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孔德馨 | 《米莉·鲍(Milli Bau)的丝绸之路,1956 - 1974》图书推介会

发布时间:2018-07-16浏览次数:204



书籍封面:《米莉·鲍(Milli Bau)的丝绸之路,1956 - 1974》

7月5日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携手柏林Kerber出版社举办了《米莉·鲍的丝绸之路,1956-1974》图书推介会。该书作者,来自柏林的年轻艺术史学者尤莉卡·诺若兹(Julica Norouzi)为到场的文学、艺术及摄影爱好者们介绍了故事主人公米莉·鲍的故事。

米莉·鲍和尤莉卡的母亲是挚友,因此还在孩提时候尤莉卡就认识了米莉·鲍,尽管她出生时米莉·鲍已经85岁了,像祖母一般。尤莉卡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就经常玩米莉·鲍的罗莱双反相机盒子。“米莉·鲍喜欢用罗莱拍照。拍照时相机是架在肚子上的,仿佛是腰腹部拍出的照片,”尤莉卡回忆道。

米莉·鲍1906年生于德国黑森州达姆施塔特市,婚后于1932年迁居汉堡,后在汉堡任职世界报记者。米莉·鲍同时也是摄影师。她的丈夫是西门子的部门经理,他们共同生活在汉堡附近的奥米勒(Aumühle)。“放弃舒适圈并不容易。那些美丽的房子和花园,还有可爱的邻居,都令人不舍。但对我而言决定了的事情就会去做”,米莉在自己的旅行日记中写道。1956年,时年50岁的米莉摆脱了传统的桎梏,变卖了大部分家当,将自己的大众面包车改装成房车,开启了她的丝路之旅。从1956到1974,她一路游历了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伊拉克、伊朗、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印度、中国和韩国。1956年她还在台湾采访了蒋介石。米莉·鲍用笔和相机记录了自己一路游历上的见闻趣事,她的日记和照片成为了尤莉卡出版此书的主要史料和依据,也是记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20年历史文化变迁和风土人情的宝贵史料。1967至1974年间她在伊朗德黑兰以传记记者而闻名。游历结束后她回到自己儿时的故乡达姆施塔特。1994年88岁高龄的米莉·鲍前往西伯利亚雅库茨克,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了表彰她的卓越贡献,达姆施塔特市于1996年授予她“世界公民与达姆施塔特人”奖。


院长助理史妮娜致欢迎辞

在这本二百余页的书中,有五十余页的篇幅记录了米莉·鲍在中国的点滴。她漫步香港街头、逛澳门渔村、在广州参加中国人的婚礼,又从广州坐火车穿过大半个中国,历经60小时到达北京。中国的铁路系统令米莉·鲍赞叹不已,卧铺车厢极为舒适,而且她很喜欢火车上的餐车车厢,觉得列车员推着水果饮料烟酒小车走来走去很是有趣。在北京她逛了天安门、故宫和雍和宫,坐过黄包车。从北京出发她又继续前往下一个古都—西安。西安是她此次中国之行最喜欢的城市。“一个城市的多元维度需要用脚步来丈量”,米莉·鲍对自己说。接着她一路向西,踏上了古丝绸之路的朝圣之旅,先后去往麦积山石窟和兰州。令她难忘的一幕是在成都的一个村子还见证了中国亿万人民除四害运动。之后她从重庆坐船一路沿长江到达上海,全程2250公里,历时一个星期。她本希望通过这次沿江之旅休整一下疲惫的身心,好再次启程,但却事与愿违。一路上孩子的哭闹声、大人的喊叫声、来往乘客的脚步声,使得她无法安静休息。不过可口的中国美食、沿途的如画风景和浪花拍打河岸奏出的美妙乐章令她忘却了一切的不愉快,得以身心疗愈。最后在曾经的十里洋场和新中国的经济之都上海,米莉·鲍结束了自己中国之旅。


艺术主管高意达对话出版人尤里卡·那若兹

尤莉卡将米莉·鲍的这段非凡经历及她一路游历所拍摄的照片出版成册。该书得到了德国国家广播电台、《明镜周刊》、《世界报》、《法兰克福新报》等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书中米莉·鲍拍摄的照片也于7月6日至9月28日在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展出。观众可以同米莉·鲍与尤莉卡一起领略50年代一个德国女人游历丝绸之路的珍贵记忆。


观众凝神参观图片


笔者后记

笔者翻译米莉·鲍照片的配文时就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不羁又不失可爱的德国女人。笔者最爱的是米莉亲手改装的大众房车,她拍摄的黎巴嫩大水法遗址的照片勾起了笔者在北京上学时候逢春逛圆明园的记忆。一个德国女人选择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抛下曾经拥有的一起,只身一人不远万里,探索未知,可敬可叹。

资料来源: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杨征供稿,蔡琳编撰。


专栏主编
蔡琳,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同济大学建筑学本科,2002-2010年求学于柏林工业大学“规划建筑环境”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及2009年任德国GTZ机构(目前更名为GIZ)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江苏扬州、广西百色)项目专家。研究方向为中德城市更新比较、中德跨文化交际、文化遗产作为资源的中德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