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一个伟大的名字,德意志民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他不仅对德国和欧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遥远的东方文学也投之以高度的兴趣与关注。借歌德晚年创作的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之名,我们随同岩子老师一起走进“远方有诗”中德时刻,一同去唤醒沉睡在心底深处最纯粹最古老的诗意,那是一个民族的血液里流淌不断的审美积淀与呼唤,那是在历经了仕途和情感风雨的洗礼之后,心的回归,生命的回归。
人啊人!小心!
作者:弗里德里希∙尼采
翻译:岩子
人啊人!小心!
深邃的子夜呢喃着什么?
“睡着,睡着——
我从深邃的梦中醒来:——
世界是深邃的,
深邃于白昼的想象,
痛苦是深邃的——
情欲——比心病更加深邃。
痛苦说:消泯吧!
然而所有的情欲都希企永恒——
——希企深邃、深邃的永恒!”
Mensch! Gib acht!
Friedrich Nietzsche
Mensch! Gib acht!
Was spricht die tiefe Mitternacht?
„Ich schlief, ich schlief -,
Aus tiefem Traum bin ich erwacht: -
Die Welt ist tief,
Und tiefer als der Tag gedacht.
Tief ist ihr Weh -,
Lust- tiefer noch als Herzeleid:
Wehspricht: Vergeh!
Doch alle Lust will Ewigkeit -
-will tiefe, tiefe Ewigkeit!“
译者说诗:
在这首只有一段十一行的短诗中,有两个再平常不过的小词儿:一为形容词tief(深),反反复复出现了八次;一为名词Lust(兴致,乐趣,情欲,性欲),先后有过两次重复。然而,词虽小却译不易。
先说说tief,是用不同的“深”去装饰夜、梦、世界、痛苦、想象、永恒为好呢,譬如“深夜”、“酣梦”、“深沉的世界”、“深刻的痛苦”等等?还是原样依照尼采,用同一个“深”字来包揽全部,亦即一个在八个场合皆能说得过去的中文表达?一番纠结之后,选择了“深邃”。窃以为夜可深邃,梦可深邃,世界可深邃,痛苦可深邃,永恒亦可深邃,更有尼采的深邃,尼采之精神和思维的深邃。
接下来再说说颇为让人烧脑的Lust。Lust这个词有两层涵义:一为内在的、精神和意识层面的情趣,兴致,欲望,以及得到满足之后的快活,愉悦和惬意;一为发自于感官的、生理的、对异性的渴慕和追求的情欲,性欲,及其得以满足之后的快感、快乐和享受。那么,诗人的所指究竟是那一种呢?什么是比心病更加灸心、更为折磨的Lust呢?哪一个或哪一组汉字方能最大程度地接近尼采的Lust呢?直觉得它是“情欲”,但非仅止于男女之间的欢愉,而是“情”和“欲”,类似佛教里的七情六欲。然而,囿于被误读或曲解的顾虑,又去考寻是否还有其它的可能性,譬如“欲乐”?见学诚法师说,“五欲之乐,它虽有一点点快乐,实际上痛苦更多,痛苦更大,痛苦更深。”抑或“快乐”,如梁宗岱先生所译?却又觉得“快乐”二字的分量似乎偏轻了一些,读不出 Lust一词内在的“趣”和“欲”来。于是,又去浏览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觉得它还是更近乎于“财色名食睡”之类的七“情”六“欲”。掂量来掂量去,暂且译作“情欲”罢。
Kater Bobby
von Ernst Ludwig Kirchner
关于诗人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善恶的彼岸》《偶像的黄昏》《论道德的谱系》等。他的写作风格独特奇诡,擅长使用格言和悖论等技巧,其著作对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被视之为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作者简介
岩子,曾为大学教师。80年代出版了第一本译作。90年代留学德国。21世纪走向写作。国内外已出版译著或合集十余部,其中有唐诗德译《轻听花落》。
【本专栏译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对侵权行为,作者将保留以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编辑:陈惠兰
审校:俞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