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海拾英 | 我很喜欢和中国人一起工作

发布时间:2018-04-01浏览次数:330

为纪念中德建交45周年,访谈录《忆海拾英》中德文双语版于2017年金秋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收有对两国合作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界人士的访谈实录共20篇,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为该书作序。

2014年,中德两国确立了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定位,为新时期中德关系发展确定了方向。中德关系的三大支柱是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我们公众号也将以这三大支柱为主线,连载本书内容,向读者展现中德建交45周年来,奋战在各个领域的人士如何投身建设良好的中德关系。

上期回顾:中国人的美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本期刊载书中对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前董事马丁·波斯特(Martin Posth)博士的访谈 —— 《我很喜欢和中国人工作》。


记者:波斯特先生,20世纪80年代,您作为大众公司的高管前往中国,参与建立了第一个中德合资汽车公司。您当时对中国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中国和西方当时的差别是否巨大?
波斯特:1984年10月,当时的大众集团董事长卡尔·汉(Carl H. Hahn)博士与中方在北京签署了合资协议,德国总理科尔和中国总理出席了签字仪式。之后,中国政府邀请施特劳斯以及巴伐利亚州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代表团成员来自经济、文化、医疗以及体育等各个领域。我当时是英戈尔施塔特奥迪公司主管人事的董事,因此成为代表团一员。

在20世纪70年代,我去过日本很多次,经常与亚洲打交道,当时已经感觉到,东亚在开始萌动,德国占领出口制高点的美好时代终将会结束。不过当时人们没想到德国会被中国取代,而以为是日本。和日本人做生意使我积攒了些关于亚洲的经验。

1984年年底,我和巴伐利亚代表团一起在中国待了四个星期。这段旅行使我大开眼界。邓小平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中国对西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所到之处,例如在上海、南京等城市,看到整个中华民族似乎都在准备着迈入新时代,他们渴望变革。当时我们就认为,这个国家的发展是挡不住了!所有这些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们在上海访问的时候,我抽空去了一趟位于安亭的上海汽车制造厂,也就是我们后来将要接手的合资公司。从上海到安亭的路本身就像是冒险旅行。 到了工厂之后,我看到工人们坐在地上,手里拿着榔头敲打着铁皮。他们在“生产”汽车,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组装汽车。从1982年起,他们用德国运来的零件每天试验性地组装两辆桑塔纳。我这里有个对比数字:大众汽车当年在 全球每天的产量是上万辆。在上海的工厂里,两名来自德国大众的工程师对工人进行指导。尽管早在1978年,大众就已经和中国洽谈合作事宜,不过当时我们还不能肯定中国是否真能生产汽车。

1986年,上海大众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天安门广场上展览


记者:但是您本人还是相信,有一天大众在中国会取得成功?
波斯特:我对自己在中国汽车制造厂看到的一切感到吃惊。因为我们大众集团只派了这么小一个团队去那里。当时大众内部有个说法,去中国又不能盈利。但我坚持认为,首先是要把公司好好建起来,才有盈利的可能。我们必须派出最好的技术及管理人才前往中国。

在中国看到的一切都使我着迷。当我回到德国之后,对卡尔·汉谈了我的看法,即我们必须从技术、金融等部门派出最好的人才去中国,尤其在人事领域。这些人必须能够以及愿意和中国人打交道。这位大众当时的董事长认为我说得有道理,因此他决定派我去中国。

我能感觉到中国当时那种“爆炸性的决心”。在很久以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曾经占去全世界产量的一半。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不是文盲,而是有才智的人。中国政府规定外资在合资公司中的股份不能超过一半,在各占50%股份的合作模式中,不可能一方命令另一方做什么。我们必须诚恳地对待合作者,相互尊重,平等相处。这才是在中国经营的秘密。


记者:中国当时刚刚对外开放,对引进西方技术还有些疑虑,您是怎么争取中方信任的?最具有挑战性的是什么?
波斯特:经营合资公司就像是经营婚姻。如果丈夫欺骗妻子的话,那婚姻就会破裂。合作双方必须坦诚相待,对我们来说,了解中国人,明白他们的做事方式非常重要。

