最高,而被外国网友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支付宝”等新兴词汇也入选榜单。
榜单关键词:
中国制造
除此之外,有不少代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词汇上榜。比如让外国人纷纷点赞的“中国高铁”就登上了科技类词汇的榜单,再比如代表中国航空航天实力的“嫦娥”探月工程,或者“悟空”暗物质卫星等词汇,也被国外民众所熟知,成为中国创新能力的代表。
榜单关键词:
中国哲学
以孔子、老子、阴阳(气、道、八卦、孙子、妈祖、儒、孟子、中庸)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类词汇,表现突出。“八卦”“孟子”两个词也以拼音的方式收进了《牛津英语词典》。
榜单关键词:
中国功夫
榜单关键词:
中国美食
美食人人爱,8个中国美食名词上榜。其中,国外民众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美食词汇是“饺子”,在榜单中排名第28位。过去外国人给它取了个洋名“dumpling”,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直接叫它“Jiaozi”,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还把拼音“Jiaozi”收录了进去。
除此之外,“豆腐”“火锅”“枸杞”“馒头”“煎饼”等词也纷纷入选。“枸杞”的入选有些令人意外,竟然跻身榜单第71位,这应该和前段时间枸杞风靡欧美有很大关系。在海外社交平台Instagram上,搜索Goji,可以搜到超过20万条网友晒枸杞的帖子。
榜单关键词:
中国节日
和中国节日有关的词语,入榜数量增长最快,“春节”“重阳”等传统节日悉数上榜。而“春节”在外国人心里最具影响力,就连相关的“红包”“春联”“春运”“灯笼”等习俗,也排到榜单中游。
榜单关键词:
中国景观
还有一类词的出现让人意外,像“熊猫”“针灸”“长城”等等,虽然都有对应的英语单词,但是现在,它们的中文名字也开始深入人心。比如熊猫,外国人不光知道panda,还知道这个憨态可掬的家伙中文名字叫“熊猫”。
全球视野里中国词折射出的变化
关于这份榜单,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说,“不仅反应了我们传统文化当中软的那一方面,同时我们在科技、在经济、在政治领域的一些概念,也以汉语拼音表现形式搁到了国外的这些有关中国的话语当中。”
透过这份报告,还可以发现哪些有趣细节,细节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我们一起通过央视新闻推出的系列节目《中国词儿 世界范儿》,来看看全球视野里中国词折射出的种种变化。
▲ 视频时长1分41秒,请在WIFI下观看。
“春节”走出去 海外认可度提升
在榜单里,有一个词语五年来无论是海外的报道量,还是搜索热度都迅速增加,那就是“春节”。“春节”拥有独特的魅力,很多传统文化“词汇”也因为它,一起被海外认知。
▲视频时长3分1秒,请在WIFI下观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欧敏行说:“我认为中国变得越来越自信,向世界分享它的文化传统,这也促使海外的华人来分享他们的母国文化;另外,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地位的提高,让我们对了解中国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现如今,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已经把中国的“春节”确定为本国法定节日。“春节”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银色金属分割线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外文局
资料来源:孔子学院,2018年3月6日
http://mp.weixin.qq.com/s/oXyvsekJl1DU7WYgAdgK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