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克“乐思”| 活在日历里面的德国人 – 严谨还是死板?

发布时间:2018-10-02浏览次数:390

© stevepb / pixabay

德国笑话一则

在德国法庭上,法官问窃贼:“你怎么大白天入室盗窃?”窃贼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掏出他的日历,仔细翻阅后道:“因为那天晚上我的日程已经排满了!”


看了这则笑话,也许很多朋友又要吐槽德国人的幽默了,笑点究竟在哪儿?其实这则满载自嘲的笑话将德国人对日历的极度依赖和对日程安排的执念极其生动地体现了出来:在德国,人人都有本日历,就连窃贼也不例外。虽说笑话带有夸张成分,但“安排时间”和在日历中妥善记录“时间安排”对于德国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且不说工作中德国人会认真细致地在日历本或是办公日历软件上安排和记录会议,预约等各种日程,并严格按照日程执行,就连日常生活中,德国人也常常查阅自己的日历本,有时在年初就已经写下了年末的具体安排。

笔者刚来德国不久的时候,想约两个关系不错的德国同学周六晚上一起去吃中餐,没想到,两个人听到邀约后不约而同地从包里拿出他们的迷你日历本,在一阵哗哗的翻阅纸张的声音后,一个同学摇摇头说,这个星期六不行,我已经有安排了,下个星期六晚上七点半以后我有时间,话音还没落,另一个同学就说:“下星期六晚上七点半我要去听音乐会,下星期五晚上怎么样?我晚上六点以后还没有安排…” 笔者当时一边尴尬地笑着一边想,朋友之间极其简单和随意的一件事儿看起来怎么像一场正式的商务约谈。可在大概两个月以后,笔者自己也买了一个日历本,因为笔者发现,在德国,去市政厅需要预约,去看医生需要预约,去拜访教授需要预约,去做头发需要预约,去修电脑也需要预约。而这些预约的具体时间琐碎而又分散,光靠脑子来记是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把预约和各种安排填写在日历里,一方面可以防止错过,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安排时间,填充空缺。渐渐地,笔者也“患上了日历依赖症”。

一些朋友不免会觉得这样的工作和生活太过死板,缺乏灵活和机动性,也缺乏理解和人情味儿。但是在德国人的眼中,时间是无比珍贵且不容浪费的,将时间根据事由进行安排并严格遵守安排可以将时间合理和有效的利用。一方面,在预约的这一段时间内,人们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解决计划解决的问题,可以事半功倍,而且人们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和工作可以有所准备,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做好时间安排并做到守时也是对他人对社会尊重和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专业度和诚信度的表现,相比于人情和关系而言,安排好时间和守时在德国更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也就能赢得更多的机会。一段时间一旦被预约,就只会用在预约对象身上,不接受其他事由的打扰,从而保证时间利用的质量。

© mohamed_hassan / pixabay


然而,德国人这样的观念和做法并非总是能达到其理想目标,因为工作常常不是按部就班,生活也常常会不按常理出牌,时间安排中的其中一项推迟或者提前都会对整个安排产生影响,效率亦会随之大打折扣。除此之外,在和来自其他国家或文化区域的人进行沟通和合作时,德国人的这个习惯,也时常会被误解。

一个韩国朋友曾跟笔者抱怨,他想和新来的德国同事打个招呼,认识一下,几句话的事儿,他却在门外足足等了十分钟,最令他不能理解的是,办公室里的德国同事既没在开会,又没在打电话,只是在准备会议材料。韩国朋友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受到了不礼貌的对待,很没面子。

反过来,德国人也对接受并且习惯于接受临时变动和临时安排的文化表现出不理解。一个和中国团队经常合作的德国项目经理曾满脸愁容地找到笔者寻求帮助:“我的中国同事常常会没有预约就到我办公室来问问题,我怕直接拒绝他们会太不礼貌,让人没面子,影响团队合作,但他们好像完全不懂,我不只是他们的技术顾问,我还有很多别的工作要做,他们没有预兆的出现常常打乱我的日程安排。我怎么才能既顾全中国同事的面子又保证我的日程不受影响呢?”

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遵循着各自的文化标准。做好时间安排并执行时间安排这样在德国文化中被赞赏和被广泛接受的行为在其他文化背景下完全可能“受到冷遇”。在国际合作和跨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的今天,若想增进理解,提高合作效率,活在日历里面的德国人可能需要视情况适时调整对时间变动的宽容度,并给自己的日程安排入可调整区间,以应对临时变动;对于重要的时间安排“讲方式”地进行强调,注意措辞和表达;而来自其他文化的朋友,在和德国人合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预约,守时,并及时通知变动,除此之外,对于临时变动所造成的结果要做好心理准备以及应对策略。双方各退一小步,方能共进一大步。


栏作者

Niklas Donath(倪克),籍贯德国图林根州,现就职于墨卡托基金会。李派快板书第四代传人,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第二届“武清 · 李润杰杯”快板书大赛非职业组二等奖获得者。

潘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经济史专业博士在读,认证跨文化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