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马克思 | 到马克思的故乡去!

发布时间:2018-04-26浏览次数:1008

编者按
1818年5月5日,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出生于德法边境小城特里尔的一个律师家庭。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敦笃励志,勤勉求学,先后进入德国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学习,专注于历史与哲学研究。与其毕生挚友恩格斯的相识与相知,亦被后世传为佳话,两人联手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

值此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中德人文交流”微信公众号推出“回眸马克思”专栏,取不同视角,再现其人生与思想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走近这位伟大导师的一生。

上期回顾:回眸马克思 | 中德将联合举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中国文化展”


北京大学哲学系聂锦芳教授多年来专注于马克思文本、文献及其思想研究。2015-2016年,他在马克思故乡、位于德国西南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特里尔工作、生活将近一年。2016年初离开那里时,他写道:“近两个世纪沧桑变迁,这里物是人非,但在这并不处处彰显马克思的地方,其精魂和文脉依然有迹可循,氤氲弥漫。”

本文选摘自《滥觞与勃兴——马克思思想起源探究》,是聂教授在特里尔市郊Irsch小镇的生活见闻及寻访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的感触,文章有删节,标题为小编所加。

文 | 聂锦芳

Irsch小镇的日常:富足而安逸

我租住的房子在距离城中心约6公里、位于特里尔东南方向的Irsch小镇,一栋栋二层、三层小楼分布在一条由湿地和树林构成的宽阔而低矮的谷地向东西方向延伸的缓坡上。初来乍到,这里的干净和静谧让我这个从北京来的人感到惊讶。家家窗明几净,连屋顶的玻璃也没有尘垢。我住所的窗户临街,偶有汽车和行人经过,住过大半年后,有一次我特地用手抹了一下窗台和玻璃,几乎没有一点脏的痕迹,屋里地上的纤毫原来是自己衣服上掉下来的。据说季羡林曾经描述过,他当年留德期间所居住的小城哥廷根有家庭主妇用肥皂水清洗马路,在此我倒是没有看到这样的情景,但也没有见过有清洁工来打扫街道:每一户的垃圾都用专用塑料袋严格分类装好,放到垃圾桶里,每周一次有专门的卡车来拉走。除此而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治安状况的良好了:家家没有围栏,更不用说院墙了,窗户挨着马路,从外面看里面一览无余,平时有白纱绸遮挡,晚上放下卷帘就可以安然入睡了。

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


那么,这里人们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以我的房东库尔特•维罗尼卡(Kurt Veronika)为例,年过七旬的他属于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典型的普通工人阶层,退休前是刀具公司的技工,现在与其典雅的妻子施尔根(Schergen,退休前是小学教师)住在一栋属于自己的单独的三层小楼里,靠退休金生活。他们平时料理家务,偶尔外出度假,日子过得富足而安逸。在Irsch小镇居住的人基本上也都是这样的生活水准和状态。


“我也想给你未来和希望”

从我的住地出来,沿着一条布满青苔的小巷走100多米,再右转向北50米是一座教堂,路东则是一块墓地,镇上去世的人一般都集中安葬在这里。每到星期日,人们都汇集于此,来做礼拜。如果是国家法定假日或者宗教节日,来的人会更多,旗杆上还会挂上四面彩色旗帜,并邀乐队来演奏助兴。午后,做完礼拜的人们会聚集到外面的草坪上,汽车运来成箱的啤酒,人们喝酒、吃点心、聊天,非常尽兴。每见我走过来,总会有人热情地与我打招呼,有的竟知道我是中国人!(我估计是房东跟他们说的。)还有学生见我是个外国人,也凑过来,要单独跟我留影。我平时是拒斥喝酒的,但在这样情意浓郁、阳光温暖的下午,接过一杯喝下去,真正感到沁人心脾。

马克思与燕妮


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上午都要坐车从住地到位于市中心的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和距此仅隔一个广场的燕妮故居去。当中午我在车站等车回家时,总会特意从远处认真端详这两座均为三层楼房、但燕妮故居更豪华和气派一些的巴洛克建筑,遥想当年这对禀赋特异、聪慧睿智的少男少女情窦初开、激情无限的情景,也会在心目中习惯性地反思百年来对马克思思想所做的形形色色的理解和诠释,真是让人感叹不已: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理论,怎么会演变成禁锢思维、充斥教条、垄断“真理”的框架、体系和乌托邦?怎么会被解释成思想实质上的斗争哲学、历史演化中的单线论和决定论、社会变革中你死我活的政治策略和威权专制的“马克思主义”?
在Irsch镇口靠近马路的地方有一块墓碑,上面写着:Ich will euch Zukunft und Hoffnung geben(我也想给你未来和希望)。每次路过我总会停下脚步观瞻一番,看着它,总让我感慨良多,思绪绵绵。想到自己的祖国,想到自己的故乡,想到我们以往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挂心那些终日为生活奔波、辛苦的父辈和兄弟姐妹: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他们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正在建设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关系?

