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及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与澎湃新闻国际部合作推出“同观·德国”专栏的第十八篇:不出意料地,刚刚开启第四任期没多久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又要访华了。迎接默克尔我们既要开门揖客,也得实话实说。
默克尔总理每年访华已经成为常态 © 视觉中国
一点不出意料地,默克尔本周四又要来中国了,这将是她第十一次访问中国。普通中国人听到这条消息时第一反应中的“又”,不是对某种了无新意的重复行为的抱怨,而更多是对于这位西方重要国家领导人访问中国密度的惊叹。当今仍旧活跃在西方政坛的现职重要人物,还有谁比默克尔来中国更为频繁呢?对此唯一可能的解读是,中德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这一点,也一再为两国把双边关系逐步提升至“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最高级水平、政府磋商等多种深入而全面的对话机制以及两国间密集的经贸关系所证实。
由此可见,默克尔总理每年访华已经成为常态,不来才是新闻。那么她此次来访,除了维护领导人之间必须的交往之外,究竟新意在哪里?
中德密切合作的内外因素
默克尔总理果真新意十足地玩了一把新媒体和自媒体:她在总理府官网上专门为即将到来的中国之行录制了一段长达两分零三秒的播客(Podcast),题为“与中国密切合作”。我们不妨就5月19日的这段播客进行一番文字解读:为什么要与中国合作?与中国在什么领域合作?“密切合作”意味着已有“合作”的基础,但是现在要进一步展开“密切的合作”,那么,是什么条件使得中德现在需要、而且有可能密切合作?
单就德国而言,答案须从德国内外两方面寻找。内,是指德国国内和中德两国间的因素;外,是指作用于两国的外部因素。
先说内。默克尔总理此次访华,是她第四个、很有可能也是她最后一个总理任期内的首次访华,其政府开展工作尚不足百日,仍旧处于龃龉磨合期,比如新外长马斯的风格和路线仍旧不为外人所熟知。来中国亮个相、走一走,结识一下未来四年必须要合作的中国同行,就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方面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换意见,无疑有助于默克尔的新阁员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按照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的说法,就是“中德关系站在新起点上”。这是其一。
其次,德国需要和最大的贸易对象国——中国从2016年以来获得了这个地位——继续巩固经贸合作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一点既属内,也属外。经贸话题属内,是因为有着坚实基础的经贸往来本就是两国交往的“压舱石”,而且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中德双方的经贸合作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合作舞台。经贸话题属外,是因为两国和核心产品都面临美国的高额关税以及可能的贸易制裁的威胁。德国需要找中国共商对策。也就是说,德国需要在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等关涉自身利益的国际性议题方面寻求中国的支持。但是,这种期待与某些媒体散布的所谓“德国来中国寻找新盟友”之类梦呓言论存在着天壤之别。
再说外。目前国际局势的诡异之处在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每每成为无处不在的隐身在场者。除了经贸议题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有关之外,眼下最为紧迫的伊朗核协议存废问题,也完全是由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其实就是违约——所引发。而德国作为当年伊核谈判的斡旋者和协议的缔约者之一,对于维持欧洲近邻的中东地区和平以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拥有迫切的需求。如何在美国退出的情况下保证伊朗核问题不恶化,德、法、英三国必须在和伊朗保持接触的同时,寻求与俄罗斯和中国协调立场。同时,德国也有可能就朝鲜去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其他感兴趣的国际问题与中方交流意见,这也是中国外交越来越具有全球视野的间接反映。
德国须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
如果默克尔总理此次访华就以上问题与中方展开对话,这当然是一次对双方和国际社会具有正面意义的双边交往,我们必须对此表示欢迎。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当今国际关系中“对话不意味着合作、不合作也不意味着对抗”的特点,在抓住中德交往友好与合作的主流和大方向的同时,清醒认识其中的现实层面。
比如中德经贸关系,默克尔总理在播客中提到“中国和德国都遵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但是我们也将谈到贸易中相互对等的市场进入和知识产权问题”。也就是说,德国在经贸问题上希望获得中国支持的同时,对中国也是有意见、有要求的。有意见本来属于正常现象,然而反常的是,近年来德国对华的舆论并没有随着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加深而更为放松,而是恰恰相反,德国对中国在经贸方面的批评和质疑之音越来越大,甚至有由经入政、捕风捉影的倾向,这已经影响到了中国民众对德国的观感。
史明德大使在默克尔总理访华前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到,双方应该彼此尊重,既要充分了解对方关切,也要考虑对方国国情和比较优势,“中国的扩大开放是既定政策,我们的决心和步伐都不会动摇,同时德方也应理解中国的开放是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史明德提醒德国在“看到中国和德国经济竞争的一面在上升”的同时,更要看到“两国正在开辟新的、更广阔的合作领域”。与此同时,史明德大使就德国对华的某些言行并不避讳,希望“德方能与中方相向而行,积极促进对德贸易投资便利化,在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的时候,不要关闭自己已经打开的大门”。
“德国关闭自己已经打开的大门”,显然是指德国对于中国在德国直接投资和企业并购的质疑、已经在德国和欧盟层面出台的和即将出台的限制性措施等。希冀德方相向而行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实际指出了德国在对华经贸问题上的一个自相矛盾之处,说白了就是“打着特朗普的旗号反特朗普”,一边希望中国能在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方面支持德国、反对美国总统的立场,一边却在对中国的经贸关系中发出类似于特朗普的保护主义言论,甚至将之付诸实施。这种自相矛盾的言行不仅难以服人,而且对自己的实际利益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看来,是让德国更为清醒地了解中方立场、同时也是了解自己的时候了。
默克尔总理此次访华还将延续一个传统,即走访中国首都之外的地方,这次行程安排的是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走访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切身体会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变和创新的活力,以及德国通过在华投资企业对于这一历史性进程的参与,无疑将会促进德国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
同观•德国 专栏作者
胡春春,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1989-2003年先后求学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与人文科学学院近现代德语文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德意志文化、公共外交和中德文化交流。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2018年5月23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4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