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给企业员工以及交流学生进行跨文化培训的过程中,常常会听到来自学员们的对不同文化和不同国家的人的认知和印象,如果不小心将这个话题开了头儿,原本的讨论环节十有八九就会在学员们的七嘴八舌中演变为一场“吐槽大会”:
德方队员常见观点如下:“中国人喜欢结伴儿聚堆儿,连洗手间都一起去”;“中国人对购物这件事儿无比狂热,横扫德国一切中高低档商店”;“中国人说话分贝普遍偏高”;“中国人什么都吃”;“中国人喝牛奶会拉肚子”;“中国人很害羞”等等。
中方队员则常常会强调这些方面:“德国人爱极了条条框框,虽有规矩,却太死板”;“德国人接触起来距离感好强”;“德国人特别喜欢晒太阳”; “德国人的笑点实在令人一言难尽”;“德国人很喜欢看书”;“德国人的饮食好单调”…
© pixabay/Conmongt
在这些“花式吐槽”中出现的“爱扎堆儿爱购物什么都吃”的“中国人”以及“死板冷淡无幽默感”的“德国人”等对一个特定群体(此处为一个国家或一种文化影响下的人群)的特质做出的笼统的描述和概括,其实便是在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文化学中常常谈到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从中国人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以及德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来看,它们往往不太准确或是以偏概全。那么这样的刻板印象为何会产生,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刻板印象”的产生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来源于直接与间接的接触。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大量的新事物,在面对这些大量的新信息时,人们常常会按照已有的认知,将这些信息进行简化和分类处理,以便于理解和记忆,这时就会出现两个问题,即现有认知的局限性以及简化和分类方法的不科学性。而这两个问题中的任意一个都会导致刻板印象的产生。比如在德国,说话时一直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种礼貌,表示“我在认真听”,说话时避免目光接触看向别处或是飘移不定,会被看作是对话题不感兴趣或者不诚恳;而在中国,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看常常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人们会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如果不知道这一点,人们互相之间很有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几次经历,以及对自己的认知体系的参考,对对方这一类人做出判断,如“中国人不诚恳”或“德国人很无礼”等。在这个例子中,人们由几次经历推而广之,这首先是以偏概全,而“不诚恳”和“无礼”是在缺乏对彼此交流习惯的了解的前提下做出的判断。如果这样的经历如再多上几次,这些刻板印象就会更加根深蒂固,从而导致偏见。
“亦正亦邪”的刻板印象
从内容上来看,刻板印象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有些学员当听到正面的积极的刻板印象时常常会说,正面的刻板印象不该是件好事儿吗?实则不然。如果一个中国人认为“德国人爱看书”,当他遇到了一个不爱看书的德国人时,对其印象就可能变得过于消极,如“这个德国人文化层次比较低”等。从影响上来看,刻板印象常常会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常常是偏见和误解的导火线,甚至有可能导致种族歧视和仇恨。不过,刻板印象也可以对人们之间增进理解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要满足以下前提,即刻板印象不能保持一成不变,要随着接触和交流的增加而不断被细化和完善,同时,利用刻板印象的目的仅仅是对人或事物进行描述而非评判。
© http://de.haiwainet.cn
“不可避免”的刻板印象和“可避免”的消极影响
刻板印象人人皆有且无法避免,它在认知过程中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如若想要尽可能的避免其消极影响且发挥其积极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面对陌生和未知,用沟通和交流来减少产生误会与偏见的可能。久而久之,也许大多数德国人都会说“中国人并非什么都吃”或者“并非所有的中国人什么都吃”,而大多数的中国人也都会了解“德国的饮食其实也丰富多样”。这样以来,前文的“吐槽大会”就会变成“友谊之桥”,刻板印象的“洗白”之路也将越走越好。
专栏作者
Niklas Donath(倪克),籍贯德国图林根州,现就职于墨卡托基金会。李派快板书第四代传人,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第二届“武清 · 李润杰杯”快板书大赛非职业组二等奖获得者。
潘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经济史专业博士在读,认证跨文化培训师。
专栏倪克“乐思”旨在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发现中德文化交流中的有趣话题,扩宽视野,促进沟通,增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