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章森林 | 科隆市徽的起源

发布时间:2018-08-11浏览次数:1056

科隆建城于公元50年,时值罗马帝国时代,曾是下日耳曼省的首府,被命名为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意为“克劳迪娅·阿格里皮娜的殖民地”,克劳迪娅·阿格里皮娜是罗马帝国克劳迪乌斯皇帝的皇后,出生于此,应她的请求,这块地方获得罗马殖民地的地位。科隆这一名称就是来自Colonia(殖民地)一词。公元2世纪起,科隆就成为主教区。公元795年,查理大帝将科隆升格为大主教区。

科隆早期的市徽是红白两分盾徽,上半部分红底上有三个金色的王冠。 1475年,科隆获得自由城市的地位,于是采用了双头黑鹰纹章,两个鹰头后面都有金色的光圈,这是神圣的象征。两个鹰头中间是一顶皇冠,黑鹰左爪持权杖,右爪持宝剑,胸前是一个盾徽,盾徽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红底三顶金色王冠,下半部分是银底11个火焰图案。
盾徽采用红白底色这一汉萨同盟的颜色,因为科隆曾是汉萨同盟的主要成员。三顶王冠象征在基督出生时拜见过基督的三王。三王遗骨原来安葬在米兰。12世纪霍亨斯陶芬王朝统治时期,政教斗争激烈,皇帝腓特烈一世巴巴罗萨经常南征意大利。1164年,腓特烈一世攻占米兰后,将三王遗骨作为战利品赠送给他的首相兼科隆大主教莱纳德·冯·达瑟(Reinald von Dassel),由此三王遗骨到了科隆。科隆从此成为德国最重要的朝圣地点,被称为“北方的罗马”。腓特烈一世试图将科隆建设成为与罗马相媲美的城市,由此在政教关系斗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朝圣为科隆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科隆成为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富有的大城市。1248年,为了安葬三王遗骨,科隆大主教开始主持修建科隆大教堂。但由于各种困难,直到1880年才完工。

11个火焰图案象征圣乌尔苏拉和11000名处女。据11世纪开始流传的传说,乌尔苏拉(Ursula)是布列塔尼国王的女儿,信奉基督教。一个信奉异教的英国王子埃特里乌斯(Aetherius)向她求婚。乌尔苏拉在同意之前,要求王子先受洗,并商定了一个考虑的期限。在此期间,她去罗马朝圣,由10个贵族少女陪同。11位少女各自有1000名侍女,由此一共有11000名少女参加朝圣。在返程时,她们受到匈奴军队的拦截,匈奴军队杀死了陪同人员,匈奴王要娶乌尔苏拉为妻。乌尔苏拉拒绝后,用箭自杀了。

 在科隆成为商业中心之后,为了争夺城市管理权,城市的贵族和市民与科隆大主教产生了很大的冲突。1288年,城市贵族和市民在沃林根(Worringen)战役中战胜大主教,科隆获得一定的自治权,成为自由城市。科隆大主教被驱逐出科隆城,被迫驻节波恩、布吕尔等地。

1265年,科隆大主教恩格贝特二世(EngelbertⅡ)联合克莱沃伯爵等诸侯,计划奇袭科隆城,先由人在市场纵火,然后以此为号,乘乱攻占科隆。可恩格贝特二世一直没有看到纵火的信号。据传说,克莱沃伯爵进军时看到,乌尔苏拉带领1万多少女手持蜡烛绕着科隆城行走。克莱沃伯爵不敢与之对抗,于是撤军。由此,乌尔苏拉拯救了科隆城。后来科隆人为了纪念乌尔苏拉,将11个火焰的图案置于市徽中。

1794年,科隆被法国拿破仑军队占领。贵族、行会及纹章制度一度被废除。拿破仑称帝后,重新确立了纹章制度。1811年,拿破仑为科隆颁布了新的市徽:红底盾徽顶端耸立着金色的拿破仑之鹰,盾徽的主要图案是蜜蜂和法兰克犁。拿破仑家族的纹章——三只金色的蜜蜂取代了三顶王冠,象征勤劳与秩序观念。锯齿形的法兰克犁取代了11个火焰图案。盾徽由花环围绕,整个纹章具有浓郁的法兰西风格。在1811年科隆名誉卫队的一面燕尾旗中,两个旗角装饰了这种市徽。
1814年1月,德国军队收复科隆。1815年,科隆划归普鲁士所有。1817年,普鲁士国王重新颁布了市徽,恢复了以三王王冠为主的市徽图案。


资料来源:本文节选自林纯洁著《德意志之鹰:纹章中的德国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省略了原文注释。


作者介绍



林纯洁,1983年生,湖北江陵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省楚天学者(楚天学子),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德意志纹章文化、中西文化比较。近年在《德国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哲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著有《马丁·路德天职观研究》和《德意志之鹰:纹章中的德国史》,译有《马丁·路德桌边谈话录》(合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与重点项目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