马克思故居

位于特里尔市中心布吕肯大街10号的马克思故居,是一座建于1727年的巴洛克风格的楼房,临街三层,后楼也有三层,中间是天井小院,前后楼二、三层之间由走廊连接,后院是一个小花园。房子的外形色调几经变化,现在是白色的墙壁、暗绿色的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的窗户。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于1818年4月租下这所房子作为其处理律师事务的办公室,同时也供家人居住。同年5月5日马克思在此出生(一年半后全家迁往现距离黑门不远的西蒙大街8号)。

马克思故居


1928年4月德国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SPD)购买了这栋房子。犹太建筑师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v Kasel)对其重新进行了设计和修复。1933年5月它被纳粹没收,战后又回归社会民主党,1947年作为马克思纪念馆开放。1968年被托管给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riedrich Ebert Stiftung)。同年,值马克思诞辰150周年之际,作为马克思生平和事业的展览馆开放。在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1983年,房舍经过扩建和重新布展后成为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博物馆,供世界各地的人前来参观。这是德国境内唯一的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以及一直到现在为止具有广泛影响的展览馆,引起人们兴趣的自然就是其展览的内容了。

展览:立场不够客观,但有启示

这些史料对于重新理解马克思晚年的思想和实践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当然,这里也必须指出,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展览内容的选择、解释的思路和具体的评论反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立场。作为现在世界上唯一与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有过直接关系的政党,它起源于工人运动的实践,曾经有着明确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后来在致力于建设社会福利的前提下,接受了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思想观点,在意识形态上从“向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看齐”“逐步但非正式”转向试图通过“以民主的合法的手段”“以改革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

马克思故居博物馆部分展览


1959年出台的《哥德斯堡纲领》,提出其核心价值观和理念“植根于欧洲的基督教伦理和古典哲学中的人文主义”。1989年修改、1998年补充的《柏林纲领》首次明确其“思想源自基督教、人道主义哲学、启蒙主义、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学说以及工人运动的经验”。2007年的《柏林纲领》再次认定,民主社会主义“植根于犹太教和基督教,人道主义和启蒙意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和工人运动的经验”。这样的演变历程所形成的价值观使其对马克思思想、历史和当代性的理解、解释和评论呈现出与苏联和中国等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情形,特别是展览对马克思身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解释有的地方是不客观的和带有偏见的,有的论断则是我们不能认同的。

但是也必须看到,上述解释方式旨在从西方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演变中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形成,又从欧洲资本主义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发展来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这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的。

20世纪形形色色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理解马克思原始思想的障碍

由于我来德后接触到的基本上都是马克思文本、文献的编辑和组织者,特别是在与马克思故居博物馆馆长伊丽莎白·诺伊(Elisabeth Neu)、负责教育培训的玛格丽特·狄岑(Margret Dietzen)、特里尔大学政治学教授温弗里德·塔(Winfried Thaa),以及汉学家乔伟、梁镛、刘慧儒、钟慧娟等的交流中,我们愈益形成一种共识,即感到20世纪形形色色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理解马克思原始思想的障碍,因此只有回到西方思想传统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中,回到马克思的文本、文献中才能探究清楚他的问题和观点,进而分析其对现实的影响,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当代政治、社会变革的框架和视角之外,把作为一个思想家的马克思的理论原貌和历史地位以及这种研究方式所体现的学术思路凸显出来。

马克思手稿


鉴于以往的教训,我多么殷切地希望国内的同行,不再以“当代”和“现实”为借口习惯性地去马克思著作中寻章摘句和断章取义,不再满足于“外围言说”和宏观展望、定性和评点,不再纠结于所谓“马克思的当代性”与“回到马克思”的关系这样虚假的问题,人为地截断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与马克思思想之间天然的、内在的联系。假如号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心思已经不在马克思身上,根本就不读马克思的书或者认为不值得读;假如号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理解的是“没有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和“与马克思无关的社会主义”;假如满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现实化、大众化不过是掩盖其研究中的懒惰、投机、缺乏专业性积累和理论功底的薄弱;假如信誓旦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始终停留在“原则阐释”或者改革开放之前所理解的水准———马克思主义研究就有可能离马克思越来越远,所谓“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就会沦为空谈。

重读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12卷本)
主编:聂锦芳

《重读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12卷本)》是由聂锦芳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6ZDA098),也是由其领衔的团队在多年追踪世界学术前沿、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和悉心解读内容基础上推出的重要成果,我们想以此作为厚礼献给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作者简介
聂锦芳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专注于马克思文本、文献学和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其路向新颖而独到,发表的大量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从文本、文献的角度对马克思思想重新进行的梳理、阐释和评论,有助于矫正长期以来形成的误读和曲解,提升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水准,是这一领域“文本研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独著《哲学原论——经典哲学观的现代阐释》(1998)、《哲学形态的当代探索》(2002)、《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2005)、《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2012)、《滥觞与勃兴——马克思思想起源探究》(2017);主编《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2013)、《〈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及其当代性》(2013)、《“巴黎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历史地位》(2014);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


资料来源:图片及文字均转载自微信公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11日。

https://mp.weixin.qq.com/s/xl3xMWY5yfSFs5am-jkt6w?scene=25#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