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德国;研究生教育;教育与产业
德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吸引世界各地的学生前往就读。研究生教育为德国培养了许多科研人才,帮助德国获得竞争优势,成为欧洲工业强国。本文从产业互动的视角入手,尝试总结德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经验。
研究生教育特点利于互动
德国有约400所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涵盖多种学科的各类课程,分析其研究生教育情况,可以看出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大学的类型设置比较明确。德国对大学的类型进行了明确区分,将大学分为综合大学、应用科学大学以及艺术与音乐类院校。
其中综合大学是“威廉·洪堡三原则”中“研究与教学相统一原则”的代表。其主要目标是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培养科研后备力量,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相对更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类大学不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事实上,它们也强调学以致用,例如,亚琛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9所大学共同成立了德国理工大学联盟(TU9),制定了严格的导师招聘制度,要求导师来自与其所教授专业相关的企业,获得博士学位后至少在企业中工作10年以上,是企业中的优秀人才,以此保证导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导师还要将生产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带到学校,让学生拥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可能性并以此确定开创性课题,从而实现产学研互动循环。
应用科学大学则特别重视与工业企业的互动,或者说,设置这类大学的目的就是解决工业生产中的现实问题。因此,在培养研究生时,应用科学大学非常重视与产业直接的互动甚至结合。一些应用科学大学会将近半数课程安排在周末进行,这样学生每年都能获得半年的全职实习时间,并且学校会安排专职教师负责解答与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相关的问题。应用科学大学通常规模较小,专业设置较细,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表现较为突出,是受雇主青睐的人才来源。
其次是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针对性。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层面,无论是应用科学大学还是综合大学,都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产学研结合。应用科学大学的创办理念为通过实践导向的教育促进社会创新和产业发展。这类大学和企业结合紧密,通过长时间实习、工业项目形式的毕业设计、工作室课程等方式保证学生和企业充分互动。同时,长期组织企业职工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最新业界信息。而综合大学中,相当一部分理工科专业对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实习有硬性要求。得益于大学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学生同样能够在毕业前拥有实际工作经验,获得部分实用技能,有助于缩短其进入企业后的适应磨合期。此外,这也让学生能够基于产业实践撰写论文,提升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层面,一方面,以师徒制为主导的德国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要求博士研究生深度参与相关产业活动。目前,德国的许多博士研究生除了要在导师监督下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外,还要承担导师所在课题组的研究助理工作,因此也可以获得参与企业项目的机会。另一方面,部分德国大学会把博士研究生视为课题组的正式工作人员,并为其发放工资。因此,相关合作企业也就成为博士研究生的重要资助方。
最后是重视与校外机构的合作。德国大学既重视积极参与本地化的区域活动,也强调与境外企业开展国际化远程合作。近年来,德国大学越来越重视与区域内其他机构的互动。一些大学的管理机构还制定了战略计划,用于改善区域伙伴关系,希望不仅能够与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短期合作,而且可以建立长期伙伴关系。这些伙伴关系能帮助研究生开展实践合作,从而提升其研究成果的竞争力。
在国际合作方面,作为“博洛尼亚进程”的创始成员之一,德国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可以获得其他签约国的认可,这提升了德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认可度,也促使更多外国学生到德国深造。此外,德国大学设置了众多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研究生培养项目,降低了留学生的入学难度。大量的留学生既为德国提供了产业人才,也有助于德国大学国际校友网络的建设,从而增加了德国大学与他国企业合作的机会。
教育与产业互动获得多方支持
在德国,大学被认为是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组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发挥连接作用。从以下三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这种认知促使人们重视产业发展与研究生教育间的联系和互动。
一是体现在政府对研究生教育和产业互动的支持。为了推动研究生教育和产业互动,德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倡议,包括“高科技战略2025”、《研究与创新公约》等,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大学、企业和社会都应成为科技创新的参与者。
为加强学术界和产业界间的互动,德国政府还制定了多种资助计划,并鼓励大学和企业合作探索那些兼具较高的研究风险和创新潜力的领域。在相关研究项目中,许多研究生获得了到一流企业实习的机会,企业也在高新技术上实现了突破。
德国政府还建立了全国性的技术创新平台,由专人负责大学与企业间的技术转让,使大学科研成果能够快速实现产业转化,获得的相关收益又能反哺大学,这进一步激发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大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体现在企业对产业互动的重视。德国企业较为重视研究创新,其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在德国研发投资总量中占比超过65%。德国企业参与的主要是应用型研究,但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参与方式不尽相同。大型企业与大学合作的方式主要包括: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委托其研究特定问题、资助大学研发机构或课题组、派遣企业人员到大学附属机构工作、在企业内设立特聘教授岗位、联合大学成立研究所等。而中小型企业与大学的合作大多是由工业协会组织牵头进行的。有关研发活动为研究生参与企业工作提供了多种便捷方式和路径。同时,得益于德国企业界的研究岗位需求,研究生群体也更有提升自己研究能力的热情。
三是体现在社会对产业互动的配合。德国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大学通过教学和研究可以带来溢出效应,影响区域产业的发展,希望大学在区域能力建设和形象塑造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大学参与区域网络、集群等的期待越来越高。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根据知识的性质及其形成条件,以空间和社会接近性为依据,指导建设了大量的创新研究集群。其中位于巴伐利亚州的bwcon集群聚焦信息和通信技术,由24家大型企业、421家中小型企业、66所大学等联合构成。这种互动形式既有利于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又可以涵盖研究生需求、培养、就业等各个环节,对研究生的发展是比较友好的。
综上所述,当前,德国已经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研究生教育与产业互动机制。同时,尽管大学是德国研究生教育的责任主体,产业界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获得社会各界认可。在政府主导和推动下,实际上德国研究生教育的间接参与者已经囊括了社会各界。由此看来,政府对高等教育和产业互动的长远规划,能够影响研究生教育与产业互动进程。但我们也要看到,其成功关键仍在于大学是否能够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高质量人才。
资料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27日,
作者:于毓蓝,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
责编:赛音
编辑:陈惠兰
审校:俞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