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梁”言 | 容克地主的最后荣光

发布时间:2018-05-12浏览次数:274

赘言
作为日耳曼学者,一直以来很遗憾的一件事情就是,有太多太多德语的重要著作没有被翻译成中文。为了稍微弥补一下这个缺憾,也算略微尽一点德语学者的义务,我决定今年利用自己的专栏,来做一个“德语文化经典名著”的“尝鲜版”,从那些尚未被译成中文的德语文史哲方面的经典著作中,节选出一些段落,首译成中文,奉献给广大的中文读者。虽然天生鲁钝,但坚信凭借着认真的翻译,可以让国内更聪明的读者与更天才的研究者有机会接触到那些他们因为语言限制而无法领略的美好。另外,一人计短,在此也向广大的读者征询意见,问问大家,希望看到哪本德文经典文史哲著作的章节,我必定设法将它翻译出来。谢谢!


梁锡江
2018年4月于上海

《施特希林》


今天,我们来讲讲著名作家冯塔纳与他的小说《施特希林》(Der Stechlin)。


冯塔纳(Theodor Fontane)的大名,相信很多熟悉德语文学的人都听过。他1819年出生在布兰登堡州的Neuruppin的一个药商家庭,他的祖父与外祖父皆是胡格诺派教徒,所以他其实算法国后裔。他1836年开始在药店作学徒,同时开始文学创作。后来在1849年,三十岁的时候,正式开始从事记者和文学创作的工作,虽然其收入只能大致维持生计。1852年被报社派往伦敦,后于1855-1859年间常驻英国。回国后从事编辑工作,曾于普法战争期间担任战地记者,被法军短暂俘虏。1870年后主要为报纸撰写戏剧评论。1894年获柏林大学名誉博士称号,1898年病逝于柏林。

冯塔纳早年的作品多为风格朴素的诗歌和描述家乡勃兰登堡州贵族生活的游记。后期成为十九世纪德国诗意现实主义(poetischer Realismus)的重要代表,共创作小说20余部,多以柏林为背景,反映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德国的社会现实。其作品结构严谨,对话生动,人物刻画细腻,尤其擅长探讨婚姻和感情问题,其中《艾菲布里斯特》(Effi Briest),《施蒂娜》(Stine)以及《迷惘与混乱》(Irrungen und Wirrungen)等均为上乘佳作。

上述作品都已经有了中译本。而我们今天介绍的尚未有中译本的则是他的遗作《施特希林》,这部小说在作者死后才正式出版。故事以勃兰登堡州的施特希林湖为背景,虚构了一个施特希林的家族。退休少校容克贵族施特希林鳏居在施特希林湖畔,其子沃尔德玛为骑兵上尉,与伯爵小姐阿尔穆佳德相爱,并订立婚约。沃尔德玛于圣诞节期间偕同未婚妻返回家乡探望父亲,恰好施特希林的友人也来田庄聚首,众人开始谈论上帝与世界,探讨时代的变迁。两个年轻人在柏林举行婚礼后去南方旅行,突然接到父亲离世的消息,沃尔德玛征得妻子的同意,辞去军职,返回施特希林的别墅。小说主要由对话组成,反映了新旧时代的交替,象征封建贵族的最后荣光。


按照冯塔纳自己的说法:“最后,一个老者死去,两个新人结婚——这就是这本500页的书里所发生的全部”。这句话虽然不能算错,但也不能算对。作家本人是在故意戏谑,但同时也是在诱引读者来阅读。而在1978年,德国《时代周报》在评选文学类100部最佳著作时,并没有选择冯塔纳其他的著名作品,而选择了这部《施特希林》,并且邀请德国著名作家Peter Härtling为止撰写导言。他认为:“这部小说也是冯塔纳的政治遗产。在晚年,他用他所喜欢的聊天的方式,将痛苦的判决书与适当的希望带给了读者。他深知,坚毅一定不会碎裂,而更好的洞察不需要吹鼓手。”


《施特希林》


我们来看看小说的开头一段:
在伯爵领地鲁平郡的北部,紧贴着梅克伦堡边境,一条数里长的湖链从格兰塞镇一直延伸到莱茵斯贝格(并且继续向外延伸),湖链四周森林密布,人迹罕至,只有零星一些古老的村庄散落于此,其余地方全被伐木场、冶炼玻璃和焦油的熔炉所占据。这条湖链中有一处被称为“施特希林湖”。那里湖岸平坦,唯有一个地方陡然耸起,颇有些类似于湖畔码头。古老的山毛榉树将它紧紧包围,树枝低垂,前端已经触及湖面。湖上随处可见丛生的芦苇和蒲草,但却没有小船在水面上泛起涟漪,也没有歌唱的小鸟,只在极罕有的时候,会有一只苍鹰从上空飞过,将影子投射在那镜子一样的湖面上。这里的一切都静悄悄的。然而,这个地方也会不时地变得活跃。那是因为,在世界某个遥远的角落,无论是冰岛,还是爪哇岛,那里的大地开始颤动与怒吼,或者是夏威夷岛的火山灰蔓延到了南太平洋。于是,施特希林湖也会变得兴奋,一道水柱就会迸射而出,然后再次落入水面。居住在施特希林湖附近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当他们谈起这个问题时,他们可能还会补充说:“这都是小打小闹,几乎每天都有;要是外面的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动,就好比一百年前的里斯本大地震,那么施特希林湖就会像煮沸的开水,夹杂着气泡和漩涡,这个时候迸射而出的就不再是水流了,而是火焰,这火焰将会席卷岸上的土地。
这就是施特希林湖。


专栏作者
梁锡江,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德国语言学史,德国科技史,德国浪漫主义,奥地利20世纪文学。主要译作有《道德的谱系》、《缓慢的归乡》、《骂观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