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海拾英 | 两种文化视线的交汇——范迪安谈中德艺术交流

发布时间:2018-06-03浏览次数:347

为纪念中德建交45周年,访谈录《忆海拾英》中德文双语版于2017年金秋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收有对两国合作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界人士的访谈实录共20篇,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为该书作序。

2014年,中德两国确立了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定位,为新时期中德关系发展确定了方向。中德关系的三大支柱是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我们公众号也将以这三大支柱为主线,连载本书内容,向读者展现中德建交45周年来,奋战在各个领域的人士如何投身建设良好的中德关系。

本期刊载书中对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的访谈 ——

两种文化视线的交汇
——范迪安谈中德艺术交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范迪安一直奔波于全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界,积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艺术交流。不管是展览的策划组织,还是美术馆公共职能的推广,范迪安的目标是让中国当代艺术正面出场,争取其在中国主流艺术中的地位,并与西方主流艺术对接。2015年在德国八个城市举办的“中国8: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德引起很大轰动,被德国媒体称为德中文化交流最有成效的一次合作。范迪安院长从艺术家的角度向记者谈了中德两种文化的交汇与碰撞。


记者:您为中外文化交流倾注了大量心血,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德国的?最初对德国的印象如何?
范迪安: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中国艺术家才有机会看到西方艺术的原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德国艺术不断被介绍到中国,我印象深刻的是1980年在北京举办的“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展”。在那个展览中,我和许多年轻的中国艺术家第一次看到了德国的现代艺术,也从表现主义艺术中看到了德国文化的特质,初步认识到德国艺术的现代特征和在西方艺术体系中鲜明的德国文化精神。此后,德国的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展览多次在中国举办,许多艺术大师的作品深受中国艺术家的喜爱。我在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期间,和柏林、德累斯顿、慕尼黑三地的国家艺术博物馆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北京举办了德国浪漫主义绘画展和格哈德·里希特个人画展,在中国艺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记者:在德国八个城市举办的“中国8”艺术展览在德国引起很大轰动,被德国媒体称为德中文化交流最有成效的一次合作。您作为此次展览中方总策展人能否谈一下,如何做到中德双方在文化现实站位不同、对艺术的评价与见解也不尽一致的情况下,却能在展览的主旨和结构上达成一致,如何做到在坚持中国文化立场的基础上寻找与西方文化的对话方式?
范迪安:德国许多博物馆都有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如青铜器、陶器以及绘画,但向德国公众介绍中国的新艺术是十分重要的。如同中国社会一样,中国艺术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创造充满生机活力,艺术观念和艺术风格多元多样,艺术家的个性得到充分彰显,从中国当代艺术中可以看到中国政治、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实际,看到在全球文化新的碰撞与交融情境下中国艺术家的感受与表达。2001年,在中国文化部的支持下,我和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馆合作,策划了题为“生活在此时”(Living in Time)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这也是中国官方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采用策展人策划的方式举办的展览;2008年,在我的主持下,中国美术馆在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活的中国园林”和“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2015年,我和波恩文化基金会主席瓦尔特·斯迈林先生作为总策展人,策划了“中国8:中国当代艺术展”在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等八个城市同时展出,这次展览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时任德国总统高克的支持,展览通过中国绘画、雕塑、书法、摄影录像、装置等不同形式展现中国当代艺术的最新发展,可以说让德国公众立体地、多维度地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全景”。

