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文化,活动,工作坊

走进戏剧合作 德中“互为故事”

发布时间:2018-07-12浏览次数:147

由吴氏策划联合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合作主办的“2018柏林戏剧节在中国”日前在北京启动。“柏林戏剧节在中国”的五年计划已经进入到第三年。2016年柏林戏剧节首次在中国落地时,成了中国表演艺术界的大事件:此前并未有过德语戏剧集中在中国演出的先例,而演出、工作坊、讲座等多方位的整体策划也让中国观众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世界。

“柏林戏剧节在中国”是近几年德中戏剧界密切互动的一个缩影,这个过程中不仅德语戏剧向中国观众呈现,中国戏剧也走进德语观众的视野,德中戏剧人也以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制作。这个过程总是充满着挑战,信息不畅通、语言不通、文化语境不同、资金短缺等,但正如慕尼黑室内剧院剧作人、柏林艺术节戏剧顾问维斯蒂拉所言:“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获得更多的灵感和创意,而克服困难最终一起完成一部剧的体验非常棒。”维斯蒂拉已经多次和中国戏剧人合作。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院长、“柏林戏剧节在中国”项目评审团成员柯理博士(左)、柏林艺术节戏剧顾问杰洛恩·维斯蒂拉(中)和柏林戏剧节评委希琳·索伊特拉瓦拉(右)在现场畅谈“2018柏林戏剧节在中国”。欧洲时报 李国庆 摄

跨文化合作中的“互为故事”

在欧洲内部,跨国戏剧制作已不是新鲜事,被称为近三年柏林戏剧节最好的戏剧作品、今年被带到中国的《轻松五章》就是一个例子。走出欧洲,德国戏剧人与中国同行的合作尽管已经出现,但仍不多,而维斯蒂拉与中国北京纸老虎戏剧工作室的合作的《非常高兴》便是其中之一。

《非常高兴》戏剧项目开始于2013年从德中两国不同文化语境下对于“群众”知识的调研,它将“群众”这个概念在舞台上进行诠释,并探索这一概念如何存在于当今中德两国的集体记忆中。这部剧的命名就取自一群随机挑选的中国年轻人对于“集体”这一概念的直接感受。

而为了将不同个体的经验感性地融入这一戏剧项目(纸老虎工作室提出的“互为故事”原则),主创很早就确定,最终的表演部分将由中国和德国演员共同实现。而维斯蒂拉也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的牵线搭桥下认识了中国戏剧导演田戈兵,并作为戏剧顾问加入了创作团队。

2013年6月,中国演员与慕尼黑室内剧院演员在一场联合工作坊中首次碰面。“演员们都不懂对方的语言,沟通需要通过翻译,而在翻译中有些意思消失或者被误解,但这并未造成合作上的障碍,反而是一个积极的开端。”维斯蒂拉说。

他认为两国演员们对对方保持着开放的心态是促成最终成功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每个人都希望尽量理解其他人,所以相处时间长了,即使语言还是不通,但能够彼此理解一些微妙的细节。在这个试图相互理解的过程中,演员们处理自身台词、肢体语言和表情的方式也会发生调整。”维斯蒂拉说。

在两年制作过程中,数十位来自中国和德国的不同职业领域的人们参与了前期的调研和采访,累计形成调研、笔记和剧场文本50多万字,以及大量图像资料,这些调研资料成为舞台工作的灵感源泉:调研资料中的故事、图像以及影像来自中德两种文化、历史和思想语境,在舞台上,它们与表演者的肢体以及个体经验紧密相连。

最终,这形成了兼具舞蹈表演和文字朗诵特色的跨界演出,其素材来源既有京剧等中国传统表演形式,也包含了起源于欧洲的现代舞,中国两千五百年所积淀下来的古典文学和以卡内蒂和鲍德里亚为代表的欧洲哲学选段互为对照,甚至还有《巴伐利亚州集会地管理条例》中对群众的定义:“群众的密度为每平方米容纳两人。”

这本身就是“互为故事”的呈现,在一种共享的语境中,演员的个人经验进行交换、移动、交汇,最终转化成为舞台演出。而这恰好也是《非常高兴》这部剧的主题—中德对一个概念不同认知的碰撞,其背后正是文化对话的叙事。

2014年10月2日,《非常高兴》在德国顶尖剧院慕尼黑室内剧院举行开幕首演,后来的一个月,又进行了10场演出,这在德国当地媒体引起轰动。“田戈兵带领中国舞蹈演员和慕尼黑室内剧院的演员们一道,为我们奉献了一场跨文化、跨领域的演出。舞蹈和文字、语言和声响被混杂在了一起,这场演出的巨大魅力及其幽默之处在于这些元素的对立。从这种意义上看,《非常高兴》是一场引人入胜的多元文化试验。”巴伐利亚广播电台对此报道称。

