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出版物

独家访谈:“机制”一周年话中德人文交流

发布时间:2018-05-27浏览次数:256

5月24日、2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其第四个总理任期内展开对中国的首次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均表达出继续推进、扩大人文交流的意愿,表示“要以人文合作为抓手,夯实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

默克尔此次访华适逢“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建立一周年。2017年5月24日,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以“人文交流,合作共赢”为主题,机制双方主席——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德国副总理兼外长加布里尔出席会议,并签署了中德两国关于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联合声明》。“机制”旨在为双方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搭建更高层次的平台,将现有成功但各自独立的活动和项目整合在一个框架内,为两国民间交往开辟更多渠道,为交流领域的不断拓宽、合作内容的日益深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使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政治互信一道成为中德关系的三大支柱。

值此“机制”建立一周年之际,“中德人文交流”微信公众号和“中德人文交流网”编辑霍愿特别邀请了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董琦(“董”)和副主任郑春荣(“郑”)、胡春春(“胡”)三位专家教授共聚一堂,畅所欲言,谈一谈新时代中德关系背景下的人文交流。

5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晤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摄


霍:诸位专家好!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不稳定因素层出不穷,但近些年来中德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合作广度和深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您认为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推动因素是什么?


董:无论是政治互信,还是经贸往来以及安全合作,所有的一切合作都需要靠人来推动,所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论是高层之间的互信、政府间、机构间的互信、尤其是民众之间的互信,其核心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信,所有的关系都要靠人来推动,良好的民意基础对于更好地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习主席访德期间,专门安排与德国的汉学家、文化学者、孔子学院院长以及学生代表开展座谈会,针对双方文化交流提出个人看法的同时,积极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可见民间工作在习主席此访中的特殊地位。访问期间,习主席与默克尔总理一道共同观看中德青少年足球赛,彭丽媛教授专程前往伯乐高级文理中学访问。不难看出,民间交往是双方高层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


郑:中德两国人民都爱好和平,向往美好生活,中德双方无论在双边还是国际层面都相互需要,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不仅在经贸领域能互补共赢,而且在诸多国际性议题上有着共同或相近的立场,这是中德合作的重要基础。中德高层的定期互访、中德政府磋商等70多对对话机制的建立则是中德合作的有力保障。


胡:在中德关系上,我认为人文交流是根本。也就是说,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德文化的共通之处进行更为本质的思考,而不是仅盯住一时间的贸易得失或者就某个具体事件表达态度的异同。虽然两国人的思维习惯可能略有区别——德国人更习惯演绎法,中国人更习惯归纳法,但是两种文化从本质上都是以理性和思辨为主流,沟通起来并没有根本的困难。这体现在行为上就是重实践。正是以实践为导向,使得两国能够相对超越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的差异,坦诚互动,取长补短,在多个领域展开多层次的合作。

© 新华网


霍:此次两国领导人的会谈中,多次出现“新”这个形容词:定位——“两国关系进入新时代”、期许——“努力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高度”、规划——“利用即将举行的新一轮政府磋商共同制定两国未来合作的新路线图”、举措——“以数字化和创新合作为引领打造中德合作的新引擎”。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德关系的“新意”何在?


郑: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德国新政府虽然是原先的政党联盟,但其联合执政协议也以“欧洲新振兴、德国新动力、国家新团结”为题,求“新”意图明显。总之,两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使中德关系也进入了新时期,需要有新路径、新方案来实现中德关系中的新作为。新意具体体现在在即将制定的、新的路线图,包括以数字化和创新合作为引领的新引擎,总体上,新意在于双方以更开放的姿态面对双方的务实合作,在于合作的提质升级。

2017年5月24日,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机制双方主席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加布里尔共同主持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霍:是否能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建立的背景?


董:我个人亲身经历了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德国进行的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在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谈时提出应加强中德人文交流,得到德方的积极响应。之后,双方领导人在中德政府磋商、G20杭州峰会等各类双边、多边场合均明确表达希望推进中德两国人文交流、适时建立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一致意愿。双方携手举办“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中德科技年”等系列活动,在两国民众间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可以看出,无论是政府高层还是其他各层面、机构,都在为推进中德人文交流做出积极努力。经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铺垫,最终促成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于2017年5月24日举行,并签署《联合声明》。此次默克尔总理第十一次访华,适逢机制建立一周年,一方面表现出其对于中德关系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对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又一次强调和推动。

2017年6月,中国高校三大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成立

霍:“机制”建立一周年以来,中德双方在这一机制框架下开展了多领域、多层面的积极合作,取得良好成效。在您看来,机制的建立对于促进两国人文交流有着怎样的作用,未来我们又应当如何更好地发挥机制的作用,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在民间层面开展高效实践?