2015年5月13日,“中国8: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德国杜伊斯堡正式开幕,德国当地政要及各界人士700多人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一个展览成功与否,取决于展览的策划理念和视角。我一向认为,在海外传播中国艺术,首先要尊重对方特定的文化语境,要在展览策划阶段先做好思想交流与对话。在德国举办展览,我就要先了解德国艺术界和公众对中国艺术认知的状况,研判遴选什么主题、哪种类型的艺术作品入展,尤其在展览的主旨上要体现中国艺术特别是许多探索创新的真实性、现实性,让德国公众看到在中国社会变革的实际中产生的中国当代艺术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和创新魅力,而不是西方艺术的翻版。我的合作伙伴斯迈林先生是个对传播中国当代艺术极有热情也有经验的策展人,我们对中国艺术的价值有共同的认识,但在具体作品的选择上也常常会有分歧,有时候甚至发生争执。通过深入的交流,特别是和他一起走访不同类型的艺术家工作室,我们对“中国8”这个展览的主旨趋于一致,那就是要反映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艺术的变革与发展。全球化进程特别是图像时代的到来,使中国艺术家的视野、思维和感受与国际艺术界一样,对世界、社会、自然、科技等都有新的反映,因此,只有体现当代的“共同主题”,展览才能引起广泛的共鸣。与此同时,艺术的价值又在于来自不同文化传统的创新。中国是一个悠久文明不曾间断并拥有体系性特征的文化大国,中国当代艺术的特色正在于得到自身文化基因的支持,中国当代艺术的活力则在于极为丰富的社会现实。为此,我提出展览要体现“当代艺术的中国方式”。此外,通过不同类型的展览,也有助于德方每个博物馆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展览期间,各个博物馆都举行了艺术家讲座、公共教育等活动,不仅构成了作品的交流,也实现了人的交流。我深知,德国艺术界和媒体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不同的认识,有时候只将个别艺术家作为中国艺术的代表,而实际上,中国当代艺术是一个多元的、活跃的图景,它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发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这是不可忽视的价值。

时任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和能源部长加布里尔(左二),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左一),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右二)和艺术家张方白(右一)在“中国8”展览会上。


记者:您认为,中德两国文化艺术分别在哪些方面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
范迪安:中德两国艺术上的最大共同点在于注重艺术的精神性和文化性,也包括在艺术创作上的严肃性和学理性。德国艺术在古典时代形成的理性精神和文化启蒙意识,在20世纪早期所萌发的现代批判精神和二战以来以“新表现主义”为代表的文化反思精神,都值得中国艺术家学习和借鉴,德国艺术与德国思想哲学的关系,更是中国艺术界经常讨论的话题。此外,包豪斯在建筑和设计上的影响、卡塞尔文献展、德国新媒体艺术等也一直受到中国艺术界的关注。中国艺术传统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即在艺术中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这种文化特质,在德国也有较大的影响。艺术交流看上去是视觉的交流,其实更是思想的、精神的对话,在这方面,中德艺术交流的“深度”远远超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


记者:中德两国文化艺术交流还有哪些可圈可点的例子?
范迪安:从艺术博物馆到艺术学府,从官方到民间,从机构到个体,中德艺术交流已经形成“立交桥”的态势。以我所在的中央美术学院(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为例,我们和卡塞尔市政厅及文献展合作,于2012年在卡塞尔举办了大型的“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今年春天在北京举办了介绍卡塞尔文献展的展览;在中国文化部、德国驻华大使馆、歌德学院(北京)的支持下,我们和柏林自由大学合作,连续举办“文化管理在中国”(KUMA)项目,培训了中国许多艺术机构的专业人员;我们和法兰克福的奥芬巴赫艺术与设计学院合作,举办了媒体艺术双年展;这些项目呈现出的新颖性和双向性,体现了中德艺术交流新的趋势。

2017年5月24日,德国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主席瓦尔特·斯迈林(前排左)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前排右)在北京签订“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大型展览项目的合作协议。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加布里尔(后排左)、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后排右)出席签字仪式。

在中德两国建交45周年之际,中央美术学院和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将联合中国八个艺术博物馆于今年9月在北京举办“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系列展览,这是对在德国举办“中国8”展览的回应,项目得到了德国外交部、中国文化部以及两国大使馆和德国多个博物馆、私人收藏、艺术家的支持,也得到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等两国著名企业的赞助,展览将展出20世纪50年代至今德国著名艺术家和流派的作品,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德国艺术展。我坚持认为:文化交流基于双方的好奇与发现,更基于彼此的理解与共识。在两种文化视线交汇之处,艺术的光彩将更加灿烂。


(采访:柴野)



范迪安,生于1955年,曾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从20世纪80年代起从事当代艺术批评和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发表了大量学术文章和当代重要画家专论并策划组织过许多当代艺术展览及学术研讨会,与德国多个重要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合作,举办展览及艺术与教育活动交流。


资料来源:
资深媒体人柴野先生主编的《忆海拾英·中德建交45周年访谈录》一书,由德国柏林禧利旅行社赞助出版。
我们在此特别感谢德国柏林禧利旅行社和柴野先生授权“中德人文交流”转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