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以心相交 更进一竿 —— 对话北外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建斌

发布时间:2018-07-14浏览次数:94

在当前国际形势不确定性突出的背景下,中德两国间的合作正成为乱局中的稳定因素和正能量。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柏林总理府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双方表示,中德要顺应时代潮流,扩大人文交流,加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语言教学、学生交流项目等合作,推进青年创新创业交流。李克强表示,本轮磋商是中德新一届政府各部门首次全面对接,对规划和推进两国全方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就在不久前的5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其第四个总理任期内对中国进行首次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均表达出继续推进、扩大人文交流的意愿,表示“要以人文合作为抓手,夯实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

去年5月,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以“人文交流,合作共赢”为主题并签署了中德两国关于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联合声明》。“对话机制”旨在为双方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搭建更高层次的平台,将现有成功、但各自独立的活动和项目整合在一个框架内,为两国民间交往开辟更多渠道,为交流领域的不断拓宽、合作内容的日益深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使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政治互信一道成为中德关系的三大支柱。

“中德人文交流”微信公众号独家访谈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德语系主任王建斌教授。他1996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翻译学和篇章语言学等,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自2002年以来多次为德国现任、前任总理担任同声传译译员,与大家一起共话新时代中德关系背景下的人文交流。



中心:您如何看待现阶段的中德关系?

王:在当今世界里,中德关系是一对具有全球战略意义的关系,从2004年的“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到2010年的“战略伙伴关系”,再到2014年的“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不断推进。中德关系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全球问题解决上,中德两国代表着两类不同的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德国是最发达的工业国之一,两国共同探讨全球性问题解决的方案,其结果更容易让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所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德两国的关系不单具有双边意义,更是富有全球责任、共同维持多边体系的意义。
中德(欧)首先是两大文明,两大和平的力量,然后才是两大市场。中德关系绝不仅仅是经贸合作的关系。在今天世界不确定性增强的时刻,中欧应是世界局势的稳定器,中德应是中欧关系的稳定器。中德应在积极促进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建设性的作用而一起努力。2014年,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首次访问德国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谈到中华民族和德意志民族是两个伟大的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两国人民有着深厚友谊。当前,中德两国交流合作能出现这样好的局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过双方长期努力,懂得了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国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要相互理解、真诚相待,善于倾听对方意见,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接见默克尔第11次访华时更是强调,中德两国要做合作共赢的示范者、中欧关系的引领者、新型国际关系的推动者、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合作者。这为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定下良好基调。


中心:“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如何在未来更好地发挥顶层设计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在更广泛的层面开展高效实践?

王:中德关系非常重要,但我们也认识到中德信任基础仍然不够充分、不够坚实。而要想建立良好信任基础就应该在两个国家、两个社会之间进行全方位交流,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竭尽所能促进中德各个层级、各个人文领域之间的交流,包括音乐艺术领域、体育领域,尤其是构成中德关系未来基础的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以及中德两国大学间的交流。5月初,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发布了《掌握中国知识,运用中国能力:在德国拓展中国能力的出发点》专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MERICS报告》),报告指出,最近几年来,德国学习汉语的中小学生人数一直在5000人左右止步不前。而在法国这一人数达到了38000人左右。而在德国的职业中学里,大家对于汉语学习的兴趣和需求是在不断上升的。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建立可以更好的促进汉语教学、促进中德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鼓励学校可以将汉语作为中学第二外语或第三外语。与此同时,对话机制也应服务于德语在中国中小学的推广和普及。曼德拉曾经讲过,If you talk to a man in a language he understands, that goes to his head. If you talk to him in his own language, that goes to his heart.(如果你用别人能理解的语言与对方谈话,那么谈话会进入对方的大脑。如果你用对方的语言与之谈话,那么谈话会进入对方的心里)。

语言学习是一把开启对象国文化的钥匙,是达到文化认知这个目标非常有效的途径。
中国在德学生数量为五万多人,德国在华学生数量为八千多人,且在华德国留学生大多以学习语言为主,通过《MERICS报告》也证实,德国对了解中国有着非常大的需求并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从上学就开始了解中国的教育体系。鉴此,我们要多开发国际学位课程,使用英语或者是其他容易为德国学生接受的语言进行教授,另外我们要加大深受德国学生喜爱的双学位课程开发。这样的话,使德国学生到中国来学习的时候不单只是做一个语言速成生,而是能够完成学业,到最终拿到毕业证书。这将使德国留学生对中国更具有亲切感,这其实是非常有意义且有必要的。