胡:顶层设计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我们发现中德人文交往存在着很大的不对称性,中国社会对于德国的兴趣和了解要远远大于德国对于中国,这一局面与中德经贸关系、中德两国“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很不相配。两国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也是着眼于促进双向的交流和了解,扭转这种局面。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工作都留待民间自发,而必须走顶层的设计与推动和民间行动携头并进的道路。


郑:机制性对话不应只具有集中展示作用,而是应加强统筹协调作用,这是指,顶层设计可以进一步具体化,即除了每年一次的机制性对话会外,可以考虑适时建立日常的工作机制、融资机制和评估机制等。


董:中德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尽管目前在企业并购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声音,但总体上,双方经贸合作的基本面是非常好的。经贸合作中,同样离不开对对方国家、文化和民众的了解。紧密、广泛的经贸合作离不开人文交流机制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此外,青年在两国人文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双方青年学生的往来与交流日益活跃,据统计,中国目前在德留学生超过六万,德国在华留学生超过八千,从人口比例来看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与此同时,还有大量民间机构参与的交流活动。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高级别机制的建立,能够将各层面、各领域的广泛交流统筹在这一框架之中,进一步发挥机制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双方民间交流。

© chinahighlights


霍:今年初,国务院机构经历了新一轮改革:将原有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不分彼此,成为一个整体。此次中德双方领导人会晤期间,也一致表示将切实推动人员往来便利化,扩大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交流。同时,随着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广大民众对于旅游的需求持续增强,旅游市场持续扩大。那么,“旅游”在两国人文交流过程中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郑:在对象国旅游的游客人数多少不只是两国关系紧密程度的反映,也是其推进器、催化剂。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旅游无疑将消解对对象国及其民众的误解,促进相互认知,最终推动两国之间的民心相通。事实上,每位中国游客也是文化使者,他们可以在旅游过程中展示新时代中国人的形象,传递中国文化,促进文明互鉴。


胡:旅游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都知道,德国人爱旅游世界知名,而中国游客对德国的兴趣也是异常浓厚。旅游不仅仅是经济活动,更是文化活动。比如,我们希望更多的德国人来中国看一看,但是我们给人看什么?这就促使我们思考究竟什么是中国文化的符号,这么一来,旅游以及旅游学就成为国家形象研究、文化研究、综合治理、经济学等知识门类的入口。反过来也一样,中国人去德国旅游,我们去看什么?我们对德国的理解是不是仅仅停留在新天鹅堡、奔驰和宝马汽车、香肠和啤酒的现象上。我们通过旅游,究竟想了解什么?学习什么?所以,我们双方可以围绕着旅游做很多文章,这就是扎扎实实的人文交流。

© 58pic


霍:2017年末,中国男足U20(20岁以下青年)选拔队在德国的友谊赛遭遇一系列非体育因素干扰,致使该项目合作面临停摆,引发中德人文交往领域的一次风波,用网民的话来形容:“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与两国经贸往来的坚实基础相比,人文交往的基础似乎还较为薄弱,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在未来,如何能够让两国的“人文交流”免受此类风浪的干扰,行稳致远?


董: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同的看法、产生一些矛盾,属于正常现象。这也恰恰说明,双方的相互了解依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2017年末发生的足球风波,不会影响到中德关系和人文交流的大局,但也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突破口。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地聚焦闪光灯之外的交流,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到民众之间,“润物细无声”,拉近两国人民距离,增进互信,化解分歧。我们推出微信公众号“中德人文交流”,目的也是为了传播中德两国的国情民情,为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搭建平台。此次默克尔总理来访,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指出,要以人文交流为抓手,夯实双方民意基础。今年7月,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将在柏林举行,有望签署涵盖人文交流各领域的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包括针对互派实习生项目以及通过旅游、文化合作促进双方人员往来的各项措施。我也期待,中德人文交流在未来能够进一步推进,为中德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添砖加瓦。


胡:这里面确实体现了一定的价值观冲突,德国人不理解中国人不能接受拿中国的主权完整开玩笑,这是和中国近代的历史经验密切相关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德国人虽然有着可以为之自豪的历史认知,却并没有理解别的国家也有类似的、但是不同于德国的历史经验。但是解决类似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功,而需要双方不断加深交流和了解。所以,我们不应该遇到问题和障碍就退缩,而是把问题和障碍视作人文交流的挑战。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说,我们走出国门越远,就越应该对于各种差异、误会、冲突抱以平常心,想象美国这个德国最大的盟友在德国受到的抗议吧。


郑:一方面我们需要警惕,在西方,总会有一些人企图利用各种场合抹黑中国,或破坏中德之间的人文交流。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人文交流任重道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细水长流。这意味着,我们面对一些干扰因素,仍要坚持人文交流的初心,要有定力和耐力,要相信,只有加强人文交流,才能更好地消除这些干扰因素。


董:“机制”建立至今刚好一周年,回顾一年来双方的人文交流,成果丰硕。机制建立时签署的各项人文交流活动计划均得到很好的实施,活动的举办在两国民众间引起了强烈反响,吸引了民众的广泛参与,激发出两国民众对对方国家的浓厚兴趣,这也进一步反映出两国民众间实际上存在着对于人文交流的强烈需求和积极性,我想,这也是推动未来中德两国人文交流进一步向前的强大动力。2017年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人文交流作为我国新时代对外关系一大支柱。与此同时,德国联邦教研部于2014年发布旨在推动对华合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国战略2015-2020》,并于2016年推出专项资助计划,支持在高校及其他领域开展“中国能力”建设;2018年,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发布专题报告《掌握中国知识 运用中国能力》,受到德国外交部和联邦教研部的关注,体现出各方对于人文交流的高度重视。虽然双方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可能会有差异,但双方始终保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初衷,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双方人文交流需不断向前推进。


霍:感谢三位专家与我们分享真知灼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愿中德人文交流合作蓬勃发展,促进中德共创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