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马克思 | 探索理解马克思的方式

发布时间:2018-04-09浏览次数:230

编者按
1818年5月5日,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出生于德法边境小城特里尔的一个律师家庭。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敦笃励志,勤勉求学,先后进入德国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学习,专注于历史与哲学研究。与其毕生挚友恩格斯的相识与相知,亦被后世传为佳话,两人联手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

值此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中德人文交流”微信公众号推出“回眸马克思”专栏,取不同视角,再现其人生与思想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走近这位伟大导师的一生。

上期回顾:《共产党宣言》的故事:那一年,他们还不到30岁


2015年3月我来到位于德国西南部莱茵兰一普法尔茨州的特里尔(Trier)——卡尔·马克思的故乡,不是做走马观花的旅游和蜻蜓点水的参观,而是要利用受邀来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访问的机会在这座小城安心地住下来,考察、凭吊、研读和思考,度过一段不算太短的时光,意欲使自己了解、感受和领悟到的东西比以往更为鲜活、准确和到位。

时序已经推进到21世纪,距离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近一个半世纪,以“马克思主义”为符码的社会运动和思想研究还在继续进行着,但必须看到,作为19世纪中下叶德意志民族一代思想大家的马克思,某种程度上在当代其实“已经悄然退场”。一方面,他曾经下功夫研究、现在也以隐性方式存在的一些重大而结构性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深邃见解及其论证并没有被揭示出来;另一方面,人们在马克思的名目下阐发了那么多新潮的思想,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他当年观察和思考的界域,增添了很多不属于他的意旨和内容,更不用说还存在有意无意的曲解和误读了。尤为复杂的状况是,在“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一个半世纪多的演进历程中,很少有论者是把马克思及其文本和思想当作一种单纯的学术研究对象来看待的,对他的理解和阐释加入了过多的现实考量和情绪成分,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情形:言说马克思的人越来越多,“挖掘”和阐释的思想越来越新颖,但马克思本来的形象和思想却越来越模糊了:马克思是谁?他是如何理解和思考世界的?他的思想与当代现实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疑问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建党立国的思想理论基础,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这种情形并未使问题因此而获得厘清,连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都发出这样的慨叹:“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屈指算来,自己进入马克思主义专业领域已经30多年了。我的特殊性在于,从入大学哲学系到现在,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没有发生过变化,还不仅仅是一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大的学科和领域内耕耘,而且始终潜心和专注于马克思本人的著述及其思想,目前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从事研究的学者不少,但浏览一下其成果就可以知道,大多数人的心思其实已经远不在马克思身上了,人们生怕被视为“保守”和“落伍”,排除那些索性改行和转换方向者,就是最切近的研究也转到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的引介上面了。这种情形使我的选择在同代学者,特别是更年轻的学人中显得很“另类”和“边缘”。我并不认为这些研究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因而就看轻乃至否定人家的成果,但基于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反省、时代格局和未来走向的判断,以及自己研究主旨的理性分析,我有自己特定的考量,特别不愿意“随波逐流”和“追赶时尚”,也就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探寻一种切近的途径和方式来理解马克思,是我多年来矢志不渝努力的方向。

作者聂锦芳在马克思的故乡 从高地眺望著名的葡萄园和特里尔城全景

和绝大多数中国学生一样,刚上大学的时候,我首先也是通过原理教科书来接触、了解马克思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是至今不能忘怀的一段特殊的经历促成了我对这种方式、途径的质疑以及毅然决然的“反叛”: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为准备考试而再一次阅读哲学原理教科书,看到其中引用了马克思那段脍炙人口的话:“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我当时产生了一种好奇:这段话是就抽象、宏观而言还是有特定的原始含义呢?马克思是在什么时候、谈论什么问题时产生这样的看法的?于是我抛开枯燥的教科书,去马克思的原文中去寻找结果。在他于“《莱茵报》时期”撰写的时事评论中,我发现了一个与教科书全然不同的思想世界!那种宽广的视域、澎湃的激情和论辩的逻辑与此前我心目中的马克思的形象大相径庭!尤其当我发现马克思在“博上论文”中甚至说出“唯心主义不是幻想,而是真理”这样振聋发聩的话,这对已经被灌输成从坚定的唯物主义立场来理解马克思的思路来说,简直是一种颠覆!由此我受到多么大的震撼也就可想而知。

尽管后来带有专业性质的、系统的阅读和思考使我能从思想传承、发展和建构的过程中更加客观地理解马克思这些看法的原始情形及其思想演变,但从那时起,我便逐渐明白了:所谓“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马克思那里根本不是带有政治倾向的哲学判断,而是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较之抽象的哲学原理,文本和哲学史其实才是理解和阐发马克思思想最重要、最直接的基础。

这种认知在我后来的研究经历中也得到了佐证,我曾经跟随导师从事过一段认识论的学习和研究,集中讨论“主体向我意识论”。尽管论文后来也得以公开发表了,但研究过程却相当艰苦,自己对最终成果并不满意。因为事后我发现,如果按照原理的方式阐释马克思的认识论,那么就是教科书的路数,即从反映论讲起,然后考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感性世界的路线。而认真思考就可以知道,这是一般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揭示的是一条线性的认识路线,根本没有达到马克思认识论的水准,那么,马克思的认识论到底是什么呢?应该是“博士论文”中所阐释的主体自我意识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建构的历史的本真存在与对历史的观念把握、文本“编纂”之间的关系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论述的观照世界的艺术、宗教、实践、哲学方式论,《资本论》及其手稿所阐发的“普照光”方法、“人体解剖”方法、“从后思索”方法和“抽象-具体”方法等。而没有深入的文本功底和哲学史的训练,这么复杂的思想建构是呈现不出来的。

