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克“乐思” | 歌德名诗《魔王》歪解 —— 一不小心被德国人戳了笑点(2)

发布时间:2018-03-24浏览次数:584


Eberhard Cohrs,1921-1999,德国著名喜剧演员
© eberhardcohrs.de

说起西方的舞台和电视喜剧形式,一些中国朋友常常会联想到脱口秀,并将之与中国的单口相声相比较。其实西方的舞台和电视喜剧形式并不仅仅局限于脱口秀的形式,之前曾经给大家介绍过卡巴莱小剧和“螃蟹先生”的电视喜剧系列除了“屌丝女士”还有“螃蟹先生”,这次要呈现给大家的是一种类似于对口相声的喜剧形式,我们暂且称之为“双人脱口秀”。

上世纪60年代,“双人脱口秀”在德国随着电视的普及着实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观众,曾给大家介绍过的Heinz Erhardt和来自德国萨克森州的Eberhard Cohrs都是著名的“双人脱口秀”喜剧演员。其中Eberhard Cohrs凭借他的方言幽默给观众们带来了无限欢笑,他和搭档Heinz Kunert对歌德的著名诗歌《魔王》的歪解更是别具一格。

歌德的原诗讲述的是在狂风大作的夜晚,父亲怀抱生病的儿子在漆黑和浓雾笼罩的森林中策马疾驰,昏迷状态中的孩子在一片漆黑里发出惊恐的呼叫,邪恶的魔王不断地引诱孩子随他而去的故事。诗从一开头便将环境氛围和人物情绪十足地渲染了出来:“是谁在黑夜和狂风中骑马奔驰?是那位父亲带着他的孩子。他把孩子搂在臂弯,紧紧搂住,给他输送温暖。”可怜的孩子在这一路上受尽了魔鬼的引诱和恐吓,最终在诗的结尾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好容易赶到了他家里,怀里的孩子已经断了气。”

歌德《魔王》原诗的气氛是肃杀的,基调是悲伤的,色彩是冰冷的,不过经过了Eberhard Cohrs的一番修改和解读,诗的气氛变得活泼了,基调变得欢快了,色调也变的温暖了:




(下文为节选和调整过的表演台词翻译。E:Eberhard Cohrs;H: Heinz Kunert)
E: 现在啊,我想给大家表演个节目。
H: 现在可不是时候。
E: 我写了一部惊世之作。一首伟大的诗歌。
H: 咳,你写的那些破诗我还不知道啊。
E: 什么?破诗?这可是我经过精雕细琢,东拼西凑到一起的。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是一首前所未有的,气势恢宏的诗歌。名字就叫《魔王》。
H: 《魔王》?你当我傻吗?
E: 你别说,还真是。
H: 啊?!
E: 言归正传,这首《魔王》可是我的原创诗歌,所以我特别想给大家朗诵一下。
H: 你可拉倒吧。连小孩儿都知道魔王不是你写的。
E: 什么?《魔王》?不是我写的?搞笑呢?怎么可能不是我写的?
H: 当然不是。
E: 那好吧。歌德也稍微帮了我一下。

E: 我现在就来给大家朗诵《魔王》这首诗。听好了:诗朗诵 《魔王》… (把搭档推后) 你给我让点儿地方……“是谁这么晚在黑夜和狂风中骑车奔驰”
H: 打住!
E: 又怎么了?
H: 这不叫“骑车奔驰”,叫“骑马奔驰”。
E: 谁说的?
H: 歌德说的!
E: 咳,你别被歌德给带跑偏了。我写的《魔王》,主人公他骑车。
H: 他就是骑马。
E: 你这个人怎么总抬杠呢。他根本就不可能骑马!上礼拜他的两匹马刚死了。
H: 什么乱七八糟的!
E: 再说了,他还有个小摩托。有摩托还骑马干嘛呢。他又不傻。他骑车。
H: 不对,他就是骑马。
E: 好吧好吧,那就骑马吧。你看着吧,骑马准没好事儿。
H: 所以第一句:“是谁这么晚在黑夜和狂风中骑马奔驰。”接下来呢?
E: 是谁这么晚这么晚。。。
H: 又错了!只有一次“这么晚”。
E: 什么?难道他以前都没晚过吗?都怪你老打岔。我现在又得重新开始:“是谁这么晚在黑夜和狂风中骑马奔驰?是那个爸爸,他要生孩子啦。”
H: 这哪儿行!

