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力,德国能力

《德国的“中国能力”与中国的“德国能力”》中德人文交流研究辑刊(第一辑)

发布时间:2019-05-28浏览次数:173

中德人文交流研究辑刊(第一辑)《德国的“中国能力”与中国的“德国能力”》由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推出,主编胡春春,副主编俞宙明。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京东、当当等各平台有售。


内容摘要


中国与德国的文化对视、对话与交往,可能是异质文化相互吸引、相互排斥和相互影响的一个范例。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异域知识的交换,更有影响文化的总体评价及未来构想的“宏大叙事”的纠缠。随着教育学,尤其是基础教育研究领域近年来出现面向“能力”概念的全球转向,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制定了《中国战略2015-2020》,提出德国高等教育应具有“中国能力”。在《德国的“中国能力”与中国的“德国能力”》这部论文集中,来自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包括哲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汉学、日耳曼学、媒体研究、文化政策和教育政策研究、对外文化政策研究等领域)的中德两国学者及文化交往的实践者尝试从知识和行动的双重层面审视和反思如何接近中国和德国。这是国内外聚焦“中国能力”和“德国能力”的第一部研究专辑。


前言


把脉中德文化对视、对话与交往


胡春春


中国与德国的文化对视、对话与交往,可能是对人类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异质文化相互吸引、相互排斥和相互影响的一个范例。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属于“奇技淫巧”的异域知识的交换,更有影响文化的总体评价以及未来构想的“宏大叙事”的纠缠。那么,从何处入手,方能以一斑而窥全豹?


最为稳妥的路径,可能还是从中德文化交往的历史维度出发。1697年或者康熙三十六年,德国——或者更应该说是欧洲——哲人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年)在理性主义掀开现代历史篇章的前夜以拉丁文发表了《中国近事》(Novissima Sinica)一书。在序言里,莱布尼茨是如此从欧洲的角度评价中国的:


“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相比,面积相当,但人口数量则已超过。在许多方面,他们与我们不分轩轾,在几乎是‘对等的较量’中,我们时而超过他们,时而为他们所超过。……然而谁人过去曾经想到,地球上还存在着这么一个民族,它比我们这个自以为在所有方面都教养有素的民族更加具有道德修养?自从我们认识中国人之后,便在他们身上发现了这点。如果说我们在手工艺技能上与之相比不分上下,而在思辨科学方面要略胜一筹的话,那么在实践哲学方面,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1)


从莱布尼茨的思考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启示:首先,在现代之前,衡量文化并没有绝对性的标准,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一种“对等的较量”。在我们已经太多地接触到现代的“进步”“民主”等强制性、规范性话语的负面影响之后,莱布尼茨前现代色彩的立场暗示了另一种文化理解之可能。其次,莱布尼茨对于文明的思考更多是出于一种反本质主义的立场,或者说寻找普遍性的诉求远远超过论证自身的特殊性,遑论为后者的优越性或合理性辩护。这两点启示,已经为这部以探讨认识中国和德国及两者相互认识为主题的文集定下了基调。


认识中国和德国自然是一个宏大以至无边无际的话题,但是认识中国与认识德国的难易程度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如德国历史学家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在其两卷本德国近现代历史阐释史专著《通向西方的漫漫长路》(Der lange Weg nach Westen)中得出的结论,德国在所谓的“特殊道路”上步履蹒跚近两个世纪之后,终于在二十世纪末“抵达了西方”(2)。抵达西方,意味着德国成为构造完备且具有极强的收买能力的西方话语的一部分,意味着认识德国较少存在方法论上的争议——如果认识者并没有结构性挑战西方话语系统的雄心的话。中国则不同。从中国被迫进入现代、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加速实现现代化以来,如何认识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分裂学术共同体潜力的问题。盖因种种争论实则围绕着一个原则性问题,即中国究竟关涉知识,还是关涉方法论,甚至两者兼而有之?兹事体大。


正因为首先是在原则性问题上存在不同的可能,或者说存在着某种开放性、不确定性,所以接近中国不应该奉现有的话语系统为唯一的道路,实践也许能够提供更为重要的知识和理论来源——这正是莱布尼茨给予我们的启示。同时,这一认识也与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简称“德国联邦教研部”)在2015年中提出的“中国能力”(China-Kompetenz)概念有相当程度的契合(3),因为尽管种种“能力”概念(4)所指各异,但是其中都至少涉及了两个共同的层面,即知识层面(know that)和行动层面(know how(5)


因而这部文集试图聚集中国和德国来自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学者以及文化交往的实践者,从知识和行动的双重层面审视和反思如何接近中国和德国。由以上的铺陈不难推断出,接近中国更具有挑战性,因而也相应占据了更大的篇幅。文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篇”、“德国的‘中国能力’篇”和“世界和中国的‘德国能力’篇”,共收入十七篇文章。


目录

 

  • 前言

    把脉中德文化对视、对话与交往

    胡春春


第一部分:基础篇


  • 歌德的智慧:文化的普遍与特殊——中德现代转型的共同问题之一

    单世联


  • 何以为中国——全球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认同

    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


  • 一个有关中国工程或何为中国性的个体阅读

    胡春春


  • 德国哲学中的中国思想——普世主义,欧洲中心主义,认同政治

    赫尔穆特·海特(Helmut Heit)


  • 儒学拯救世界——作为自由民主秩序之替代的儒家方案

    白彤东


  • 测定“德国文化”?——国际日耳曼学作为文化学的学科新定义

    克劳斯·阿尔特迈尔(Claus Altmayer)


第二部分:德国的“中国能力”篇


  • 强化“中国能力”之路径

    潘宇舟(Matthias Stepan)

    安德利雅·弗兰策尔(Andrea Frenzel)

     

  • 跨文化的“中国能力”——跨学科和教育学的思考

    施特菲·罗巴克(Steffi Robak)


  • 中德相互认知需要怎样的能力建设?——浅析两国之间的误解及其原因

    毛小红


  • 柏林工业大学的“中国能力”建设——中国科技文化中心的跨学科教研经验与最佳实例

    艾思古(Sigrun Abels)


  • 卡尔·阿恩德和现代汉语教学的专业化

    罗梅君(Mechthild Leutner)

     

  •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能力”

    冯晓

     

  • 德国政界如何看待中国

    芮悟峰(Wolfgang Röhr)


第三部分:世界和中国的“德国能力”篇


  • 供中国参考的“德国能力”——德国对外文化政策与教育政策的自我理解和方法

    欧迪拉·特里贝尔(Odila Triebel)

     

  • “德国能力”——以德国文化政策协会和文化政策研究所为例

    伊丽斯·马克多夫斯基(Iris Magdowski)


  • 中国大学生的“德国能力”培养:历史与现状

    杜卫华

     

  • 提升中国留德学生的“德国能力”——一种框架方案

    孙进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