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语课》(Persischstunden) | 中德影像

发布时间:2021-04-30浏览次数:430

编者按

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于2017年5月成立,并确立了媒体作为机制内涵建设首要合作的五大领域之一。近年来,中德人文交流不断深入,中德两国在电影电视纪录片等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通过电影节,纪录片展映,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两国均希望通过电影文化影展的形式让输出国观众更好的了解本国的人与事,并在了解中增加互信和合作。“中德人文交流”微信公号特邀香港著名影评人、纪录片导演何威开设专栏【中德影像】,每个月为大家解读一部电影,从内行人的角度看中德电影。


  

波斯语课

《波斯语课》电影海报 © 豆瓣


本片讲述二战期间,犹太人吉尔斯被关押在德国的一个集中营。他谎称自己是波斯人而意外地逃过了被立即处决的命运,原因是集中营的德国军官科赫想找一个波斯语教师。对波斯语一窍不通的吉尔斯只能每天心惊胆战地凭空编造“波斯语”单词求生。在七百多天的集中营生活里,他以2840个犹太名字编造了一门不存在的语言而最终逃过了死神的召唤。相较于其他同类题材的影片,《波斯语课》并没有过多的展示集中营生活的恐怖和凄惨,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语言上。这是影片与众不同且独具深意之处。



哪怕用姓氏来创造一个方言大家也都会觉得匪夷所思,何况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创作哪怕是虚拟的一门语言真的有可能吗?但如果了解如何取名字的特殊习惯,那这的确是有可信性基础的。虽然每一个民族取姓名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但犹太人习惯把一个符合新形象的名字加诸孩子身上,借助新名字去呼唤圣灵的祝福以脱离世俗的咒诅或不幸,因为每被叫一次名字便等于呼唤一次圣灵的祝福。其次他们也会根据名字去塑造一个人的品性并以此来判断其人是否名副其实。因此, 期待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能够拥有如何的未来便成为取名的一种参考,而这特殊性则为故事真实可信打下了基础。



剧照 © 豆瓣

 

毫无疑问语言不仅在现实还是在影片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无可替代的,这也是言谈或是对白如此重要的原因。在过往的影片中,因为使用同一语言而使得人物塑造片面且刻板缺乏足够的可信性。例如在过去的抗战影片里,剧中的演员并不讲日语而只是模仿日本人说中文。再如过去引入外国电影时都采用配音而非字幕,这非常依赖于配音演员对所配音角色的理解和认识,否则影片的表现力便大打折扣了。但更困扰的是在制作,用外语去演绎角色对演员而言是个巨大挑战。说来也巧,两个月前应监制朋友的邀请帮他的一部戏做语言指导,因为戏中有一部分德语对白。虽然之前已经让演员们练习多日,但在拍摄当日还是几乎不管用,演员很抱歉地跟我说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了。这的确太难为演员了,毕竟恰如其分地融合语调、语速、语气和自然表演绝非易事。这又让我想到了另一面,影片中与伪波斯语相对立的德语真的那么令人不寒而栗吗? 


剧照 © 豆瓣


我想大多数学过德语的朋友都会否认。德语和其他语言一样是一种美好的语言,更不用説德语是一种非常慎密及逻辑性的语言。但经历过世界大战的人(除了轴心国)或多持相反观点,更不用说经历过纳粹德国迫害的人。《波斯语课》独特的地方在于展示了除受迫害者外,也展示了德国人看似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面,但为何却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这是因为语言内容。在不同的语言内容下,德语的语言暴力在影片中被展示的淋漓尽致。也因此两种语言的强烈反差显示出影片内“善与恶”的形象对比。每一种语言都有其黑暗的一面,也因此所有语言都藏有语言暴力的现象。德语的语言暴力现象的确比较突出,这是因为德国的生存环境比其他国家来得恶劣,这使得德国人在更加严酷的社会竞争下造就了极其压抑的黑暗心理。诸如讽刺挖苦、训斥、孤立、取笑……甚至被过度要求完美等等这些行为都给德国人在人格、自尊的建立过程中带来过多的伤害性影响。因此我们常常会遇到在追求伟大拒绝失败的路途中表现两极化的德国人,有像马丁路德般的圣人也有像希特勒般的恶魔。心理学源于德语区或绝非偶然。


剧照 © 豆瓣


希望影片不仅仅带给我们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也让我们正视语言暴力的问题。语言暴力并不能完全归罪于语言本身,任何语言其实都不乏优美的一面,关键在于和谁说、如何说以及说的内容。本片改编自德国作家沃夫冈(Wolfgang Kohlhaase)所著的短篇小说《语言的发明》(Erfindung einer Sprache),由俄罗斯、德国与白俄罗斯合拍。由瓦迪姆·佩尔曼(Vadim Perelman)执导。本片的“伪波斯语”是由莫斯科国立大学的语言学家安东基洛夫(Антон Киров)透过那些真实名字所创造的,他甚至考虑到了单复数和文法的问题。


“并非语言本身多么正确、优美或有力,而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力量。”——歌德



专栏作者

何威(笔名:小浪/啸朗),香港影评人协会荣誉会长,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影视委员会执行主席,香港国际创意与科技总会副会长,中国港台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学术顾问,澳门特区政府文化产业基金项目评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会长。


  • 联合编剧及演出《明媚时光》;

  • 导演及摄影《猪扒包搭咖啡》,获澳门国际电影及录影节最佳纪录片金奖,《音乐天地/Music from Heaven and Earth》,澳门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纪录片金奖,《迴响/Music Tour in Austria, Europe》,入围澳门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纪录片; 

  • 旅游宣传短片《Only you, is my love》,获澳门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短片金奖;

  • 短片《澳门芭蕾之夜/The night of ballet》获澳门国际微电影节星火奖

  • 潜水广告短片《flying Blue》、《瑶瑶的阳光》(监制)

  • RTHK纪录片《跋涉者萧红》(摄影、剧本顾问)

  • CCTV9纪录片《跨境儿童》(摄影);

  • 剧情短片《一念上下》(执行制片及编剧),《瑶瑶的阳光》(监制);

  • 创意香港《创意智优计划/CSI》(评审委员会成员),《首部剧情片》评审委员会成员,《创+音乐篇》(短片评审委员会成员);

  • 《东方财经》杂志特约撰稿人

  • 《紫荆论坛》特约撰稿人。