2015年3月《非常高兴》回到中国,慕尼黑室内剧院的演员、剧构和技术人员来到北京,与纸老虎工作室团队会和,在北京中间剧场复原慕尼黑的演出现场,但最终的演出并不是对慕尼黑演出的照搬。“以慕尼黑演出的前台后台作为文本,再次创作,制造处于虚构、真实、表演、论坛和展览之间的‘当下情境’。”维斯蒂拉说。这样,中国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个反复排演后的完成品,而是“完成品”的解构和重构。

柏林艺术节戏剧顾问杰洛恩·维斯蒂拉在现场答记者问。欧洲时报 李国庆 摄

“自然而然发生的合作”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是德中戏剧合作过程中的挑战,但它们也可能激发出更多创作的灵感,这在《非常高兴》的项目中得到彰显。然而双方信息不畅通所带来的挑战则确实给双方合作带来不利影响。

维斯蒂拉得以接触到《非常高兴》的项目得益于歌德学院的牵线搭桥,“否则我可能很难知道纸老虎工作室和这部剧。”

为德中戏剧人搭建桥梁是歌德学院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们希望能够为双方建立联系,并为他们的合作提供一定资金。不仅是把德国戏剧带到中国,也希望把中国故事带到德国,现在中国有很多很棒的故事和富有创造力的戏剧人。”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院长柯理表示。2015年歌德学院也资助了另一个德中合作的戏剧项目—Ghost,这部戏剧讲述的是中国杂技演员的生活,后来也在德国演出过。

在柯理看来,德中戏剧人合作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他更倾向于自然而然发生的合作。“有时候合作具有强制性,比如指定要做一个什么作品出来,里面必须要有中国或者德国元素等,这种方式也可以实现文化交流。但如果真要共同制作一部戏剧,还是让双方有一个较长的时间互相了解比较好,人和人之间的这种相知需要一定时间积累。”柯理说。

因此,歌德学院也推出驻留项目,邀请德国的戏剧人到北京生活一段时间,“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获得一些灵感,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日后的创作,他们或许还会希望回到北京,和中国的同行合作制作与中国相关的戏剧,这样一步一步地推进,在我看来是一种更好的方式。”

目前,歌德学院也不满足于在个体层面为德中戏剧人牵线搭桥,东亚地区的歌德学院正在筹措一个平台,“我们希望以比较自由的方式把大家放到这个平台上,这样他们可以介绍自己的创作题材,并建立联系。这样的联系可能不会有什么成果,也可能有,但这样的成果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的。而即使没有显著的成果,这种接触和对话也很有意义:这个世界的问题很复杂,戏剧是了解问题的一种方式,通过交流人们会看到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柯理说。

“自然而然发生的合作”欧洲时报 李国庆 摄

在德国讲中国故事

尽管德中戏剧合作在进行中,德国戏剧越来越为中国观众所知,但中国戏剧在德国的普及度依然不高。

“中国戏剧被介绍得很少,而且就中国传统戏剧而言,尽管具有审美价值的独特性,但德国观众会认为它们离自己很远,所以也很难将它们引入德国。”柯理说。

维斯蒂拉也认为非常中国的艺术表现形式难以为德国观众了解,“比如京剧、越剧,首先演员的肢体语言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欧洲观众缺少相关的知识,所以可能看得一头雾水。”

但目前这种情况似乎也在得到改善,今年11月初,昆曲《临川四梦》将来到德国,“我想这应该是第一个被介绍到德国的中国戏曲,中国传统戏曲、当代戏剧包括舞台剧,我们都可以共同发掘,把它们带去德国。”维斯蒂拉说。

他认为,德国观众对当代中国很感兴趣,“但他们知道的实实在在的中国题材很少,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这当然是当代中国的重要议题,但不是全部。展现当代中国人真实生活的戏剧现在在德国还很少,我们非常愿意做这方面的工作,但具体到把哪部戏以何种方式带到德国,还是得由戏剧人自己来决定。”

2013年田戈兵的话剧《朗诵》就在慕尼黑室内剧场有过演出,“它具有中国特点,但同时又能够让欧洲人感受到关联。”维斯蒂拉说。这部戏当时也受到德国戏剧评论人的好评,恩斯特就在现场评论中指出,“很难用语言来描绘当时的气氛,但肯定是深深地俘虏了观众。舞蹈持续了很长时间,长时间地纠缠于那些毫无关系的文本纠葛而不能自拔,一直到最后成为自己的身体文本。这时候谁不会想起皮娜·鲍什(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的‘满月’呢?”


资料来源:欧洲时报,2018年7月4日,记者 周睿璇 李国庆

http://www.oushinet.com/ouzhong/ouzhongnews/20180704/29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