中心:你觉得新时期中德人文交流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王:经过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德两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在发生着变化。在过去四十年中,德国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陪伴者,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众多技术和新的理念。纵观全世界,德国是向中国进行技术转让最多的国家,一共有两万多项。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在一些领域里已经是世界领先者,如数字化、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等,在这些领域里多和德国开展合作,可以促使两国共同创新。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访德前夕,在《法兰克福汇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做引领开放与创新合作的好伙伴》提到,“中德要进一步扩大双向开放,中德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合作,中德要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多边秩序。中德分别作为亚洲和欧洲最大经济体,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和利益交汇点都在增多。”中德两国本着双方互利共赢的原则,开拓创新,密切合作,可以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

像中国政府所倡议,中德应拓展在第三方市场合作,这一合作可以说就是各自强项的相加,十分适合当前发展阶段的中国。一方面中国可以提供资金和劳动力要素,输出中国较为优质的产能,另一方面在和德国合作中也可以接触到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贸关系发展的同时,民心相通的人文交流重要性日益凸显,呼唤着两国在文化领域展开更全方位、多角度的交流,以加强中德民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减少摩擦,增强互信,以平和心态面对竞争与冲突,推动中德关系持续的、良性的发展,“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将成为沟通的重要手段。通过《Merics报告》证明,德国企业界及众多其他领域对了解各行各业的中国有迫切的需求。基于这样的迫切需求,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这样的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同时,我们也需要以开放的姿态,让更多的德国人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在亲身体验中客观、全面的了解现代中国。


中心:您对中德人文交流品牌建设及中国文化输出有怎样的期待和建议?
王:2017年,中德双方成功建立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正向习主席所说,希望对话机制为丰富两国交往渠道、拓宽交流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推动中德关系继续前行、推动中欧关系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过去这一年里,对话机制在教育、文化、媒体、体育、青年等五大领域里,均有不少中德人文交流硕果。在这样的良好基础之上,今后中德双方可考虑采纳双方均认可的方式方法共同设计、筹划、举办各领域的活动和项目,重心下沉,联动中国各省、德国各州的能力、发挥民间的力量,融合进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大框架,共同服务于民心相通这一目的。在合作过程中,有效的验证自我认知是否对方认知相吻合,进一步将中德人文交流行稳致远,向前发展。值得高兴的是,北外同上外、同济在教育部的支持上成立了三个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三所院校都秉承着一种合作的精神与态度一起共谋共建,有效的服务于对话机制。


中心:可以简单介绍下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德交流的渊源历史和特色吗?

王: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始建于1950年3月,当时只有两位教师,十四名学生。德语界老前辈姚可崑教授说得好:“两位教师、十四名学生、一条心,合起来正好是个“德”字。2002年北外德语语言文学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北外德语语言文学学科设有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研究、德语国家外交与经济、教学法等6个专业方向。北外德语系与德国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耶拿大学、帕绍大学、慕尼黑翻译学院等均有校际合作关系。同时德语系与德国国家语言研究院、曼海姆大学共同进行双博士培养。德语系每年派遣学生和教师赴德学习、交流,同时还接受来自德国的学位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北外德语系与哥廷根大学、南京大学共同进行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专业的双硕士培养,与耶拿大学共同进行中德跨文化经济双硕士培养,与波恩大学共同进行MTI专业笔译硕士培养、与慕尼黑高翻学院共同进行国际会议同传联合培养,学生毕业时获得中、德两个学位。所有这些项目都是中德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中德学生一年在北外,一年在德国,中德教师共同授课、学生们同堂学习。这样的方式真正使得民心相通在学生层面上生根发芽,当来自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人有两年的时间一起生活一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渗透了双方的文化和差异,这对于深入、全面的理解对方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而这样的学生们,将构成中德未来友好合作的十分坚实的民间基础。


中心:可以简要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如何部署在中德人文交流领域下一阶段的工作?
王:作为全球两大贸易国和两大经济体,中德两国发展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接下来我们要对教育、文化、媒体、体育、青年等领域的中德人文交流进行调研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中德两国共同鼓励企业进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同德国的“工业4.0”战略对接合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外策划将“匠心”作为主题开展系列研究报告及项目活动。中国文化既包括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包括日新月异的现代艺术(如现代的版画),现代科技(如便捷的移动支付)等,以何种方式方法、如何主动发声、如何更好的向德国社会和各界人士推介一个现代的中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和未来前进努力的方向。

一个有深度的中德人文交流,实际上是基于双方对彼此的深度理解和信任。现阶段的我们有一种感觉,似乎对对象国有所了解,但却不够深入和细致,这正是在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框架下我们身为一位中德人文交流人应该要去努力奉献一己之力的地方,应该以人文、历史、这些学科学术研究作为支撑,多做学术研究以及学科建设,扎扎实实助力中德人文交流建设源远流长。

借此机会,我感谢在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框架下,与我们并肩努力的同事们,由董琦老师领导的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人,由姜锋老师带领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中德人文交流人,感谢大家给予北外德语系的默契配合和支持、信任和帮助,以及各位同仁们在过去一年里为中德人文交流做出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