E: 现在我又得又重新开始,这没个头儿了。“他在漆黑的森林里把马骑…”
H: 又错了!根本就没这句。
E: 有!这就是我写的那段。从这段才开始有意思呢。“他在漆黑的森林里把马骑,马却踉踉跄跄坐了一屁股泥。”
H: 天呐!Eberhard你怎么能这么写诗,一点意境都没有了!
E: 怎么又不行了!哎,我又得重新开始。今天我怎么这么倒霉。“是谁这么晚在黑夜和狂风中骑马奔驰…”
H: 这句我们已经听十遍了。
E: 你能别打岔吗,这么糟糕的天气,你不停地打岔,你到底还要让他骑马骑多久啊?!…现在说第三段了: “好容易赶到了家里...”然后他就怎么着来着?
H: 我以为你知道接下来怎么回事。
E: 你等我说完嘛。“好容易赶到了家里…”然后…咳,我早上躺床上的时候还想起来了呢。我现在不能因为这魔王在这重新躺床上想那句啊。
两人一起:“好容易赶到了家里”
H: 哦,押“i”韵。
E: “好容易赶到了他家里,这匹马已经断了气。”
H: 啊?不是“马”断了气,是“孩子”断了气。
E: 什么?那孩子也死了?
H: 是啊。原词是:“好容易赶到了他家里,怀里的孩子已经断了气。”意思就是他来的太晚了,明白吗?
E: 什么?他来晚了?
H: 是啊
E: 这…这都赖你。
H: 为什么赖我?
E: 是你把这孩子给杀了
H: 这怎么可能?
E: 当然是你,都是你给搅和乱的。
H: 怎么赖我呢?
E: 谁让你在诗的开头不让他骑摩托呢!

经过了Eberhard Cohrs的一番歪改,想必大家心中的《魔王》又多了一个版本。通过这个歪改版本的演绎也不难看出“双人脱口秀”与相声的一些共通之处:

首先,从形式上来看,两人站在台上,一人为逗,一人为捧;其次,从对语言和语言风格的把玩上来看,Eberhard利用歌德原诗极富文学性的和他方言式接地气的语言表达的鲜明对比来制造笑料,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苗阜王声的相声《满腹经纶》中对“哪吒闹海”和“精卫填海”的一段歪解,不仅和《山海经》的古风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夜叉和精卫的方言更是令人捧腹;再次,在对包袱的铺垫上Eberhard Cohrs从一开始便埋下了“骑马”和“骑车”的包袱,经过数次加工,在歪解的最后将其抖开,这也是相声中很常用的手法,比如姜昆老师的相声《虎口遐想》中众人解下腰带救人的场景,就为最后没人跟他握手(因为都提溜着裤子呢)这一包袱的抖开做了很好的铺垫;除此之外,Eberhard Cohrs在整体结构中穿插了许多无厘头的小包袱,在保留整体性和连贯性的同时丰富了表演内容,这在相声中也是相当常见的。

由此可见,关于幽默,中西方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而我们愿意做好幽默的搬运工,让大家能够看到“同”中之“异”,也感受到“异”中之“同”。


专栏作者

Niklas Donath(倪克),籍贯德国图林根州,现就职于墨卡托基金会。李派快板书第四代传人,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第二届“武清 · 李润杰杯”快板书大赛非职业组二等奖获得者。

潘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经济史专业博士在读,认证跨文化培训师。

专栏倪克“乐思”旨在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发现中德文化交流中的有趣话题,扩宽视野,促进沟通,增进理解。

倪克“乐思”专栏文章列表
德国人居然也会“抖包袱”!
逐渐被遗忘的德国“感恩节”
德国武松”的打虎奇遇
这些“圣诞特饮”,你都尝过了吗?
圣诞老人的前世今生
德国小伙儿眼中的“文化自信”

成功逆袭的“德国制造”和正在逆袭的“中国制造”

除了“屌丝女士”还有“螃蟹先生” —— 一不小心被德国人戳了笑点 (1)

倪克“乐思” | 如“央视春晚”一般存在的德国节目——“童话电影”

倪克“乐思” | 德国小伙儿的数个“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