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言
作为日耳曼学者,一直以来很遗憾的一件事情就是,有太多太多德语的重要著作没有被翻译成中文。为了稍微弥补一下这个缺憾,也算略微尽一点德语学者的义务,我决定今年利用自己的专栏,来做一个“德语文化经典名著”的“尝鲜版”,从那些尚未被译成中文的德语文史哲方面的经典著作中,节选出一些段落,首译成中文,奉献给广大的中文读者。虽然天生鲁钝,但坚信凭借着认真的翻译,可以让国内更聪明的读者与更天才的研究者有机会接触到那些他们因为语言限制而无法领略的美好。另外,一人计短,在此也向广大的读者征询意见,问问大家,希望看到哪本德文经典文史哲著作的章节,我必定设法将它翻译出来。谢谢!
梁锡江
2018年4月于上海
© knesebeck-verlag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开篇的第一句话很著名:“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这句话的德文原文是这样的:
Als Gregor Samsa eines Morgens aus unruhigen Träumen erwachte, fand er sich in seinem Bett zu einem ungeheueren Ungeziefer verwandelt.
© knesebeck-verlag
这一句话的翻译其实一直有几个问题:
第一,这里的格里高尔·萨姆沙其实是卡夫卡本人的自我投射,一个证据就是主人公的姓氏萨姆沙,中文翻译影响了大家的阅读理解,其实这个名字的原文是Samsa(读作za mu za),他是作家本人玩的一个文字游戏,是从他的名字Kafka脱胎而来。我们注意到,两个名字都由五个字母组成,而元音都是a,并且两个元音a在单词中的位置也完全相同,同时a之前的辅音也采用了相同的叠音,分别是Ka-ka与Sa-sa。不过,我们注意到,在中译本当中,很多译者都采用了近乎于约定俗成的名字“萨姆沙”,这样的处理方式很显然忽略了主人公与作家本人的联系。作家本人自己也有一个很喜欢的妹妹,他曾经设想过,如果自己变成了废人,自己最喜欢的妹妹是否会因此嫌弃他?而《变形记》正是他将这一设想加以极端化的文学想象或者说实验。卡夫卡在这里是通过一个极端的事件来拷问家庭这一人类基本社会模式存在的意义。所以,既然Kafka的译名是卡夫卡,为什么我们不能将主人公的名字翻译为“萨姆萨”来凸显两者之间的联系呢?
第二,关于“甲虫”翻译其实也不太准确,德语的原文并没有说他变成了甲虫,甲虫的结论是根据后面文章的描述而得出来的。实际上,在第一句中,卡夫卡使用的是“Ungeziefer”这个词,关于这个词,德语Duden给出的释义是这样的:[schmarotzende] tierischeSchädlinge (wie Läuse, Wanzen, Milben, auch Ratten u. Mäuse) ,大概的翻译是:[寄生类]害虫(例如虱子、臭虫、螨虫、也包括田鼠与家鼠)。虽然大多数人从上下文推断,变形后的动物应该是甲虫,但事实上关于这只虫子到底长什么样子,卡夫卡与萨姆萨都没有看清楚。主人公的名字叫格里高尔,在西方语言中的原意是“守护者”的意思。卡夫卡在这里是要凸显主人公本来是家庭的守护者,最后却沦为被清理的害虫的悲惨遭遇,所以它变成的虫子一定不是野生的,而应该是人类房屋内常见的、尤其是在卡夫卡那个年代常见的害虫,所以它没准就是一只臭虫。
专栏作者
梁锡江,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德国语言学史,德国科技史,德国浪漫主义,奥地利20世纪文学。主要译作有《道德的谱系》、《缓慢的归乡》、《骂观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