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言
作为日耳曼学者,一直以来很遗憾的一件事情就是,有太多太多德语的重要著作没有被翻译成中文。为了稍微弥补一下这个缺憾,也算略微尽一点德语学者的义务,我决定今年利用自己的专栏,来做一个“德语文化经典名著”的“尝鲜版”,从那些尚未被译成中文的德语文史哲方面的经典著作中,节选出一些段落,首译成中文,奉献给广大的中文读者。虽然天生鲁钝,但坚信凭借着认真的翻译,可以让国内更聪明的读者与更天才的研究者有机会接触到那些他们因为语言限制而无法领略的美好。另外,一人计短,在此也向广大的读者征询意见,问问大家,希望看到哪本德文经典文史哲著作的章节,我必定设法将它翻译出来。谢谢!
梁锡江
2018年4月于上海
在中国,提到最著名的德语作家,大家一定会想起约翰·沃尔夫冈·封·歌德,而最著名的德语作品,大家也一定会说是《少年维特的烦恼》。自从1922年,郭沫若翻译该书以来,近百年间,在“五四”精神影响下的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都在洋溢着“狂飙突进”精神的《维特》中找到了知音。这本不足140页的“小册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堪称德语文学历史上第一本“世界级畅销书”,它也让年仅25岁的歌德一跃而为世界级大作家,就连拿破仑入侵德意志期间,还专门和歌德一起就《维特》里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讨论,但到底是哪个情节让拿破仑觉得有些不太符合逻辑,很有推敲的必要,歌德在《谈话录》里语焉不详。他的秘书爱克曼做了猜测,可惜没有猜对,不过歌德说爱克曼与拿破仑的意见都是对的。
《少年维特的烦恼》原著初版首页 © wikipedia
虽然这本书在中国接近于“家喻户晓”,但我们还是有必要从翻译的角度补充几个信息:
一
在郭沫若的时代,“少年”一词还没有脱离古文的窠臼,指的还是“青年男子”的意思,所以梁启超先生还有一篇名文叫做《少年中国说》。但这么多年过去,“少年”的词义已经发生较大的改变,我们当代汉语对此的理解变成了10-18岁之间的这个阶段,所以与维特本人二十出头的年龄已经有点不太相符。不过鉴于这个译名已经深入人心,一般我们还是将其译为《少年维特》,而不是《青年维特》。这一点希望大家注意。
二
中文“烦恼”一词主要指“不顺心不畅快,烦闷苦恼”,这本是佛教用语,指众生不解缘生缘灭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从而烦恼。佛教认为,有六个根本烦恼,即贪(贪欲)、嗔(嗔恨)、痴(不知无常无我之理)、慢(傲慢)、疑(犹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可以看出,汉语中的“烦恼”侧重于强调人的主观欲求与执念,颇有些类似于基督教所谓的“七宗罪”,是造成人不幸或痛苦的缘由。而德文原文的“Leiden”一词则主要指“因为某种不幸而造成的灵魂上的极度痛苦”,更侧重于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即痛苦),至于造成痛苦的不幸是否是由于人自寻烦恼,还是因为命运的捉弄,则不得而知,也不是这个单词所涵盖的内容。因此不难看出,两个单词其实并不对等,汉语强调缘由,德语侧重结果。所以,维特这里的重点其实不是“烦”与“恼”,而是“苦”,汉语翻译似乎有些偏差。
维特像 © Chodowieck/ Wikipedia
三
我们知道,作家给作品里的人物起名字很多时候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例如《红楼梦》里的诸多名字都有其特定的谐音或含义。同样道理,“维特”(Werther)一词来自于德语“Wert”(价值)一词(加了一个不发音字母h,再加一个表示某人的词尾-er),其含义就是“可贵之人”的意思,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如前所述,这部小说讲的乃是维特的不幸与痛苦,他的痛苦来自于他的不幸,而他的不幸则来自于他的失败。作为恋人,他败给了未婚夫与世俗伦理;作为市民,他败给了贵族社会;作为诗人和艺术家,他败给了理智的社会和理智的人群。他的人生乃是三重意义上的失败,而他要以主动选择的死来对抗那毫无意义的生,以个体生命的终结来对抗这荒诞的世界。这种对抗本身便是他的价值存在。面对命运,宛如希腊悲剧英雄的维特保持住了生命的尊严。
说到这里,很多读者一定会问,既然译名不准确,有没有更好的译名呢?其实我自己也没有想得太好。一方面,我们要承认“少年维特之烦恼”的译名已经深入人心,不好擅动,在没有好的译名出来之前,我建议还是维持现状。另一方面,我们仍然要正视问题,所以我在这里也想广大聪明的读者咨询,问问大家是否有更好的主意呢?
专栏作者
梁锡江,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德国语言学史,德国科技史,德国浪漫主义,奥地利20世纪文学。主要译作有《道德的谱系》、《缓慢的归乡》、《骂观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