我的博士论文的题目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观的当代阐释》,后来列入“思想之旅书系”并以《哲学原论——经典哲学观的现代阐释》为名出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

现在看来,它是两种思路交错支配的产物。一方面试图以“探索与嬗变”、“分化与再生”把马克思、恩格斯对元哲学的思考完整、系统地梳理、阐发出来,进而在世界哲学的总进程和总图景中予以定位;另一方面又提出一个以哲学的元性质(对象和基本问题)、哲学方法论、哲学史的意义、哲人之思、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哲学为先验的框架来观照、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尽管在以《“回归”与重构》为题的结束语中,我提到了文本的价值、“回到马克思”的实质等问题,但现在想来,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梳理和解读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在数年大量文献、文本研究的基础上,2013年我主编出版了《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算是对博士论文不足的一种弥补。


1998年我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北大哲学学科一向有注重文本、文献基础和理论分析的传统,并且在中国首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方向。2000年5月5日,北京大学成立了国内高校中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并委托我专门从事收集马克思各种版本著述及其相关文献资料的工作,这为我的研究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

我利用悉心收集来的资料,对马克思手稿、笔记、藏书的保存、流传情况进行了梳理,选择不同时代有代表性的12种关于马克思著述的“书目志”,特别是几类语种的马克思全集编辑过程中的书目统计,再对比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所收藏的“马克思手稿、笔记目录”和“历史考证版”(MEGA2)已经出版部分的收文情况,从“书志学”方面对马克思一生撰写的著述和书信进行了统计,然后,从中选取53部最能表征马克思思想特质、内涵以及发展历程的重要著述,对其写作与出版情况进行了考证。此外,我还对“通行本”研究中的遗漏、经典研究中的空白、马克思文本研究中的几种类型,以及近年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界有关“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的提法所表征的新的研究动向和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做了分析,上述工作体现在《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中。

在此基础上,我逐步展开了对马克思文本个案的深入解读和研究,这方面最显著的成果是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我依据这一著述的原始手稿、MEGA2编辑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对其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源流进行了翔实的梳理和考证;之后又按照原书写作的先后顺序,对其各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学术界研究非常薄弱而又占全书绝大部分篇幅的第一卷中的《圣麦克斯》《圣布鲁诺》部分以及第二卷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了详尽的释读,对过去相对来说较为熟悉的《费尔巴哈》一章的内容也重新作了认真辨析;在此基础上,我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中各章节所关涉的重要问题和思想一一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从总体上重构了整部文本的理论视界和逻辑架构,从而勾勒出马克思透过观念世界和意识形态的层层迷雾,“从现实出发”观照和理解人、社会与历史的致思路向,并将其置于人类思想史的进程和当代社会实践图占卜和,阐明其现实价值与意义,给予其客观的历史定位。

之后,我又专门将MEGA2目前已经出版部分所涉及的《资本论》文献做了全面性的梳理和甄别。不仅涉及MEGA2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卷”15卷24册,还注意到其第三部分“书信卷”第8-35卷大量涉及《资本沦》的通信和第四部分“笔记卷”第2-9卷所刊布的作为《资本论》准备材料的四个笔记等文献,特别是鉴于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者所依据的《资本论》第1卷的版本都是由恩格斯整理的德文第4版,我下相当大的功夫梳理和甄别了其他版本(德文第1版、第2版、法文版、德文第3版、英文版和德文第4版)之间的内容差异。在此基础上,我与我的一位博士生合作撰写了《马克思〈资本论〉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又主编了《“巴黎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历史地位》(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当代性》(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著作。

总之,以往的教训启示我们,不能通过原理教科书和后人在特定条件下的阐释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原始文本、文献才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基础。只有对其重要文本个案进行全面、系统且深入的研究,才能呈现马克思思想的原貌、复杂性及其演变轨迹,进而彰显其思想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影响力。

此外,作为一个专门从事马克思文本、文献及其思想研究的学人,我很久以来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到马克思生命诞生、思想起源之地生活一段时间,通过亲身的观照和体察,以使自己的研究带有更多的感性支持。很显然,这是理解马克思思想更为直观的方式。现在我获得了这样的机会,何幸如之!



注:全文选自聂锦芳著《“到马克思的故乡去!”》,广东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简介


聂锦芳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专注于马克思文本、文献学和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其路向新颖而独到,发表的大量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从文本、文献的角度对马克思思想重新进行的梳理、阐释和评论,有助于矫正长期以来形成的误读和曲解,提升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水准,是这一领域“文本研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独著《哲学原论——经典哲学观的现代阐释》(1998)、《哲学形态的当代探索》(2002)、《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2005)、《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2012)、《滥觞与勃兴——马克思思想起源探究》(2017);主编《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2013)、《〈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及其当代性》(2013)、《“巴黎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历史地位》(2014);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