中德双方的合资协议规定,德方改建工厂,中方提供配件供货商。不过我们马上就发现这样行不通,然后我们改变了战略,向中方提供我们的专业技术,说服我们的供货商到中国去建厂。我们跟中方表示,对所有的东西我们都能让步,只有质量这一条没商量。

当时我们还有个优势就是,两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对双方的第一个合资公司非常支持。下面的故事很有代表性:在纽约的一次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总理遇见科尔总理时表示,德方拖延向中方的本地供货商下订单,因为德方对中国产的方向盘及汽车喇叭的质量要求比在德国还要高。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当时那些无法在中国生产的配件必须从德国进口。当科尔总理从纽约回到德国之后,他给卡尔·汉董事长打电话过问这件事。后来信息传到在上海的我这里。于是我带着一个德国桑塔纳方向盘和一个中国产的,另外还有两个不同质量的汽车喇叭,到北京去找到陈祖涛,他当时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负责人。我让他看了检测时拍的照片,中国产方向盘在车祸检测时断成两截。这样终于说服了中方,我们是根据质量来衡量中国的供货商的,而不是有意拖延。

大众公司一直坚持公平对待合作伙伴。在中国做生意不在于资本的多少,也不在于技术如何,而在于人的因素,过去现在都如此。我们对待自己的员工及中国员工一视同仁,这给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我们能够获取中方信任的原因。


记者:1984年至今已过去30多年,您的继任者是否今天在中国工作比较容易些?当今和过去的工作状况有何不同?
波斯特:他们在很多地方的确要容易些,因为所有的事都已经有条不紊。但他们也经受着我们当年没有的挑战,只不过挑战性不一样而已。中国人现在更加自信,也对质量要求更高了。当年我们只要求中方能具备基本资质,现在他们的许多资质甚至比我们还好。从前中国政府可以为我们拍板,例如经济困难的话我们会找政府解决。但今天政府会对我们说,这事不归他们管。也就是说,跨文化的问题还是存在的。


记者:大众在中国的目标实现了吗?它的未来会怎样?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会不会成为德国的竞争者?
波斯特:我们不能说目标已经实现了。我们的目标永远不会达到的。我们先设定一个目标,达到了之后还会再设置新的目标。最初的时候谁也没想到,2016年大众会在中国生产360万辆汽车。汽车行业在全球做生意都不容易,如果实现一个目标就不改变,这是不可能的,还会有下一个。

我第一次去中国的时候,那里只有长春生产的“红旗”轿车以及上海的“上海”牌,这还是梅赛德斯1958年的翻版。中国汽车工业当时落后德国30到50年。现在它虽然改变了很多,但汽车是一个复杂的东西,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掌控各方面的。借助外国的技术,中国汽车发生了不可置疑的进步,但还是没有掌握全部的汽车技术。中国汽车工业还会依赖西方技术很多年。所以我们不是相互竞争而是相互合作。


记者:您会向那些想去中国投资的德国或者是欧洲企业提些什么建议?
波斯特:他们必须带着尊重、公平及平等的态度前往中国。我建议他们在中国投资前,在跨文化这个主题上积极做好准备。不想做出任何让步的人在中国只会失败。


记者:用几个字来形容中国人,您会怎么说?
波斯特:有抱负、灵巧、友善。他们愿意学习,他们愿意进步,他们希望比自己的父母生活得更好。我非常喜欢和中国人一起工作,并对这个国家的发展非常钦佩。


(采访、翻译:黄霜红)





马丁·波斯特(Martin Posth) 博士,生于1944年,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前董事。1986年到1988年,作为上海大众合资公司最早的德方总经理,他与技术负责人汉斯-约阿希姆 · 鲍尔(Hans-Joachim Paul)共同带领着来自德国的管理队伍,参与创建了德国在中国的第一家汽车合资公司。回德之后,他成为大众集团掌管全球人力资源的董事。1993年,波斯特前往香港主管大众集团亚太事务。1997年,波斯特获颁上海市荣誉市民。






资料来源:
资深媒体人柴野先生主编的《忆海拾英·中德建交45周年访谈录》一书,由德国柏林禧利旅行社赞助出版。
我们在此特别感谢德国柏林禧利旅行社和柴野先生授权“中德人文交流”转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