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个去过中国的德国女孩认真地告诉我:中国人很爱唱歌,这很好;德国人不唱歌,或者说,只有喝醉了的时候才唱歌……真是如此吗?一个被誉为古典音乐之乡的国度,日常生活中居然是没有歌声的?
实际上,即使抛开其专业音乐领域的辉煌不谈,历史上,音乐在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业余合唱协会就成为了德国社会十分普及的市民组织,它的变迁见证着德国社会几百年来的发展轨迹。19世纪末,家庭音乐活动成为社会风尚,而音乐素养是良好教育的必备要素;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电影、也没有广播的年代,三五好友小聚,一起弹琴唱歌,即是当时典型的生活娱乐图景。
Frederick Daniel Hardy:《牧师家的家庭音乐》© bildergipfel.de
既然如此,为何今天的德国人“不唱歌”了呢?
针对这种“习俗”的问题,很难给出一个全面的解释——毕竟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庞大群体,包含着无数的个体差异。这里仅尝试从有限的几个视角来观察这个现象。
日常环境下对于“唱歌”行为的心态
到过德国的人恐怕都经历过一个印象深刻的瞬间:飞机降落德国,突然间,世界安静了。“保持安静”是德国社会在现代城市生活中遵循的绝对道德准则之一: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在家也要保持安静,不吵到邻居;就连德国的宠物狗也被教育得安安静静的,很少有乱吼的情形。对于习惯了这种氛围的人来说,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对于刚从吵吵闹闹的环境飞抵这里的人,这种安静中多少带着一种压抑的气场——你不可以随意地“情动于中[…]而咏歌之”(《诗·大序》)。
Michael Boß:《保持安静》© fotocommunity.de
与之相辅相承的是在现代文明语境下被德国人逐渐推向极致的那种对待事情一贯严肃认真的态度。还记得德国的太极课上,由于同学们专注模仿每一个动作的细节而导致肢体运动僵硬,违背了太极的原则。为了缓和这种过于严肃的课堂气氛,老师讲到,他在中国学习太极时,师父就说过:你们德国人太严肃,学太极应该是一个放松的过程;教别的学生,课堂都是伴随着说笑的;可德国学生严肃的样子,搞得师父都紧张得很……在我看来,这完全是老师想要打破这鸦雀无声的严肃气氛而甩出的一个包袱,于是自然而然地笑了。可是,我的同学们却都没有笑——他们这是在用严肃的态度来接受老师对于他们“太严肃”这个问题提出的“批评”啊!由此应该可以想象得到:日常生活场景下随性的唱歌,对于一些已经习惯用严肃的态度面对一切的人来说,一定是过于随便而有失颜面了。
发展不开的“卡拉OK”
“卡拉Ok”对于东亚人来说,几乎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它在德国社会却一直推广不开。这里的原因可能更多地在“卡拉OK”的行为本身。从专业的视角来看,“卡拉OK”这种以字幕颜色变化来提示节奏的方式实在是太low太外行,与目前某些APP中在钢琴键盘上即时提示应该按哪个琴键来帮助不识乐谱、不懂音高的业余人士弹奏某些乐曲的方式如出一辙。而德国人一向的作风是,做事就要有“专业”的架势:还没开始跑步,就得先置办专业的跑鞋和装备;发展某个爱好,得加入专门的协会;烹制不同的菜肴都要有专门的厨具,如芦笋锅、鸡翅剪等。于是,对着变色的字幕假装自己是歌星的做法,总是让他们抛来一种“不屑”的眼光。
Michael Boß:《保持安静》© fotocommunity.de
战后对于“合唱”行为的特殊感受
我们对于德国社会很多“怪象”的不解,都可以在德国人心理上的历史经历中找到答案。合唱,本来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生活形式:一群人,专注于合作,来创造出美好的音乐——既感受着艺术性的听觉体验,又体会着协作的乐趣,还享受着抒发胸臆的畅快。然而,特殊的历史经验——合唱,作为统治者影响大众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在纳粹时期被广泛使用——令许多德国人对它持一种反感的态度。实际上,对于群体性的行为、象征纪律的符号,他们都多少抱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再加上当代社会种类繁多的娱乐可能性,让这种“老套儿”的形式更进一步地遭到反传统的年轻人的冷落。
这里的分析,绝没有讥讽德国人的意思:如果说出于维护公共秩序和严肃态度而放弃随性的歌唱,以及不愿参与太不专业的“卡拉OK”的选择,让人觉得刻板中透着可爱和可敬,那么由于历史原因而远离合唱的心理创伤则着实让人发出深深的感叹。歌唱本身是美好的,可以愉悦身心、调剂生活情调、和谐社会气氛、有效促进健康,还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希望德国人在维护他们良好品质的同时,更放松一些,再多一些歌唱。
作者介绍
陈楠楠,音乐学专业博士生,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赴德继续深造,目前就读于德国明斯特大学。主要关注点在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音乐文化和音乐美学问题,以及视觉与听觉艺术的关联等。愿以此专栏与大家分享跨文化的学术与生活中的点滴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