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探访德国政治教育核心机构——联邦政治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2018-08-19浏览次数:1589

德国作为传统世界强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水平高度发展,在全球范围享有盛誉。德国拥有完善的政治民主体制,国民素质水平相对较高,国家形象良好,强调严谨、专注、负责、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也真实体现出德国政治教育的发展水平。

二战结束后,为了彻底消除纳粹主义思想、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联邦德国开始设置政府机构——联邦政治教育中心(Die 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参与国家的政治教育,积极推进西方民主、自由的政治思想,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政治教育体系。联邦政治教育中心作为整个德国政治教育决策、组织、实施的管理机构,本文重点就其历史发展、主要任务做一个简单介绍。

作为德国联邦政府官方的机构,中心负责为德国境内多达300多个政治教育机构、各级学校、基金会和独立于政府的各种组织提供政治教育相关的必要支持与协助,被誉为是德国政治教育的核心机构。其设立的主要目标就是“推进德国民众对于政治情境的理解,强化民众的民主意识、加强民众参与政治的准备力,从而促进民主、宽容和多元化为基础政治觉悟的发展。”[1]

© www.bpb.de

中心发展的历史:
二战后联邦德国亟待解决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比如反思纳粹主义、铲除右翼极端主义、重建政治体制、实行民主化改造等等,因此“非纳粹化”和“反对极端主义”运动成为战后早期德国政治教育主题。为尽快重建一个新的民主政体,联邦德国政府把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开始着手成立联邦政治教育中心。诞生于1952年的“联邦乡土服务中心”(Die Bundeszentrale für Heimatdienst),1963年才正式更名为“联邦政治教育中心”。1969年9月10日,中心把以往“在德国人民中强化、传播民主和欧洲思想”的工作目标转向培养民众的民主意识、以及民主参与能力。这也标志着政治教育中心的工作“淡化了浪漫主义与和谐的思想”变得“更加现实”,直击政治性争论和民众关心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有关德国政治教育思想理论的讨论变得越发激烈,争论的焦点在于国民政治教育究竟是应该具有解放性抑是导向性,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成为政治教育的重点。


© www.bpp.de  联邦政治教育中心

德国政治教育的圣经——《博特斯巴赫共识》
1976年,由巴登—符腾堡州政治教育中心发起,全德国政治教育专家齐聚南德小镇博得斯巴赫,达成了国家政治教育的普遍共识——“博特斯巴赫共识”(Beutelsbach Consensus)这一共识也是德国政治教育沿用至今的三条基本原则。

第一,禁止压制学生(Überwältigungsverbot)。不允许教师采用任何手段对学生进行教条灌输(Indoktrination),因为这样则会阻抑学生去形成独立的政治判断。

第二,保持争议性(kontrovers)。在学术界存在争议的问题以及政治话题,在课堂中也应当继续保持争议。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持有的政治观点、科学观点,都应该是中立的、客观的,并保证开放性讨论的顺利进行。

第三,培养学生现实政治情境中决定自身立场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处于某一政治情境时,具备自我决定政治立场的能力,并可以从自身利益角度寻求一种对政治形势产生影响的方式。[2]作为德国政治教育教师的“圣经”,共识特别关注了政治实践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凸显了很强的实践性。


 © fls-wiesbaden.de

中心的主要任务:
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主要目标:加强德国民众的民主性意识,鼓励德国民众能够勇敢地、满怀批判精神地、主动参与各种政治生活,强化与传播民主和欧洲思想。[3]中心还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民众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并以一种与社会、历史紧密相连、富有政治性、社会性、文化性、经济性的教学方式,向广大民众传授各种知识。

中心主要承担以下几项具体的工作:一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政治教育工作作出规划,并为各类学校的政治教育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与考试要求。二是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民众、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政治教育活动。例如,在2017年德国大选前期,政治教育中心针对民众对于大选的浓厚兴趣,组织政治教育专家开设一系列关于“选举”、“党派”专题的讲座,介绍德国选举的主要流程,以及参选的政党、选举的规则、议会的功能等等,向广大民众全面展现选举的全过程。此外,中心还会定期为学校政治教师组织专业的培训活动,比如专业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并强化与欧盟政治教育职业联盟的对接,或者为一些政治教育组织提供专业的指导。三是组织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编撰政治教育的各类材料,为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参考。四是在政治教育中,中心承担德国民众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中心通过一个专业性的网站,以及一个专业的博客,向民众全面介绍政治教育的历史以及当前的发展。并通过大量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向公众传递政治信息,引导民众树立符合国家价值取向的政治观点与判断。比如中心出版的《议会通报》(Das Parlament),主要介绍议会近期的各种动态,向民众全面展现议会的运作方式;《政治教育信息》(Informationen zur politische Bildung),则主要描写世界各国的政治体制、政治发展动态,并出版特定主题的专刊。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资料都可以供人免费取阅。

中心的分支机构:
联邦政府在德国政治教育中的职责是由联邦政治教育中心以及各州的分支机构——“州政治教育中心”(La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来承担。州政治教育中心一般都设立在州府所在地,但也会选择在州内的一些重要城市设置分部。联邦政治教育中心与州政治中心、以及各城市分部之间联系密切,联动统一,但是各分支机构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往往会结合各地区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政治教育活动。此外,各州政治教育中心还会定期举办一些专题政治性讲座,邀请政治教育的专家担任嘉宾,解析联邦、以及当地政府制定的各种政策,极大地拓展了政治教育的普及度与参与面。

启示:
德国联邦政治教育中心作为政治教育的核心管理部门,是德国政治教育的一大特色,并与学校政治教育、校外政治教育一起,有效完善了政治教育资源建设的渠道,建构了政府——学校——社会的分级政治教育系统。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略显单一、学校政治课程资源还有待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性不足,课堂政治教育与政治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实践性问题联系不够紧密。相比之下,德国政治教育拥有相当完善实践的资源。除了学校的政治教育,德国联邦政治教育中心还会联合各级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历史遗迹,以及专业的基金会、社会政治教育团体一起为广大民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政治教育,这些有效的举措很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参考资料:
[1] Demokratie stärken – Zivilgesellschaft fördern 
http://www.bpb.de/diebpb/51743/demokratie-staerken-zivilgesellschaft-foerdern.

[2] Der Beutelsbacher Konsens im Wortlaut 
http://www.bpb.de/die-bpb/51310/beutelsbacher-konsens.

[3] Leitbild der Bundezentrale fürpolitische Bildung  
http://www.bpb.de/die-bpb/51248/leitbild-der-bpb.


作者介绍

任平博士,现就职于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同时兼任德国汉堡大学国际比较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员。获德国汉堡大学教育学院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普通教学论、政治教育、学校教育学。曾获得国家公派全额奖学金,欧洲教育研究协会(EERA)奖学金,汉堡市政府奖学金,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汉堡大学奖学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